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生物多樣性”第四課《種類繁多的動物》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生物多樣性單元”第四課《種類繁多的動物》(P77、P78頁)【教材分析】:三年級時學生們已經研究過周圍的動物,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積累,已經有了許多關于動物的知識。又通過本單元第1課《校園生物大搜索》,第2課《校園生物分布圖》的學習,學生更加了解了他們所熟悉的校園
2025-04-17 07:49
【總結】記錄動物的特征總第20課時電19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運用圖畫和文字補充說明的方法記錄觀察到的動物特征2、學習從動物的感官與活動之間相互關系上去觀察動物3、學習科學家那樣細致、準確地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教學重點:學習運用圖畫和文字補充說明的方法記錄觀察到的動物特征教學難點:
2024-11-19 22:47
【總結】記錄動物的特征【教學目標】1.通過長期關注幾種小動物,不斷發(fā)現(xiàn)其特征,產生實驗研究小動物的興趣。2.能以表格的形式、簡要的語言總結整理出觀察到的動物特征。3.能采用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研究動物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窘虒W準備】動物特征記錄表、動物實驗設計記錄表、閃光燈(或大功率白熾燈)、生活在棲息地的魚和蚯蚓、水?!窘虒W過程】
2024-12-08 17:29
【總結】《杠桿的科學》說課稿金礪實小陳舟各位尊敬的專家、評委、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我為學校六年級的新生班設計的一堂課——《杠桿的科學》。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程序和教學效果的預測三大方面進行說課。說教材一、教材簡析:“杠桿的科學”一課是新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的第2課
2024-12-02 11:03
【總結】杠桿的科學【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杠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2、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省力;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不省力也不費力;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費力。3、杠桿原理在生活中廣泛使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省力和方便。過程與方法:1、科
2024-11-30 15:02
【總結】◎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均由細胞所構成?!毎菢嫵缮矬w的基本單位?!毎彩巧矬w生理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形態(tài)◎細胞的形態(tài)與其功能有關:例神經細胞很長且分枝多→負責快速傳遞訊息。2、鳥類的卵細胞很大→儲存養(yǎng)分以提供胚胎發(fā)育→可保護內部組織
2025-03-04 12:00
【總結】課題第四課輪軸的秘密重點難點學習水平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識記理解運用教學目標1、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獭?、通過在大小差別更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
2024-12-08 22:50
【總結】《杠桿的科學》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杠桿的科學》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中的第二課時。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杠桿,是認識杠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中的一部分。它分為兩部分:1、認識杠桿;2、研究杠桿的秘密。其中第二個活動是重點,活動選擇了杠桿尺作為研究材料,采用實驗的
2024-11-23 01:09
【總結】清水九年制學校“336”教學模式科學導學案年級六年級課題第二課杠桿的科學合作學習(互動交流、小組展示、質疑探究)小組合作討論:1、在什么情況下杠桿省力?2、在什么情況下杠桿費力?3、在什么情況下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歸納總結:二次備課主備人
2024-11-20 03:21
【總結】杠桿的科學教科書說明:在三年級的的科學學習中,學生已經對等臂條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認識,相信學生對杠桿類工具并不太陌生。另外,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玩“蹺蹺板”的經驗。所以,在本課探究杠桿原理及其應用時,學生會相對比較輕松。本課以學生熟悉的“蹺蹺板”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識杠桿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蘊含的科學規(guī)律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層次科學探究的興趣。教
【總結】小學科學《杠桿的科學》一課的教學臨湘市儀器電教站沈福鑫摘要:杠桿是小學科學和初中物理教科書都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如何把握好兩個階段的教學要求,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搞好小學科學《杠桿的科學》的教學,筆者提出關鍵是要以實驗為突破口,一方面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另一方面是要鼓勵兒童動手動腦。關鍵詞:杠桿的
【總結】南潯錦繡實驗學校主講人:韓曉鳴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點,用力點,阻力點?支點: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用力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阻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支點用力點阻力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圖一圖二用力點圖二支點
2024-11-30 00:38
【總結】在斜坡上教學目標:1、知道斜面也能夠省力。2、認識斜面是如何省力的。1、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教學重點:認識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學難點:如何把學到的知識運用生活中去。教學用具:圓筒、層板、教學過程:一、結合生活導入新課。在家都上過縉云山吧?我們在上山時會發(fā)現(xiàn)山路彎彎曲曲盤旋在山間。山路為什
2024-11-19 22:46
【總結】【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礁,胸上長有六只腳。過程與方法1、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2、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窘?/span>
2024-12-02 12:51
【總結】《動物怎樣生活》教學設計設計理念《動物怎樣生活》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有生命的物體”單元的第一課。喜愛小動物可以說是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天性,當他們發(fā)現(xiàn)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興致勃勃地觀察起來。對此,教師首先出示六種小動物,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出:“每個組領養(yǎng)一種小動物”這一驅動性任務。要養(yǎng)好這些小動物我們首先要了解什么?從而自
2024-12-08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