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于道德修養(yǎng)的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浩然之氣。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不助苗長者寡矣。徒無益,而又害之。浩然之氣是孟子所特用的一個名詞。但其確切的意義,孟子卻又說是難言。焦循《孟子正義》據《后漢書·傅燮傳》李賢注引趙注,以為大氣應作天氣。孟子,戰(zhàn)國時偉大思想家,戰(zhàn)國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尊奉為僅次于孔子的“亞圣”,又與孔子并稱“孔孟”。約生于周烈王四年,約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靶陨普摗焙汀梆B(yǎng)氣說”是孟子的重要哲。但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于事情”,被認。為脫離了客觀實際。因此其主張不曾被諸侯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