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唱到“雁群飛”的時候,領頭的“大雁”領著一群“大雁”開始做動作繞圈“飛”。(2)注意:要求領頭的學生慢慢“飛”,其他表演的學生不許跑,不許掉隊,不許擁擠,要一個跟一個的“飛”;唱完后慢慢“飛”回自己的座位;沒有表演的學生在座位上表演唱。五、總結。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回家后請把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在音樂聲中結束本次課。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雁群飛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同桌相互比賽唱,談后相互評一評,他唱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唱錯了幫忙糾正。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先讓孩子們理解歌曲的內容,利用多媒體讓孩子們觀察雁群飛,在直觀的教學中孩子們很快地接受了,理解了歌曲,再在理解的基礎上教會孩子們唱這首歌,孩子更容易學會。我還采用動作創(chuàng)編更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也更易于幫助孩子們集中注意力,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實踐說明,孩子——特別是低年級孩子積極參與的課堂能夠讓他們更容易掌握知識,課堂氣氛也更活躍。數(shù)鴨子教材分析:《數(shù)鴨子》是一首頗具說唱風格、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童謠歌曲。歌詞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鴨群游過大橋、興奮地數(shù)鴨子的情景。歌曲前后皆有數(shù)板,說唱結合,表現(xiàn)出兒童活潑可愛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們在門前大橋下數(shù)鴨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爺爺風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別貪玩忘了上學,還形象地告訴孩子們考試時千萬別抱回“鴨蛋”,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教學目標:《數(shù)鴨子》。、自信有表情地參與表演,從中感受參與歌表演的樂趣。通過歌曲《數(shù)鴨子》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鄉(xiāng)村美麗的自然風光,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并在歌唱中清晰靈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穩(wěn)定。通過聲勢游戲,增強對節(jié)奏的感知能力與身體協(xié)調能力。教學重點:,并能用肢體語言展現(xiàn)歌曲,表現(xiàn)歌曲情緒。,正確表現(xiàn)休止符號和反復記號。并且用動作表現(xiàn)爺爺、和小朋友的神態(tài)與表情。教學難點:能用伴奏譜為歌曲伴奏。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 激發(fā)興趣 1.師生問好 師:“小朋友們,今天來了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可是他們需要你們的幫助,仔細聽,它們怎么了?”小朋友聽 “任老師我養(yǎng)了一群小鴨子,我今天早晨趕著他們到池塘邊,小鴨子對著我嘎嘎嘎地叫,小鴨子你們想要干什么,我們想跳下水去呀去游泳”師“原來他們都想急著下水去游泳,但是需要聽命令,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出示節(jié)奏)小黃鴨:4/4 X X XX X︱XX XX X 0 ‖ 小白鴨:4/4 XX XX XX X︱XX XX X 0 ‖ 小花鴨:4/4 X XO X XO︱XX XX X 0 ‖ 小黑鴨:4/4 X XX X X ︱XX XX X 0 ‖ 3.“我們先來練習一下”學生練習一遍,邊用“嘎”念,邊用手拍(學生扮演“飼養(yǎng)員”和“小鴨子”)師:“現(xiàn)在,我們角色分配了,第一組扮演小黃鴨,第二組小白鴨,第三組小花鴨,任老師小黑鴨,請個別小朋友來做飼養(yǎng)員了,聽到哪只鴨子的命令,相應的小鴨們要做跳水動作哦”(老師與學生互動)5.