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enfluramine)和苯三胺(phenteramine)。起初人們認為這些藥物引起瓣膜病的患病率為23%,因此導致芬氟拉明撤市;最近一項薈萃分析表明,長期合用(>90天)%,%。據估計,芬氟拉明和苯三胺合用者超過1800萬,其中3萬多例瓣膜病與之有關。上述藥物引起的瓣膜病具有瓣膜增厚和呈亮白色的特點,與類癌性心臟病的瓣膜表現(xiàn)十分相似。類癌綜合征時,中腸來源的腫瘤將會釋放一些血管活性物質,其中包括5羥色胺;長期注射5羥色胺的動物模型可以出現(xiàn)與類癌性心臟病相似的形態(tài)學和心臟超聲改變;而芬氟拉明和苯三胺都會升高血循環(huán)中的5羥色胺水平。培高利特(pergolide,商品名協(xié)良行)和卡麥角林(cabergoline)是麥角堿衍生的多巴胺激動劑,用于治療Parkinson病,最近有病例報道稱它們也會引起上述瓣膜病。一項藥物流行病學巢式病例對照研究顯示,瓣膜病危險性增高可見于使用培高利特(風險比=;95%CI:~)和卡麥角林(風險比=;95%CI:~)的患者,而其它多巴胺激動劑則否,并且這種效應隨藥物劑量和服藥時間而增大。培高利特和卡麥角林除作用于多巴胺受體外,還是5羥色胺2B受體的強激動劑,多巴胺激動劑和食欲抑制劑引起的心臟瓣膜損害可能具有相似機制。肺動脈高壓食欲抑制劑(主要是芬氟拉明[fenfluramine]和右芬氟拉明[dexfenfluramine])還與肺動脈高壓危險性增高有關。歐洲一項病例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95%CI:~);如果服藥時間超過3個月,(95%CI:~)。這些結果得到了北美前瞻性監(jiān)測研究的證實,(95%CI:~),其中機制如上所述,可能與5羥色胺過多有關。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新型食欲抑制劑(例如西布曲明[sibutramine,又名曲美,商品名諾美停])能夠引起瓣膜病或肺動脈高壓,這一點與芬氟拉明、苯三胺(phenteramine)和右芬氟拉明不同。心肌病和心衰蒽環(huán)類藥物(anthracyclines)的化療作用十分有效,但其心臟毒性可能會限制它們的應用,這種慢性心臟毒性與累計劑量有關,例如多柔比星(doxorubicin,又名阿霉素)<400mg/m2時心臟毒性的發(fā)生率<%,而>700mg/m2時則為18%。導致心臟毒性增加的因素包括聯(lián)合化療和用藥年齡較小,與成年人相比兒童在較低的累計劑量下就會出現(xiàn)心臟毒性。有關心臟損傷的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但是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被認為具有重要作用。右雷佐生(dexrazoxane)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能夠減輕蒽環(huán)類藥物的心臟毒性,因此被推薦用于心臟毒性較高的情況。環(huán)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是一種烷化劑,用于許多骨髓移植的治療方案中,它也有心臟毒性,并且呈劑量依賴性,其致死病例高達11%。氟尿嘧啶(fluorouracil)是一種嘧啶衍生物,1%~18%的患者使用后出現(xiàn)急性心臟毒性,表現(xiàn)為心絞痛、心肌梗死、低血壓以及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商品名赫賽?。┦侨吮砥どL因子受體(HER2)的單克隆抗體,也是治療過度表達HER2乳腺癌的主要藥物,%,而在其它化療藥物(包括蒽環(huán)類衍生物)%,絕大多數患者停藥后心衰癥狀都會改善。舒尼替尼(Sunitinib,商品名索坦)是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以延長轉移性腎細胞癌和某些胃腸道腫瘤患者的生命。多項報道表明舒尼替尼治療的患者10%~15%存在癥狀性左室功能障礙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而經該藥處理的小鼠可見線粒體損傷和心肌細胞凋亡。伊馬替尼(imatinib,商品名格列衛(wèi))是一種單克隆抗體,能夠防止表達BCRABL的造血干細胞增生,因此使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治療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Atallah等人最近報道,1276名使用該藥的患者有22人(%)出現(xiàn)了收縮性心衰癥狀,其中主要是老年人和既往已有心臟病的患者。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目前常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因福利美(Infliximab,商品名類克)即是其中之一,起初人們以為它能改善心衰,因此在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III級或IV級的心衰患者中進行了一些隨機研究,結果顯示該藥反而增加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這種效應具有劑量依賴性,最大劑量組(10 mg/kg)。因福利美以及其它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現(xiàn)已禁用于嚴重心衰患者,而輕度心衰時應當慎用。其它病例報道提示,干擾素a、氯喹(chloroquine)或白介素2治療可能會引起心肌炎和擴張性心肌病。另外還有一些藥物可能通過容量擴張和鈉潴留引起心衰惡化。NSAIDs誘發(fā)的腎鈉潴留和全身體液擴張除促進血壓升高外,還會導致心衰進展。糖皮質激素也能刺激鹽皮質激素受體,從而加重心衰;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并且存在劑量依賴關系。與之相似,甘草制劑除升高血壓外,也能增加液體潴留,促進心衰。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s)是一類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它們容易引起液體潴留和心衰住院危險性增高,這可能與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g(PPARg)介導的上皮鈉通道激活有關,后者通過促進鈉離子吸收導致全身體液增多。代謝綜合征l 抗精神病藥物某些傳統(tǒng)的(例如:氯丙嗪[chlorpromazine])和新型(“非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能夠引起體重增加和代謝綜合征。精神分裂癥患者與沒有精神分裂癥者相比通常較胖,據認為這與抗精神病藥物至少部分有關。在有關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抗精神病藥物干預效果試驗(Clinical Antipsychotic Trials of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CATIE)中,奧氮平(olanzapine,商品名再普樂),其中30%的患者增加值超過7磅;而喹硫平(quetiapine,商品名思瑞康),但仍有16%的患者體重增加超過7磅。值得關注的是,這種體重增加與胰島素抵抗、血糖水平升高以及2型糖尿病有關,而且代謝綜合征在CATIE研究男性(% vs %;P<)和女性(% vs %;P<)中的發(fā)病率均高于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yǎng)調查報告(NHANES)Ⅲ的一般人群。氯氮平(clozapine)是另一種非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它所引起的代謝綜合征發(fā)病率甚至更高。非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還會通過體重增加以外的途徑導致葡萄糖調節(jié)改變。有人將精神病患者按照年齡和肥胖程度匹配后給予各種藥物治療(或者不治療),并且根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進行穩(wěn)態(tài)模型評價(HOMA),結果顯示與服用經典抗精神病藥物或者沒有接受治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