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過新年》VCD,看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咚咚咚咚嗆”是什么聲音?你會用動作模仿嗎? 放歌曲錄音學生徒手模仿打擊樂器的動作學唱歌曲: 輕聲跟錄音哼唱 你最喜歡哪一句?哪一句你還不會唱?誰來唱給他聽一聽? 重點練唱:6 5 3︱2 2 3 5︱ 6 —︱ 幸 福的生 活 甜呀甜有香︱5 3 0 ︱ 5 6︱1 0 ︱ 咚 嗆 咚 嗆咚 咚 嗆唱好休止處和反復記號處,讓學生聽錄音后說說唱幾邊? 再采用A、連唱B、師生接唱C、生生接唱的方法練唱 指名學生唱,其他學生評價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師:選擇哪些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比較叫合適? 生:自由選擇聽錄音邊徒手模仿打擊樂的敲打動作 分組編創(chuàng)伴奏 分組展示選一組同學為歌曲伴奏,其他同學唱歌 學生評價三、創(chuàng)編師:哪些節(jié)日也是很開心呢?學生創(chuàng)編 為新年晚會對歌出示1 2 3 4 5 學生唱一唱分小組編創(chuàng),唱給大家聽,音唱不準是教師可以用琴伴奏提示 聽一聽,比一比,誰編的旋律好聽。四、小結,師生再見。第 三 課 時教學要求:表演《小拜年》用打擊樂伴奏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二、復習歌曲《過新年》 完整地唱一遍,邊唱邊表演。三、新歌教學 :同學們喜歡過新年嗎?你們知道湖南人民是以怎樣的方式過新年的嗎? 師:簡單介紹湖南人民歡度新年的風俗,學生輕輕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jié)拍 :你會模仿舞龍燈、獅子燈嗎? 學生邊聽音樂邊舞龍燈、獅子燈 聽著音樂再來一邊 跟著老師的琴聲讀歌詞 輕聲跟錄音唱詞(2邊)找出喜歡唱的樂句和不會唱的地方重點練唱:第一句3︱6 1︱3 6 3︱1 6︱ 正月里好耍獅 子燈 呀 1 1 3 5 6 1︱6 3 1 6︱5 —︱ 耍起那個 獅 子燈拜個新年 逐句練唱 連唱你覺得這首歌曲怎樣? 用歡快的情緒演唱 分男女個唱一段指名學生演唱,其他同學評價聽音樂分小組編創(chuàng)動作 學生展示,評價 邊唱邊跳用打擊樂伴奏徒手敲鑼打鼓用鑼鼓鍤等為歌曲伴奏一部分學生唱,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四、小結,師生再見。第二篇:二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能學會演唱歌曲《阿里里》在聆聽民樂合奏《阿細跳月》時,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歡慶節(jié)日時歡歌競舞的熱鬧情景,并隨音樂律動教學重點:學唱歌曲《阿里里》聽《阿細跳月》教學難點:感受樂曲的不同節(jié)奏教學過程:一、情景定向聽歌曲進教室二、歌曲學習學習歌詞(1)你們去過云南嗎?(2)就象同學們說的,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你們聽納西族的小朋友來歡迎你們咯?。?)聽歌曲一遍(5)你們喜歡聽嗎?(6)播放歌曲(7)你們再跟他們演唱一次吧?。?)你們想學嗎?我們一起來唱!學習旋律(1)你聽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詞?(2)(阿里里,撒小秧)(3)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4)我們一起來對唱(師生互動)(5)你們覺得哪句最容易唱(6)教師邊用手劃出旋律線邊教唱旋律(7)學生隨課件一起演唱學唱歌詞(1)納西族的小朋友還喜歡邊唱邊跳?。?)老師示范聲勢(3)學生模仿(4)學生分句接唱(5)自由交換動作演唱(6)集體演唱三:課堂小結阿里里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能學會演唱歌曲《阿里里》在聆聽民樂合奏《阿細跳月》時,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歡慶節(jié)日時歡歌競 舞的熱鬧情景,并隨音樂律動教學重點:學唱歌曲《阿里里》聽《阿細跳月》教學難點:感受樂曲的不同節(jié)奏 教學過程:一、欣賞《阿西跳月》(1)同學們,目的地到了,你們閉上眼睛看我們到了哪兒?(2)(課件播放音樂)(3)你們睜開眼睛,我們剛才聽到了什么?(4)對了,我們聽到了很歡快的熱鬧的聲音,是嗎?在哪兒可以聽到呀?(5)出示課題二、學習主題音樂(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歡圍著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2)我們在來聽聽?。?)(課件播放)《阿西跳月》(4)讀節(jié)奏,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5)你們聽到這首音樂也想跳舞嗎?(6)我們一起來吧!(7)你們聽到最多的是哪三個音?(8)課件出示521(9)學生模唱三、參與表現(xiàn)(1)請小朋友聽音樂,然后來動一動(2)把你的想象畫面描繪出來四、全班分四組表現(xiàn)(1)聲音:嘿嘿(2)拍手跺腳(3)伴奏樂器五、綜合表現(xiàn)(1)完整的聽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2)自由評價(3)課堂小結金色的秋天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鈴鐺》;能大膽地上臺表演律動《摘果子》;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并能用輕快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鈴鐺》;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教學難點: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律動《摘果子》 教學用具:鋼琴、磁帶、錄音機、CAI課件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聽音樂進教室?guī)熒鷨柡枚?