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變成聽力填空的形式,讓學生邊聽邊完成填空練習,既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又使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熟悉了句子構成和詞語運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復述聽力材料復述聽力材料并不是簡單地背誦錄音原文,而是對所聽到的內容進行概括,這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言概括和組織能力。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第六冊Unit 3 A Healthy Life中 Student’s book的聽力部分,其內容是兩個大學生的對話,其中一人就另一人所擔心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先聽兩遍并做完書上設計的練習,然后讓學生進一步復述材料中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通過上述學習活動,學生不但認識到了年輕人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如吸毒、抽煙、喝酒等,而且懂得了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也在實際運用中進一步提高了語言的概括和組織能力。(3)改寫對話在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對話材料。除了聽錄音、表演和編寫對話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把對話改成一段短文。學生在寫短文的過程中要注意時態(tài)、語態(tài)、人稱和前后邏輯關系,并且盡量運用對話中出現的新詞匯和新句型。以人教版《高中英語》第四冊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中Speaking部分為例,此部分要求學生做一個對話,描述一位自己所熟悉的樂于助人的女性。在學完Speaking內容之后,筆者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進行一段人物的描述,并選出幾位學生的短文在投影儀上放給大家看,讓學生共同閱讀、欣賞、評價。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搜集作文素材、學習詞匯句型和新穎表達方式的源泉。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擴充詞匯量,擴大知識面,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增強語感,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而儲備大量的語言信息,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把課文當作練習的參照物,可以讓學生有文可依,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增加他們的信心。因此,教師應該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利用閱讀教材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在任教的班級進行了一系列基于閱讀的寫作教學嘗試,從每節(jié)閱讀課里擠出七八分鐘時間,結合閱讀內容指導學生寫作,主要有閱讀縮寫法、閱讀改寫法、閱讀續(xù)寫法、閱讀擴寫法和閱讀仿寫法等。(1)閱讀縮寫法閱讀縮寫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及其結構的基礎上,抓住原文的重點,從who, when, where, why, what, how幾個要素入手,用簡潔流暢的語言對原文進行壓縮和整理。閱讀縮寫既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狀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為閱讀縮寫提供線索。如人教版《高中英語》第五冊Unit 1中的John Snow Defeats“King Cholera”一文,筆者先讓學生閱讀文章,然后回答與課文有關的問題,最后要求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文章梗概。除了利用問題作為線索,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中段與段之間的關系,找出段落的重要信息和中心思想,進而寫出課文的概要。比如筆者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第四冊Unit 5 Theme Parks的Fun and More Than Fun時,就讓學生抓住主題句和關鍵詞,模仿課文寫作手法對原文進行縮寫。(2)閱讀改寫法在完成閱讀教學、學生基本掌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筆者進一步指導學生改寫文章。改寫要求學生掌握人稱、時態(tài)、直接引語、間接引語、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變化,充分理解課文內容,認真思考,寫出語言得體、內容完整的文章。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第五冊Unit 4 My First Work Assignment“Unforgettable”Says New Reporter是一篇以對話形式出現的課文,筆者在完成閱讀教學后,要求學生用第三人稱寫一篇關于這位新記者第一天上班的難忘經歷的作文。(3)閱讀續(xù)寫法以人教版《高中英語》第三冊Unit 1 Using Language的Reading“A Sad Love Story”為例,筆者讓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給故事續(xù)寫一個結尾。續(xù)寫的開展既能深化課堂教學,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可謂一舉多得。(4)閱讀擴寫法人教版《高中英語》第六冊Unit 3 Reading“Advice from Granddad”的文章中,提到Make a list of all the benefits you will get from stopping smoking的問題,筆者讓學生就此內容進行頭腦風暴,列出戒煙的好處,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擴寫。此舉既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又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5)閱讀仿寫法就上述“Advice from Granddad”這篇關于爺爺寫信幫助孫子戒煙的文章,筆者讓學生仿照此文寫一封信,幫助一位困惑的中學生戒煙。這種仿寫與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感到有話可說。同時,筆者提醒學生仿寫不是照搬照抄,需要一定的思維加工,在寫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語氣,充分考慮假定讀者的身份特征。對于這些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非常喜歡,教學效果也比較好,大大增加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信心。四、總結寫作是一個利用有效語言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認知、思維創(chuàng)造和社會交互過程。寫作能力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對寫作能力的訓練應采取不同的形式和策略。目前,學生在書面表達的準確性、流利性和得體性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斷提高、改進。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綜合性的寫作訓練,并以此促進學生其他各項語言能力的提高。實踐證明,將寫作教學滲透到聽力課、對話課和閱讀課當中,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行之有效的。2009715第三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一、新課標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新變化新課改已經融入到學校的各個角落。我們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的難題,但更多地是看到,新課改給課堂教學帶來的新變化。新課程實施后,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教師的教材觀、學生觀、教學觀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逐漸變化;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發(fā)揮;教師評價方式多元化;促進了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二、小學數學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參與實施新課程的學校和老師,對新課程改革的意義、目標和改革的方法的理解和行動表現出來很不平衡,特別是一些偏遠學校的教師的素質以及素養(yǎng)與新課標的新教學理念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是課堂教學中存在 “穿新鞋,走舊路”的現象。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有的小組合作學習純粹是為合作而合作,只考慮合作的形式而未能考慮合作的時機。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對于此話理解有誤差,致使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只看到學生在探究,而探究出了什么,學生掌握了什么,卻無法考證,這種探究,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數學游戲而已,對學生的發(fā)展極為不利。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因此在課堂上,經常聽到的是“啪,啪,啪,表揚他!”“嘿,嘿,你真棒!”的表揚聲。如果這些學生確實提出了有創(chuàng)見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或者有明顯的進步,這樣的表揚是適當的。但有些學生僅僅是回答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或者重復別人的發(fā)言,那么這樣的表揚就有違發(fā)展性評價的初衷了。在數學學習中,有的教師,直接將一個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漫無邊際的思考,學生沒有目標,討論研究很長時間,卻得不出什么結論,致使不少學生將數學學習與游戲等同起來,這樣的教學無疑是打著課改的幌子,走的是過去“放羊式”的教學路子。而與之相反的是,不少教師由于擔心學生思考不出結果,于是小心翼翼地看到,學生稍有困難馬上進行指導,看似啟發(fā)學生思考,實則是將生動活潑的探索過程變成了變相地灌輸,學生成了教師手中的木偶,新課改只是給“教案劇”增加了一個美麗的外包裝。三、新課標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改變教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所以要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首先必須從教師的“教”開始。(1)備課:變備教材為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老師的備課要解決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學論文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yè)等;要考慮如何培養(yǎng)學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yǎng)。(2)上課: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fā)展的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fā)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fā)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臺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制的意識,就必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