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述,教師引導學生就1a的圖畫進行自由表述(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過程),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膯栴}提示,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采用問答式,例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進行口語表述。 new language:教學1a,通過圖片談論導入新語言知識的學習,學習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目標詞匯、句式等,再在1a圖片所提供的情景或者創(chuàng)設新的語境來進行交際練習,體會、使用語言。Step 2 聽力訓練 聽前活動在EEC 教材中,聽力的體一部分通常是選出與所聽內容相符的圖片。因此,在聽前Talk about the pictures 進行圖畫描述是很好的選擇。在EEC教材中,Listening中的對話比較長,難度較大。Speaking 中的對話比較短,內容也較簡單。所以建議授課教師可以先講speaking 部分,在此基礎上,把listening部分的對話作為拓展部分來處理。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為學生搭建一個可供向上攀登的階梯——通過圖片介紹、聽力話題預熱等方式降低難度。在進行聽力練習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圖畫進行自由表述,可以提出具體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帶領學生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聽中活動(1)聽錄音,完成練習,經過圖片表述以后,學生對聽力的內容有所預知,有所了解,降低了聽力的難度。學生在聽第一遍的同時,一般能順利地完成PartA的第一部分的內容, 并且為Part A的第二部分的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聽錄音前,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抓關鍵信息。(2)聽錄音,完成Part A的第二部分練習,再聽錄音,引導學生對所獲信息進行有效篩選和處理。為了方便有效的指導學生篩選和處理信息,在此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聽到含有重要信息的句子時拍手一次或輕擊桌面一次。這樣既有利于教師及時檢測學生是否聽到相關的含有信息的重點句子,又可以對溜號或是沒有聽到相關句子的學生起到提醒的作用。(3)listen and answer聽錄音,回答問題(靈活處理的環(huán)節(jié))完成Part A 和 Part B后,教師可以根據聽力內容再設計12個較概括性的問題,進行判斷或選擇,訓練學生辨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Α#ù瞬襟E教師應靈活運用,根據教學內容設定,對于較難的聽力材料可以這樣處理,容易的材料可有可無)3.Postlistening 聽后活動,(1)補全對話和對話排序是聽后較常見的練習方式。設置補全對話填空時要考慮到本課的重點, 把本課的基本句式和重點詞匯等作為填空的內容,并且遵循有多到少,由易到難的原則,讓學生在訓練聽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強化識記了單元話題的有關詞匯和句式。(2)跟讀或朗讀(必需的環(huán)節(jié))此時學生已經熟悉了聽力材料,再放一遍錄音,讓學生跟讀。這樣,既可以使有限的聽力材料得到反復聽、反復用,在聽和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的技能,也是幫助學生熟悉背誦語言材料的有效手段。同時,又為Pair work打下了基礎。Step 3鞏固拓展1. 根據對話內容,進行模仿練習。2.Activities活動設置: make new conversations教師根據話題提出任務,借助于圖片與相關的Key words的提示,讓學生運用所學目標語言完成任務。教師設計的任務應盡量貼近學生生活,生活就是知識,生活化的角色更易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使用有限的課程資源,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的機會。Grammar Focus進行語法歸納,掌握目標語言的語言結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重視時態(tài)、語態(tài)和語言結構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通過訓練和小結讓學生明白所學習的語言結構在什么語境情況下使用,具體的、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應使用具體的、不同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怎樣用,讓學生感悟、進行實踐。Step 本課時的作業(yè)可以布置聽寫聽力材料的聽力和以編寫對話或寫小短文為主的筆頭兩個作業(yè),讓有聽力條件的學生再鞏固聽力,并將課堂口語任務活動落實到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