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 presentation (呈現(xiàn) ) , practice(操練 ),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on(鞏固和拓展 )等幾個環(huán)節(jié)。有的教師按照教材的編排,把活動板塊作為一個單元的最后課時來教授,于是這節(jié)課就成為一道“雜拌兒”,盡管有趣,但學生的思維一 直活躍,激動,最后也會產(chǎn)生疲勞。所以活動板塊的運用不必拘泥于教材的排列順序,可以重新安排在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里。讓它在最能發(fā)揮它作用的地方出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敢于重組教材。 找準內(nèi)容與形式的一致性,合理使用活動板塊。歌曲,歌謠的吟唱和誦讀能夠培養(yǎng)孩子好的語感和創(chuàng)設濃厚的英語氛圍,因此課前可以用它來進行熱身。但不要為追求形式而唱,歌曲歌謠的選擇最好與教材的內(nèi)容有聯(lián)系,這樣既有了氣氛又滲透教學內(nèi)容。比如在牛津小學英語 4B 教材中, Unit 1 A new student 課后有一首歌曲 Who’ s that girl? Sorry I don’ t know. Sorry I don’ t know. Because she is new . Who’ s that boy? Sorry I don’ t know. Sorry I don’ t know. Because he is new .歌曲活潑,有感染力,無疑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趣,同時在歌曲結束后教師可以說 :Suppose I’ m new here. Please tell me who’ s that girl\boy? 這樣就自然地過渡到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 Who’ s ? ?在操練的時候還可以使用這首歌曲,把 girl\boy 換成 woman\ man 編出新的歌曲,學生在欣賞歌曲優(yōu)美的韻律中學到了知識。這樣一首歌曲的使用就一舉四得:熱身、呈現(xiàn)、操練和美育。小學牛津英語每兩個單元都會編排一首歌曲和歌謠,其內(nèi)容往往與本單元的內(nèi)容相一致,用起來很方便,教師不要浪費教材這一寶貴的資源。 ; ?;顒影鍓K的內(nèi)容和形式有別于教材的其他板塊,具有開放性,靈活性的特點,把它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拓展訓練很適合。比如,在教授完文具的單詞后,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 What’ s in your pencilbox?一是了解學生對單詞的掌握,二是把文具的種類可以拓展,三是可以對學生進行愛護文具的教育。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是學生關注的,一定要在最后進行顯示。體現(xiàn)了“任務型”教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還有一例體現(xiàn)了活動板塊的德育功效。教完職業(yè)類單詞和句型后可把課后的調(diào)查板塊 What do you want to be?提前,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調(diào)查結果現(xiàn)顯示出擇業(yè)的不均衡和對職業(yè)的誤區(qū),多數(shù)學生有崇拜軍人的思想,于是有很多男孩女孩想當 policeman 和 policewoman;另外有許多 孩子想當 waiter 和waitress,覺得這一職業(yè)輕松無壓力;選擇 teacher 和 doctor 只有幾個學習較好的學生;而選擇 farmer 和 worker 非常少 ?? 這個情況顯示了學生認識能力和價值觀的局限。于是充分利用這一活動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初步思考;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擇業(yè)進行因勢利導,是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德育功效是對活動板塊的挖掘的結果。 增加活動板塊的的訓練形式,使之更加豐富多彩。還以歌曲為例,唱的形式可以多樣些,可以合唱,小組唱和獨唱。學生的熱情會一次 比一次高。除了會唱,我們能不能把它當作一篇語言材料,來考察學生對它的理解呢?如 5B 中一首歌曲,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Yes, I do. Yes, I do. I like taking photos. Oh, me too. Oh, me too.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Yes, I do. Yes, I do. I like growing flowers. Oh, me too. Oh, me What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