【導讀】第一則是說一個人可從學習中得到喜悅與快樂,並養(yǎng)成君子的風度。第二則是說為學要不斷努力,不可中途罷手。第三則談報平常在家、出外做事、與人交往的原則。第四則是說「己所不慾,勿施於人」的恕道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做人原則。這四則是孔子談論為學與仁恕之道,言語近而意旨深遠。件之分析學生對論語、孔子已有初步認識。教學方法視教學需要,酌用講述、問答、討論、提示、啟發(fā)、發(fā)表、欣賞、比較、自學輔導等方法。教學資源課本、教師手冊、四書、中國文學史初稿、中國思想史、修辭學。1-2能說出作者生平及在政治上的地位。2-2能了解論語的基本知識。3-1能說出題文的意義。3-3能列舉分段大意及意旨。3-4能正確讀講生難字詞的形音義。3-5能明確指明虛字的用法。4-4能以白話文講解課文。9-1感受孔子仁恕之道的偉大。(一)談孔子的故事,引起學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