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理念地變化,使部分教師跟不上步伐,仍停留在“授業(yè)”觀念上。一些中小學教師仍抱著千百年的傳統(tǒng)“傳道、授業(yè)、解惑”觀念不放,推崇“師道尊嚴”,將學生看成被動接受教育的“容器”,學生唯師命是從,唯唯諾諾,學生被馴化成無條件服從、被動接受的學舌鸚鵡。少數(shù)學校還發(fā)生體罰案件。這些嚴重影響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也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2、教師隊伍的結構不合理現(xiàn)象應盡快調(diào)整。    5、教師待遇有待進一步提高。學校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遇到的諸如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考評方式改革等許多復雜的問題。這樣,學校不僅可充分整合學校教育資源,使有限教學資源得到優(yōu)化,把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提高教育質(zhì)量,同時還可通過教育開放式交流機制,使教師有機會和同行展開交流,共同研究,極大地提高學校知名度,提高學校辦學效益,有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