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Ⅳ Ⅴ “大批嚴,小批寬” 接收概率 L(p) 5 10 15 p% N=300 n=30 c=0 N=90 n=9 c=0 N=900 n=90 c=0 21% 1% 63% 例題:有批量不同的三批產品,它們的不合格品率都為 p=5%,如果都按 10% 的比例抽樣,因此有三種抽樣方案: ① N=900, n=90, c=0 ② N=300, n=30, c=0 ③ N=90, n=9, c=0 計算它們的接收概率 L(p): %63)1()1()(%21)1()1()(%1)1()1()(909009)0,9(300300030)0,30(900900090)0,90(??????????????????pppCpLpppCpLpppCpL可見,在批質量水平相同,亦即在不合格品百分率相同的情況下,百分比抽樣對于批量越大,方案越嚴,批量越小,方案越松。 第三節(jié) 計數(shù)標準型抽樣檢驗 在接收抽樣中,數(shù)據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計數(shù)值 ( attributes) – 缺陷品 (defectives) – 缺陷 (defects) ?計量值( variables) 計數(shù)標準型抽樣方案的確定 計數(shù)標準型抽樣是同時嚴格控制生產方與使用方風險,按雙方共同制定的 OC曲線所進行的計數(shù)型抽樣檢驗。 問題:對于給定的 p0、 p1; ?、 ?,如何選定抽樣方案,即確定 ( n, c )。 由聯(lián)立方程: ??????????crcrprnPpLprnPpL011000)|,()()|,(1)(1?? 解出 ( n, c )。由于 n,c 都是正整數(shù),并且聯(lián)立方程非線性,所以實際求解采用的是 試湊法 。 (n,c) 的確定過程 接收概率 L(p) 0 ? ? p0 p1 批不合格品百分率 p% ??????????crcrprnPpLprnPpL011000)|,()()|,(1)(1??n=?, c=? 解出 標準型一次抽樣方案表 在實際工作中,并不需要每次都計算 ( n, c )。而是去查已經計算好的標準表格。每張表的 ?、 ? 已經設定,根據 p0 和 p1 查知相應的抽樣方案。 一次抽樣和多次抽樣 從批量 N 中只抽取一個樣本,檢驗這個樣本后即作出是否接收的判斷。這種抽樣稱為 一次抽樣 。 從批量 N 中只抽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樣本,按照一定的程序作出是否接收的判斷。這種抽樣稱為 多次抽樣 。 一般地,可以將一次、兩次、多次和貫序抽樣方案設計成對于同樣質量水平的批具有幾乎相同的接收概率;亦即,可以做到使它們的抽樣特性( OC)曲線非常相近。如何選擇取決于 平均受檢零件數(shù) 、行政管理費用 、 所關心的批質量信息 和 生產方對方案的接受程度 等因素。 n1 d1 d1≤Ac1 d1≥Re1 接收批 拒收批 Ac1 d1 Re1 n2 d1+d2≤Ac2 d1+d2 ≥Re2 d2 二次抽樣檢驗的程序 抽檢一個含量為 n1的樣本 計算樣本中不合格品數(shù) d1 再抽檢一個 n2的樣本 計算該樣本中不合格品數(shù) d2 再抽檢一個 n3的樣本 計算該樣本中不合格品數(shù) d3 11 cd ? 11 cd ? 111 Rdc ?? 221 cdd ?? 221 Rdd ?? 2212 Rddc ???3321 cddd ??? 3321 Rddd ??? 33213 Rdddc ????接收批 拒收批 …… 標準型抽樣檢驗的步驟 1. 確定單位產品的質量特性 2. 規(guī)定質量特性不合格的分類與不合格品的分類 3. 確定生產方風險質量與使用方風險質量 4. 組成檢驗批 5. 檢索抽樣方案 6. 樣本的抽取 7. 檢驗樣本 8. 批的判斷 9. 檢驗批的處置 例題 (教材 p202) [例 64] 規(guī)定 p0=%, p1=%時,求抽樣方案。 查 p190 表 64,得到 ( 435, 8 ) [例 65] 規(guī)定 p0=%, p1=%時,求抽樣方案。 查 p190 表 64,得到 ( 490, 4 ) 第四節(jié) 計數(shù)調整型抽樣檢驗 批與批之間的質量有密切的關系,待檢批可利用已檢批提供的質量信息。 連續(xù)提交檢驗的批稱為連續(xù)批 。在一致性條件下生產的一系列批,只要產品的設計、結構、工藝、主要原料、元器件等生產條件基本相同,一般都可視為連續(xù)批。計數(shù)調整型抽樣檢驗主要適用于大量的連續(xù)批的檢驗。 批 (lot) 批 總體 (population) 從批中抽取的樣本 (sample) 接收抽樣 接收 拒收 …… 生產過程 抽樣檢驗 的結果: 導致結果的原因! 輸出 ( 接收 \拒收不僅是檢驗的結果,更是生產過程波動的結果 ) t 計數(shù)調整型抽樣檢驗標準的演變 計數(shù)調整型抽樣檢驗標準源自于 1950年發(fā)布的美軍標MILSTD105A,后幾經修改,于 1963年公布了 MILSTD105D。歐洲共同體國家改了一個名稱照用,叫 ABCSTD105D。 1974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照搬成 ISO2859,使之成為國際通用的抽樣標準。但國際上更習慣稱為 MILSTD105D。1989年美國防部修訂新標準為 MILSTD105E, 1993年美國家標準協(xié)會將其頒布為 ANSI/ASQC 。 我國以 ISO2859為準,加入了一些修改,于 1987年頒發(fā)了 GB2828;但由于對 ISO2859做了較大改動,所以在國際貿易中未被承認。 2023年我國發(fā)布了等同采用 (idt)國際標準 ISO28591:1999 的 GB/T 《 計數(shù)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質量限 (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 》 產生和發(fā)展 MILSTD105D (1963) ISO2859(1973) MILSTD105E(89) GB/T2828(87) ISO2859(89) ISO2859(99) ANSI/(91) GB/T GB/T 《 計數(shù)抽樣檢驗標準 》 MILSTD105E 的實施程序 規(guī)定個體產品的質量標準 明確區(qū)分個體合格或不合格。劃分不合格(或缺陷)的類別。 規(guī)定檢查水平 IL ( inspection level ) 檢查水平是抽樣方案的一個事先選定的特性,將樣本大小與批量聯(lián)系起來。規(guī)定了三個 一般檢查水平(Ⅰ ,Ⅱ ,Ⅲ ) 和四個 特殊檢查水平 ( S1,2,3,4 )。如無特殊要求,采用 Ⅱ ;當允許降低抽樣鑒別能力時,采用Ⅰ ;當需要提高鑒別能力時,采用 Ⅲ 。檢查水平提高時, ?減小, ?顯著減小。 樣 本 量 字 碼 表 批量大小 N 特殊檢查水平 通常檢查水平 S1 S2 S3 S4 Ⅰ Ⅱ Ⅲ 2 ~ 8 A A A A A A B 9 ~ 15 A A A A A B C 16 ~ 25 A A B B B C D 26 ~ 50 A B B C C D E 51 ~ 90 B B C C C E F 91 ~ 150 B B C D D F G 151 ~ 280 B C D E E G H 281 ~ 500 B C D E F H J 501 ~ 1200 C C E F G J K 1201 ~ 3200 C D E G H K L 3201 ~ 10000 C D F G J L M 10001 ~ 35000 C D F H K M N 35001 ~ 150000 D E G J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