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會在接下來的課里面加強對其的理解,加深對美的定義。第四篇:語言學概論復習指導語言學概論知識要點 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1416 語言的符號性質(zhì),為什么說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tǒng)?2530 如何理解語言符號的系統(tǒng)性?3134 人的語言能力與其他動物的交際系統(tǒng)有何不同?3442 ,在語言上如何體現(xiàn)?4850 、輔音的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及其音標寫法5669 ?如何歸納一個語言的音位?不同語言之間的音位區(qū)別特征有哪些? ?8385 。語法手段主要有哪些?99 ?109112 詞語搭配的限定因素145147 文字發(fā)明對人類的意義152153,漢字的優(yōu)缺點165166頁。書面語/口語的關系,風格差異。167172 語言發(fā)展的特點177 社會方言主要有哪些?漢語的地域方言主要有哪些,分布在哪里?海外華僑主要是什么方言??親屬語言與方言有何共同之処?如何分別?兩個語言系統(tǒng)的接近,是如何造成的?有可能是語言接觸,有可能是同源,兩者有聯(lián)系,有區(qū)別。230 民族共同語的形成與規(guī)范190197 語言接觸的結果;借詞與語音折合198204 語言融合問題,有哪些積極與消極面205212 語言接觸的特殊形式213220 如何重新建立古代的語音系統(tǒng)?16次課,歷史比較 ,新詞的產(chǎn)生,詞義的演變導言一、語言學的對象和任務二、語言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三、語言學的功用第一章 語言的社會功能第一節(jié)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一、語言和說話二、語言是人類社會的交際工具三、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第二節(jié)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一、思維離不開語言二、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三、思維不能離開語言的實驗根據(jù)四、關于聾啞人的思維五、思維能力是全人類共同的六、人類思維在機器中的再現(xiàn) 第二章 語言是符號系統(tǒng)第一節(jié) 語言符號的性質(zhì)和特點一、什么是符號?為什么二、符號應該具備的條件三、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線條性第二節(jié) 語言符號的系統(tǒng)性一、語言的層級體系二、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第三節(jié) 語言系統(tǒng)是人類特有的一、語言能力二、語言是其他動物和人類三、人類語言和所謂動物第三章 語音第一節(jié)語音研究的諸方面一、語音的最小單位二、音標三、應該從哪些方面去研究語音?第二節(jié) 音響一、語音四要素二、音質(zhì)的音響分析三、研究音響的儀器第三節(jié) 發(fā)音一、發(fā)音器官二、兩類音素:元音和輔音三、元 音四、輔音第四節(jié) 音位一、對立和互補二、音位和音位變體三、音質(zhì)音位和非音質(zhì)音位第五節(jié) 音位的聚合一、區(qū)別特征二、聚合群第六節(jié) 音位的組合一、音節(jié)二、語流音變第四章 語法第一節(jié) 語法和語法單位一、說話要符合規(guī)則二、語法規(guī)則三、語法單位第二節(jié) 組合規(guī)則一、語素組合成詞的規(guī)則二、詞的組合的五種基本類型三、語法結構的意義和形式四、組合的層次性五、組合的遞歸性第三節(jié) 聚合規(guī)則一、詞類二、形態(tài)三、語法范疇第四節(jié) 變換一、變換和句型二、變換和句法同義第五節(jié) 語言的結構類型和普遍特征一、語言的語法結構類型二、語法結構不能分優(yōu)劣三、語言的普遍特征第五章 詞義第一節(jié) 詞匯和詞義一、詞和詞匯二、詞的詞匯意義三、詞義的概括性第二節(jié) 詞義的聚合一、單義和多義二、同義詞三、反義詞第三節(jié) 詞義的組合一、詞語的搭配二、詞義和環(huán)境三、“言內(nèi)意外”第六章 文字和書面語第一節(jié)文字和語言一、文字的作用二、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三、漢字和漢語第二節(jié) 文宇的起源、發(fā)展和改革一、文字的起源二、文字的發(fā)展三、文字的改進和改革第三節(jié) 書面語一、口語和書面語二、書面語的保守性和書面語的改革第七章 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第一節(jié) 語言發(fā)展的原因和特點一、社會的發(fā)展是語言發(fā)展的基本條件二、語言中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和語言的發(fā)展三、語言發(fā)展的特點第二節(jié) 語言的分化一、語言隨著社會的分化而分化二、社會方言三、地域方言四、親屬語言和語言的譜系分類第三節(jié) 語言的統(tǒng)一一、語言隨著社會的統(tǒng)一而統(tǒng)一二、共同語三、共同語的規(guī)范第八章 語言的接觸第一節(jié) 語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一、借詞二、結構規(guī)則的借用第二節(jié) 語言的融合一、語言系統(tǒng)的排擠和替代二、融合的原因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四、融合的過程第三節(jié) 語言接觸的一些特殊形式一、“洋涇浜”二、混合語三、國際輔助語第九章 語言系統(tǒng)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語音的發(fā)展一、何以知道語音的發(fā)展二、語音演變的規(guī)律性三、語音對應關系和歷史比較法第二節(jié) 語法的發(fā)展一、組合規(guī)則的發(fā)展二、聚合規(guī)則的發(fā)展三、語法發(fā)展中的類推作用第三節(jié) 詞匯和詞義的發(fā)展一、新詞的產(chǎn)生和舊詞的消亡二、詞語的替換三、詞義的演變第五篇:語言學概論復習指導語言學概論復習指導一、選擇題(本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1分,滿分20 分)復習指導:課本中涉及的定義、概念、術語等二、判斷題(本題共 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 20 分)復習指導:課本中涉及的定義、概念、術語等三、名詞解釋題(本題共 5小題,每小題 3分,滿分 15 分)注: 8選5 ;; linguistics; structure; act; analysis; path sentence;;四、簡答題(本題共 3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 15 分)注: 5選3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is you briefly explain what this feature refers to?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explain the phenomenon “iconicity of order” by listing morphem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derivational morphemes and inflectional you briefly explain what these two categories refer to respectively?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is Saussure’s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is meant by the term idiolect?五、問答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 滿分共30 分)注: 3選2 to the British linguistist , meaning in its broadest sense can beclassified into seven types, one of which is connotative briefly explain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notative your argument with are basically two approaches to the question of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behaviorist and innateness explain these two approaches do you think about the course English Linguistics and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it? Do you think mastering certain knowledge about linguistics is helpful for learning English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