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樣和他聯(lián)系》教學設計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心小學言華一、教學內容:《怎樣和他聯(lián)系》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與外界的聯(lián)系”中的一個教學內容。二、教學目標:1、了解各種常用的通信方式及通信的分類與信息傳遞途徑。2、了解現代常用通信方式的特點,會選擇合適的通信方式與他人聯(lián)系。3、感受通信
2024-12-13 03:29
【摘要】怎樣和他聯(lián)系常州市花園小學李樺一、游戲導入1、大家看過開心詞典嗎?今天,開心詞典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我是主持人李小丫。有誰想來參加我們班的開心辭典?這樣,我們每個小組選一個人,通過搶答,再從4人中角逐出1人參加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請人)出題:我說開始,你們才能舉手,請聽題:2、謝謝你們三個
2024-11-27 20:00
【摘要】怎樣和他聯(lián)系一、游戲導入1、大家看過開心詞典嗎?今天,開心詞典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我是主持人吳小丫。有誰想來參加我們班的開心辭典?這樣,我們每個小組選一個人,通過搶答,再從4人中角逐出1人參加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請人)出題:我說開始,你們才能舉手,請聽題:2、謝謝你們三個同學,請回座位。恭喜你
2024-11-28 01:09
【摘要】怎樣和他聯(lián)系小學四年級思想品德下冊開發(fā)區(qū)中心校蔡扣紅媽媽突患急病,呼叫急救中心派救護車來,用什么聯(lián)系方式好呢?媽媽突患急病,呼叫急救中心派救護車來,用什么聯(lián)系方式好呢?(電話120)?急救:120?火警:11
2024-11-19 12:13
【摘要】《我們來抽絲》教學實錄一、談話導入師:老師為你準備了這樣一個物體,認識嗎?生:絲,蠶,絲蠶,蠶繭師:這樣的一個蠶繭,有什么用?生:做衣服,做棉被。師:還有什么?看來大家對蠶繭還是比較生疏的。老師來介紹一下,蠶繭抽出來的絲可以做衣服。還可以做棉絲被??磥磉@樣的一個蠶繭,作用很大。師:這樣一個蠶繭,把絲都抽出來,它有多少?二、觀察蠶
2024-11-27 19:54
【摘要】力在哪里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執(zhí)教:建湖縣實驗小學陶德友【設計思路】: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無處不在的力”單元的第一課。教材編寫意圖是通過在學生生活中尋找各種各樣的力,引出力的話題,然后以做游戲的方式來研究力的操作,表達力的要素,通過學生的親歷活動,了解力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發(fā)現控制
2024-11-27 21:32
【摘要】伸出你的手蘇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老師或講課小朋友:同學們,請翻到《品德與社會》第21頁,今天我講的內容是“伸出我的手”。當你生活在幸福和快樂之中的時候,你可曾留心過:我們身邊還有一些生活艱難和不幸的人。老師或講課小朋友:現在讓我們看一看生活中一些不幸的孩子。(點課件)老師或講課小朋友:同學們看得很認真
【摘要】《伸出我的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樹立為他人獻愛心的意識。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關注身邊處境困難或不幸的人,學會伸出手去幫助別人的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激發(fā)主動關心弱者的意識和情感,培植愛心,愿意為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或不幸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學會關注自己周圍或社會
2024-12-17 05:00
【摘要】我們的民風民俗(蘇教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肚迕鳌罚ㄌ疲┒拍燎迕鲿r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端{歌頭》(宋)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024-11-19 06:24
【摘要】11、怎樣和他聯(lián)系江寧區(qū)江寧小學吳鳳英教學目標:了解通信的發(fā)展,知道現代通信的種類和方式,學會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比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點,學會選擇適當的通信方式,與自己的親友進行通信聯(lián)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禮貌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制作課件;準備電話機;信封。2、學生
【摘要】我們的民風民俗(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說課稿如東縣岔河鎮(zhèn)岔河小學夏艷一、說教材《品德與社會》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性課程。《我們的民風民俗》是蘇教版《品德與社會》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本課的內容由三大版塊組成“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傳統(tǒng)的文娛活動”“不同的民風民俗”,從不同方面向學生們展現了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民
2024-12-13 10:28
【摘要】《我們的民風民俗》教學設計方案課題名稱《我們的民風民俗》科目語文年級七年級教學時間1課時學習者分析對七年級的同學來說,對家鄉(xiāng)民風民俗的來歷應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他們掌握得還
【摘要】《節(jié)日大觀》教學設計芮城小學王婷教材分析:本課的切入點是各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現代社會為了整個地球與人類而特意設置的現代節(jié)日。本課分三部分?!暗厍虼濉睂υ谑澜缟嫌休^大影響力的圣誕節(jié)、春節(jié)、狂歡節(jié)等節(jié)日的起源做了簡單介紹?!肮?jié)日風采”展示了澳大利亞帆船節(jié)、美國感恩節(jié)、非洲狂歡節(jié)
2024-12-01 18:14
【摘要】(鄂教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二單元我們生在信息時代智多星幫一幫最近我們班就要去郊外春游了,可是我總擔心天氣不好,萬一下雨了,那多掃興呀!這可怎么辦?看報紙看電視聽廣播互聯(lián)網上觀世界書報、電視、廣播、電腦網絡等被稱為大眾傳媒。交流自己和家人
2024-11-19 04:24
【摘要】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第7課家鄉(xiāng)的變化第2課時(教學設計)執(zhí)教者:謝建曉【教材解讀】《家鄉(xiāng)的變化》這課是蘇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的家鄉(xiāng)在變化》的最后一課。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我的家鄉(xiāng)(社區(qū))”的內容標準第2條“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
2024-11-27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