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1做酸奶課程標準:教學目的:過程與方法●能夠通過收集資料,與同學交流研討認識細菌、病毒;●能夠通過嘗試做酸奶證明細菌的存在。知識與技能●認識細菌的主要特點和對人正反兩方面的作用;●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類;●知道病菌的傳播途徑及一些預防措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意識到要關注與科學和人類有關的社會問題
2024-11-20 00:48
【總結】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第一課:空氣的性質一、教學目標1、探究過程和方法:?會運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到空氣是有體積的,占據一定空間,而且不能隨意縮小2、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是占據一定空間的,是不能隨意縮小的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發(fā)現生活中常見的利用空氣也占據空間的例子,體驗身邊事物的重要性二、
2024-12-04 20:06
【總結】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節(jié)蠟燭的變化教案一、教學目標1、能從蠟燭熔化和燃燒的現象中,發(fā)現兩種變化的主要特點.2、能收集物質變化的依據,并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3、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類:一類僅僅是形態(tài)的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另一類會產生新物質.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通過蠟燭熔化和燃燒的
2024-12-04 19:47
【總結】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第2課《地球的表面》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能夠收集各種不同地貌特點的圖片和資料。能夠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點。能夠描述家鄉(xiāng)地貌特點。知識與技能: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種各樣的地貌。認識一些典型的地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動手制作的快樂,并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快樂。了解自己的
2024-11-19 21:35
【總結】愛心用心專心1洗衣服的學問課程標準:物質的變化的各種原因。教學目的:過程技能:。、查閱資料等方法,掌握去污跡的常用方法??茖W知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成果:預計學生能夠?學會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進行探究性實驗。?能夠通過請教大人、查閱資料等方法,掌
【總結】第二單元進化本單元教學內容涉及到《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的具體內容有:科學探究1、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像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2、知道對其他探究結果提出質疑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懷疑是科學進步的動力。3、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4、能制作簡易科學模型。5、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
2024-12-04 19:22
【總結】第四單元共同的家園1.尋找生物的家園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能夠通過收集資料討論生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能夠觀察、記錄身邊的生物、討論其與生存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能夠例舉事例解釋生物間的伙伴關系和敵對關系。知識與技能?知道生物對環(huán)境的依賴關系。?
2024-12-04 19:46
【總結】教學課題:登月之旅課時安排:1課時教材分析:《登月之旅》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探索宇宙》單元的第一課。本課的內容編排,遵循了人類認識月球的歷程,逐步在學生面前展現月球的特點和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足跡。本課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1)介紹人類對月球的逐步認識過程;(2)解釋環(huán)形山的形成;(3)介紹“阿
【總結】鐵釘生銹了李青田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鐵釘生銹的原因2、知道防止鐵釘生銹的方法能力目標:1、能判斷生活中物質變化的種類2、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防止鐵制品生銹情感目標:1、喜歡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
2024-12-05 00:24
【總結】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1、空氣的性質教學目標1、探究過程和方法:會運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到空氣是有體積的,占據一定空間,而且不能隨意縮小,會利用小工具制作驗證假設的工具,小組動手完成空氣水“火箭”的制作。2、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是占據一定空間的,是不能隨意縮小的,知道空氣的質量比水輕,能浮上來,
2024-12-04 21:35
【總結】1.空氣的性質(第一課時)預期學習結果1.能用多種方法證明空氣的存在。2.能用觀察、實驗、比較、概括等多種方法認識空氣的性質。3.知道空氣具有會流動、要占據空間、有質量、能被壓縮等性質。4.知道壓縮空氣有彈性,空氣被壓縮的程度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了解并關注壓縮空氣在生產及生活中的應用。5.能夠細心觀察、注重證據和認真思考。
2024-11-19 18:43
【總結】杠桿的科學【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guī)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并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窘虒W重點】對杠桿尺進行研究【教學難點】對數
2024-12-02 11:03
【總結】洗衣服的學問2(2020-10-1317:46:35)教學內容分析:《洗衣服的學問》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物質在變化中的第四課。本單元是屬于“物質世界”版塊中的“物質在變化”范疇,讓學生通過本單元學習初步認識化學變化是一種物質變成了另一種物質。本課是通過做不同洗滌劑去污能力的對比實驗,讓學生學會控制實驗中變量進行探究,并在實驗中觀察到洗
2024-11-19 19:56
【總結】2.《生物的變異現象》教學設計紫蓬鎮(zhèn)羅壩小學劉海東一、教學目標1、知道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2、了解變異有兩種: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3、能對同一種類動植物外形特征的差異性進行觀察比較,并做出解釋。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知道變異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難點:能對動植
2024-11-19 21:34
【總結】《生物的啟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仿生過程,嘗試仿生設計。2、在活動過程中,學會自我評價、尊重他人的互相合作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對仿生的認識,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具有推動作用。3、通過探究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什么是仿生,了解人們在生物的啟示下進行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教學重點:了解仿生過程,嘗試仿生設計。
2024-12-04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