、基礎訓練發(fā)聲練習1=C—1=F 3/4 1 3 5 6 | 5— — |1 6 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 1 || 秋風在 唱 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唱 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節(jié)奏訓練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準十六分音符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準八分音符,掌握節(jié)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三、新課教學(出示課件——多媒體展示果園情景)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瞧,果園里傳來一首歡樂的歌,咱們去聽聽吧!師范唱;帶學生朗讀歌詞;帶唱歌曲;全班齊唱。四、參與表現(xiàn) 師:下面啊,我們來一個摘果子比賽。教唱《摘果子》;律動《摘果子》。五、總結下課師:美麗的秋天,豐收的果園,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師生再見,聽音樂出教室金色的秋天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鈴鐺》;能大膽地上臺表演律動《摘果子》;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并能用輕快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鈴鐺》;欣賞丹麥民歌《豐收之歌》教學難點: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律動《摘果子》教學用具:鋼琴、磁帶、錄音機、CAI課件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聽音樂進教室?guī)熒鷨柡枚?、導入新課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首《金鈴鐺》,那是描寫什么景色呢?—對了,是秋天大豐收的景色。今天啊,我們再來聽一首《豐收之歌》。三、新課教學初聽全曲A、聽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B、它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場景?再聽全曲A、哼唱它的主旋律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說說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C、簡單介紹歌曲《豐收之歌》是一首丹麥民歌,它描寫秋天田野上的莊稼都已收割,果園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勞的人們獲得了豐收,同時,也不忘記幫助別人,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豐收后,到處都是歡歌笑語的熱烈歡騰的場面。四、參與表現(xiàn)師:豐收的時候是一個熱鬧喜慶的時候,為了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農村里的勞動人民喜歡敲鑼打鼓來慶祝,我們就用打擊樂器來慶祝吧!教學生用鈴鼓、沙錘和碰鈴,用輕快的節(jié)奏給樂曲伴奏;請同學上來用樂器伴奏。五、總結下課阿凡提騎毛驢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學習歌曲《小毛驢》,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能力目標:學會用歡快、幽默的情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驢》,能用輕快、詼諧、風趣的聲音表現(xiàn)我騎驢趕集的有趣情景,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情感目標: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形象,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所表現(xiàn)的動物形象,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教學重點: 學會用歡快、幽默的情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驢》教學難點: 引導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以及吐準字音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音樂果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渲染氣氛律動激趣。播放音樂《大風車》,師生律動?!驹O計意圖:以游動畫城為主題線索拉開有序的音樂課堂,建立良好的音樂氛圍,律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訓練節(jié)奏。播放課件,出現(xiàn)一扇大門,門上有一首節(jié)奏。X X X X X X | X X X X | X大鐘小鐘一起響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啟發(fā)學生用平穩(wěn)的聲音、飽滿的時值和準確的音高演唱歌曲。初步學習輪唱技巧。能正確認識五線譜的五線、四間。教學重、難點: 五線譜的線、間位置教學用具: 電子琴、錄音機、多媒體資料、打擊樂器等教學過程:(一)引入活動,激發(fā)興趣“今天,老師帶你們坐火車去旅游,你們知道應該到哪里去坐火車嗎?” 伴隨著歌曲《火車開啦》,幼兒和老師一起開火車進入教室。當音樂畫面結束時,我和幼兒在教室中央站好。師:火車站到了,我們坐的火車還沒有來,我們坐下來等一會。這時老師將幼兒安排到圓圈里面。幼兒全部坐好后,繼續(xù)以情境作為引導:進火車站是你們都看見了什么呢?