小鴨子們乒乒乓乓跳下水,開心得不得了,在池塘進行了一場歌唱比賽,聽,首先演唱的是小黃鴨: 3 1 33 1 ︱ 33 56 5 0 ‖ 讓我們來跟它學一學 師彈唱一遍歌譜,生跟唱一遍(兩遍)小白鴨:66 65 44 4 ︱ 23 21 2 0 ‖ 小花鴨: 3 10 3 10 ︱ 33 56 6 0 ‖ 小黑鴨: ⅰ 55 6 3 ︱ 21 23 5 —‖一齊唱: ⅰ 55 6 3 ︱ 21 23 1 —‖(以上都一樣,唱兩遍)二、歌曲學唱,:“小鴨子們的歌聲引來了三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播放視頻數(shù)鴨子)2.“在數(shù)鴨子呢,”(出示歌譜)“發(fā)現(xiàn)沒有,這就是小鴨子們剛才演唱的歌譜,這首歌曲小朋友非常熟悉了,那就合著伴奏把歌詞朗讀一遍吧”請注意朗讀歌詞,還有注意休止符(合著伴奏朗讀),那咱們就來演唱吧?。ㄒ唬┏柙~2.“像這種有說有唱的歌曲,我們上學期有學過,是什么呀?”《包子剪子錘》,像這種按照節(jié)奏朗誦歌詞的形式稱為什么呀?(數(shù)板,對了,稱為數(shù)板。數(shù)板是一種古老的音樂形式),那我們跟著鋼琴把數(shù)板部分來說一說, ⑴休止符①“請你們注意休止符的地方,第一段樂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把小孩子數(shù)鴨子時的俏皮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了(師范唱),而八分休止符則把小鴨子這種可愛的叫聲表現(xiàn)的淋漓精致,(師范唱)”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②在四分休止符處加入拍手動作,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休止;⑵情緒處理①小朋友們把休止符的感覺唱出來了,很不錯,現(xiàn)在我們來聽一聽第一段中最后兩樂句,他們歌詞和旋律完全相同嗎?有不一樣的地方嗎?②歌詞相同,最后的尾音不同,前一樂句小朋友數(shù)的很興奮,聲音的位置在高處;后一句小朋友發(fā)現(xiàn)真的數(shù)不清了,有那么一點點沮喪,所以聲音的位置在低處。(師范唱)所以我們要把小朋友的這種心情的變化的來變現(xiàn)出來。③學生有表情的、投入的演唱第一段 ⑶休止符的處理第二段中前兩樂句的四分休止符的感覺和前一段是一樣的,我們同樣加入拍手的動作,其他的休止,請你聽聽老師唱的,發(fā)生什么變化???(都沒有休止了,老師把休止的音給延長了)對,我們要把老爺爺老爺爺年紀大、慢吞吞風趣幽默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生唱第二段⑷最后兩句是老爺爺提醒小朋友,別貪玩忘了上學,否則真要提個紅燈籠,考個鴨蛋回家咯我們來把老爺爺?shù)母杏X來學習一下,情緒、動作來完整的演唱一遍,在尾聲第二遍念白處應作漸弱處理,表現(xiàn)小朋友漸漸遠去的情景。(配合伴奏音樂)三、加入伴奏、豐富歌曲1.老師知道你們很棒,小鴨子們給你們增加難度了哦,請看在數(shù)板部分 加入伴奏節(jié)奏型(出示節(jié)奏譜)先一起練習,在分兩部分進行歌曲的演繹看來難不倒你們,那就繼續(xù)接招吧(出示歌曲伴奏譜)教師帶領學生用拍手跺腳為歌曲伴奏,(先把拍手和跺腳分別進行練習。練熟后再合起來進行邊唱邊為歌曲伴奏。)(1)拍手 4/4 X ━ X ━‖跺腳 4/4 X X X X‖(2)拍手4/4 O XX O XX ‖跺腳4/4 X O X O ‖培養(yǎng)學生邊看譜邊拍手和跺腳的習慣,通過手與腳的配合,增強身體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節(jié)奏感。合著音樂伴奏,一部分小朋友為數(shù)板伴奏,演唱時,用兩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四、小鴨子要和你們再見了,(“小鴨子們今天玩的很開心,小朋友們謝謝你呀謝謝你,小鴨子對著你們嘎嘎嘎地叫,再見啦小朋友祝你學習好,再見啦小朋友祝你學習好”),老師也希望我們小朋友能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每天都有進步!3.好,今天我們的課就上要這里,小朋友再見?。犚魳烦鼋淌遥┙虒W反思:這節(jié)課我雖然準備了許多,但是感覺并沒有真正的用到那些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學會了這首歌,同時我還適當?shù)丶恿艘恍﹦幼鳎屢魳氛n堂變得活潑,不至于太呆板。同學們積極地配合了。讓學生們認識了反復記號和休止符,通過歌曲的學唱,讓他們知道這些符號的作用。我通過欣賞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辨能力,讓他們對欣賞感興趣,讓他們認識一些民族打擊樂器。后來幾個環(huán)節(jié)沒用到,比如聽了《鴨子拌嘴》讓他們能夠理解這段音樂的大體內容并能夠表演出來。我還準備了小鴨子的頭飾都沒用到。