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一篇文章由不同人來評閱,互閱試卷來查看各自的優(yōu)勢和劣勢等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采取互助、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學,應是新形式下中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三、注重英語口語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夠用英語這個工具與人交流。因此,從學生的未來考慮,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口語的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這就要求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在上課時,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的英語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用風趣、幽默,往往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受標準發(fā)音的熏陶,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從而讓學生想說英語,增強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老師在教學中也要經常讓學生聽標準的英語發(fā)音,并模仿其語音、語調。這樣做,學生可以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說出更地道的英語。老師還應注意隨時隨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最佳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他們感到英語無處不在,隨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以此來彌補缺少語言環(huán)境的遺憾。老師可以在教室的墻壁、板報等地方貼上一些英文的標語,寫一些激勵性的語言,例如: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39。s life.(俄國化學家門捷列耶夫)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toil tears and sweat.(.)等,學生們課余時間可以“目睹”、“口說”,受到環(huán)境的感染和熏陶。在口語訓練過程中允許學生出錯,糾錯時多激勵少訓斥??隙ㄋ麄兊膮⑴c性,不挫敗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語言的成就感,不懼怕當眾說英語。四、補充課外閱讀,拓寬視野,與時俱進。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報紙、雜志、廣播或電視等多種渠道、資源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英語教師不僅 要重視教材單元內的閱讀文章的教學,刻不容緩地重視課外閱讀材料的補充,豐 富閱讀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讓學生充實知識、把握時代脈搏??傊?,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為本,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激發(fā)閱 讀課堂活力,增強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語感,訓練學生思維,發(fā)展閱讀策略,提升人文修養(yǎng),使學生變“閱讀”為“悅讀”,達到語言學習和人生成長雙體驗。綜上所述,作為當代的英語教師,必須不斷轉變教育觀念,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同時,樹立一種“大英語教學觀”,讓英語教學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著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第三篇: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之我見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之我見戴文娟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必然會對師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不但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角色、提高素質,而且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以及學生的學習行為都產生相應的變化,并根據(jù)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進行反思,以期達到“雙贏”的教學目的。關鍵詞:初中英語 新課程 教學新課改理念的提出及實踐,需要完成區(qū)別于舊課程理念的四大轉變:第一,完成由單純傳授知識向信息化、社會化、現(xiàn)代化的英語教育觀的轉變。第二,完成由封閉式向開放式的思維模式的轉變。第三,完成由研究英語教法為主向研究英語學法為主的轉變。第四,完成以考查知識為主向以考查能力為主的評價系統(tǒng)的轉變。在這四種轉變的落實過程中,仍然存在這樣或那樣問題。為應對這樣的挑戰(zhàn),英語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綜合素質和協(xié)調能力?我發(fā)表以下幾點看法。首先,教師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師德,時刻以“教書育人”為己任。這是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這里的信念不僅包含了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也包含了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與把握。無論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怎樣的困難,教師都應該始終堅信課改方向,并積極查找、分析問題的原因,克服困難,積極推動課改的進程。高尚的師德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做到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既要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真誠地愛護學生,與學生彼此信賴,培養(yǎng)深厚的情感,又要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對待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因勢利導,利用情感教育燃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班的精神面貌和學習狀態(tài),深刻地影響著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的發(fā)展。因此,高素質的教師能協(xié)調好各方面對學生的要求與影響,能夠有計劃地組織好教學活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每個學生各方面素質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其次,教師應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英語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它不僅僅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映射著世界的潮流、社會前進的節(jié)奏。因此英語教師不但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盡快領悟新課改的精神,還要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不斷了解并吸收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做學科教學的帶頭人。再次,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多樣化。尤其是在具備了先進的多媒體設施之后,英語教學更應該不失時機地與多媒體結合,體現(xiàn)英語學習靈活、形象、生動、有趣的特點。教師需要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方法。在徹底掌握所要講授的知識的基礎上,還要設計怎樣把知識教給學生,學生才會更容易、更主動地接受。比如我們經常引入課堂的情景設置、懸念設置,在幫助學生理解消化必須掌握的知識外,還可以用來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教師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言情境幫助學生感知,理解英語中抽象的概念,運用電教媒體,不失為一種極為有效的手段。最后,教師要善于不斷總結、反思,在經驗教訓中取得進步。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成果的客觀評定,離不開教師的反思。所謂教學反思,其實就是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思考與總結。我們主張教師反思,不是空談理論,空喊口號,更不是不切教學實際的盲目爭辯,而是為了讓反思的成果成為一種經驗,一種智慧,以求更好地指導和改進今后的教學工作。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為我們教師隊伍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理論支持。反思的角度很多,我認為不妨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從自己取得的教學效果著手,分析教學過程中的成敗得失,在此基礎上查找漏洞彌補缺口,這樣得來的經驗既真實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并且能夠大幅度地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率。第二,可以通過虛心請教榜樣教師,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積極促進自身的成熟。這種間接經驗一經用于實踐,也可以產生巨大的正面效應。第三,可以通過聽取家長和學生的意見(比如召開家長會和班會)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教法,也會對自己今后的教學產生積極影響。我們不能否認教師的重要作用,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狀態(tài)以及努力程度也不容忽視。在很大程度上,教學效果的好壞依賴于學生的刻苦程度和重視程度。特別是在當前新課改的形勢下,新的理念要求我們完成以教師為主向以學生為主的轉變。從小學步入初中,這是一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