聽到了什么呢?引導幼兒回答和火車相關的知識。(二)、熟悉歌詞,聽辨歌曲節(jié)奏。再次欣賞歌曲,熟悉歌詞。聽!又有一列小火車唱著歌兒,向我們飛奔而來。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火車開的聲音是怎么樣的?誰在開火車?幫助幼兒熟悉歌詞,掌握歌曲節(jié)奏。(三)、學唱歌曲教師范唱,幼兒跟唱。一邊拍手一邊清唱。一邊唱,一邊學小火車開動的樣子。(四)、游戲:火車開啦教師介紹游戲方法及規(guī)則。教師做火車頭與幼兒一起開火車。請一名幼兒做火車頭與幼兒一起開火車。鼓勵幼兒自己摸索出開好火車的方法,請三名幼兒分別做火車頭與幼兒一起開火車。在游戲過程中,教育幼兒在游戲中學會遵守紀律,互相謙讓、團結友愛。(五)、結束活動音樂聲中,老師帶著三列小火車在教室里自由行駛,到處參觀游覽。過新年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欣賞歌曲《窗花舞》學唱歌曲《過新年》表演歌曲《過新年》教學目標:通過聽《窗花舞》,引導學生通過動作來表達樂曲輕盈活潑、歡快 的情緒,并通過動作體驗音樂作品“剪窗花”的形象與“喜兒”的期盼“爹爹”回家過年的喜悅心情。聽唱法學習歌曲《過新年》,引導用輕快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讓學生感受體驗過新年的熱烈氣氛。通過游戲和創(chuàng)編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模仿“打擊樂器”演奏動作的創(chuàng)編,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教學過程:一、常規(guī)練習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無規(guī)范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3:節(jié)奏練習2/4XXXX|XX|XXXX|X0| XXXX|XXX|XXXX|XXX|| 二:新課學習:(一)聆聽歌曲《窗花舞》導言(簡明扼要地介紹“白毛女“劇情;讓以后讓學生明白“剪窗花、貼門神”對于貧苦家庭是唯一洋溢著過年氣氛的含義。)初聽設問:這段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歡快、活潑)復聽讓學生自編動作(模擬“剪、貼窗花”動作)表演對歌曲的理解。(二)學唱歌曲《過新年》 2:教師范唱歌曲《過新年》;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歌后談談對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鏘”是什么樂器的聲音?)3:提示式學習歌譜,(結合節(jié)奏練習模仿學習歌曲旋律)活躍課堂氣氛。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過新年》1)動作創(chuàng)編;模擬打擊樂器“鑼、鼓、镲的動作;2)按句創(chuàng)編動作;然后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3)錄音、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過新年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欣賞歌曲《窗花舞》學唱歌曲《過新年》表演歌曲《過新年》教學目標:通過聽《窗花舞》,引導學生通過動作來表達樂曲輕盈活潑、歡快的情緒,并通過動作體驗音樂作品“剪窗花”的形象與“喜兒”的期盼“爹爹”回家過年的喜悅心情。聽唱法學習歌曲《過新年》,引導用輕快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讓學生感受體驗過新年的熱烈氣氛。通過游戲和創(chuàng)編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模仿“打擊樂器”演奏動作的創(chuàng)編,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教學過程:(一)學唱歌曲《過新年》 2:教師范唱歌曲《過新年》;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歌后談談對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鏘”是什么樂器的聲音?)3:提示式學習歌譜,(結合節(jié)奏練習模仿學習歌曲旋律)活躍課堂氣氛。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5: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過新年》1)動作創(chuàng)編;模擬打擊樂器“鑼、鼓、镲的動作;2)按句創(chuàng)編動作;然后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歌表演進行表演 3)錄音、歌表演結合起來表演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蒙古小夜曲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蛙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能分辨其音色,說出其名稱。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與本課四種打擊樂器相仿的簡易節(jié)奏樂器并參與演奏,體驗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愉悅。3.能用優(yōu)美悅耳的聲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擊樂器或自制樂器為其伴奏。教學重點:了解并掌握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學難點:用歌聲和打擊樂器參與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教學方法:聽唱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