所以下次我會重新調整盡量使音樂課堂更加豐富活躍。長鼻子一、教學分析:教材分析:《長鼻子》是人音版教材第二冊第四單元,該單元包含兩首管弦樂曲《小象》、《大象》和兩首兒童歌曲《小象》、《兩只小象》。為了讓學生能更全面、細膩的感受、了解大象和小象不同的音樂形象及其與音樂要素的關系,執(zhí)教者將兩首音樂作品的聆聽歸納為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學情分析:大象是學生既感覺熟悉又離他們生活很遠的一種動物。孩子們通過畫報、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了解了一些有關大象形態(tài)特征和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為本課的順利進行做了很好的準備。二、教學目標:情感目標: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學習的樂趣,并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共享。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能積極、主動的聆聽、體驗、想象、模仿、探究、交流、表現(xiàn)音樂形象。認知目標:學生能辨別音樂情緒,初步感受音樂形象與力度、速度、音區(qū)等音樂要素之間的關系。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孩子能興趣盎然的、積極主動的參與各種音樂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嘗試記憶《大象》《小象》的主題片斷,并能進行分辨; 運用聽、看、說、做等方式的活動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難點:學生音樂感受、想像及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四、教學思路:本課在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xiàn)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讓學生在“聆聽中表現(xiàn)、在表現(xiàn)中創(chuàng)造、在創(chuàng)造中學習知識、完善人格”。本節(jié)課將主要從以下方面體現(xiàn)教學理念。突出聽覺,讓學生在音樂中活動。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所有音樂體驗都依賴于聽覺。因此,我力圖讓學生充分的聽,讓學生在聆聽中想、在聆聽中說、在聆聽中做、在聆聽中記憶,豐富學生的聽覺體驗。興趣入手、讓學生快樂學習。音樂課標指出了“以興趣為動力”的基本理念。在本節(jié)課中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音樂活動、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面向全體、讓學生主動參與。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去聆聽、想象、交流、表現(xiàn)。教師肯定的、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對學習更有信心。體現(xiàn)綜合、讓學生充分感受。以音樂為主,綜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并借用美術拓印的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探究學習、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課中創(chuàng)設探究音響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大膽的去嘗試、去實踐、去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辨別音響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想象、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聆聽音樂作品的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不同的音樂所表現(xiàn)的音樂形象和音樂情景,并創(chuàng)編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音樂情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顏料、畫紙、沙包六、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 增進情感(二)、創(chuàng)編兒歌 律動表現(xiàn)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兩只小象》并用肢體語言對歌曲進行表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xiàn)小象的形態(tài)特征。小象的樣子是:長鼻子、大耳朵、還有兩顆大象牙,伸伸鼻子、握握手、我們都是好朋友、聆聽音樂 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播放《小象》音樂,學生聆聽并想象該音樂中的音樂形象和音樂情景。學生暢談各自的想法并說說依據(jù)是什么,從而引出該段音樂的音樂情緒和特點。學生根據(jù)自己對音樂形象的想象自由的創(chuàng)編不同動作進行音樂表現(xiàn)。[設計意圖:通過聆聽音樂讓學生大膽想象音樂形象和音樂情景,并根據(jù)理解創(chuàng)造不同的肢體語言進行各種音樂表現(xiàn),從而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四)、探究音響 參與實踐教師引出動物——大象。學生想象:(1)大象走路的樣子是怎樣的?(2)大象走路的聲音會是怎樣的?學生根據(jù)想象用動作表現(xiàn)大象走路的樣子。大象走路的聲音:教師選用幾種打擊樂器(碰鈴、雙響筒、響板)進行敲擊,學生辨別是否符合大象走路的聲音,為什么?學生利用各自周圍的資源自由尋找合適的聲音來表現(xiàn)大象走路的聲音。學生演示各自所找的聲音。其余學生對聲音進行評價。請部分學生模仿大象走路的樣子,部分學生為其配走路的聲音。[設計意圖:(1)、學生想象、模仿、表現(xiàn)大象走路的樣子及發(fā)出的聲響,了解重重的、沉沉的、慢慢的、低低的聲響特點。(2)、學生通過聽辯器樂聲響了解音色、音長、音高等音樂要素和音樂形象之間的關系。(3)、能運用新知,利用周邊資源創(chuàng)造音響、自由模仿表現(xiàn)大象走路的聲音。(4)、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五)、聆聽《大象》 體驗情緒學生觀看有關大象的視頻資料。請學生說說在所看的錄像中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再說說各自所知道的有關大象的知識。說說剛才聽到的音樂適合表現(xiàn)什么動物?為什么?教師揭示音樂作品的曲名《大象》并簡介作者圣桑。[設計意圖:(1)、通過再一次的聆聽音樂,讓學生充分體驗不同音樂的情緒對比以及所表現(xiàn)的不同音樂形象。充分體現(xiàn)了音樂學科聆聽的重要特點。(2)、通過聆聽音樂,觀看視頻來增強學生對動物的關愛之情。](六)、綜合欣賞 拓印表現(xiàn)教師扮演大象,聆聽《大象》音樂片段模仿大象走路沉重的樣子。請學生說說教師的模仿演示是根據(jù)什么進行的。提示學生要注意聆聽音樂的情緒、速度。請部分學生聽不同的音樂片段試著進行拓印游戲。全體學生聽不同的音樂片段,選擇各自喜歡的顏色進行拓印游戲。[設計意圖:(1)、鞏固新知,記憶音樂主題片段,聽辯其音樂形象。(2)、在拓印游戲中進一步感受音樂的快、慢、疏、密、長、短等音樂要素。](七)、展示作品 暢談感受師生共同欣賞學生游戲的作品,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七、教學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可見。教學結束后,對照教學目標的設定分析,自我評價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特別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廣度與深度,學生情感的升華都看得見,摸得著。教學流程的操作有效。預計的教學流程是否流暢可行,是要通過教學實踐檢驗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主要分為五個板塊,即從“聆聽——想象——模仿——探究——表現(xiàn)”。通過實施,教學中學生參與積極,表現(xiàn)大膽,思維活躍。這足以說明本教學流程有效??傊瑢W生學習得快樂、學得主動、學有所獲?!缎∠蟆方虒W內容:《小象》。《小象》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小象》。教材分析:《小象》是一首日本兒童歌曲,3/4拍,結構是由一個問答句構成的一段體。歌曲的旋律抒情而優(yōu)美,節(jié)奏配合歌詞的語氣重音,詞曲結合緊密。唱起來流暢上口。歌曲以擬人的手法描述了兩個小動物之間的友好交談,一問一答之間表露了小象以長得酷似自己的媽媽而引為自豪,歌唱了小象愛媽媽的真摯情感。教學目標: ,了解象是人類的好朋友。引導學生熱愛象、熱愛動物、保護動物,與動物成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