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2準(zhǔn)確理解孔子所謂的“恥”(禮)的思想。1為什么在這里談廉恥要提到左丘明?1“巧言”等與”匿怨而友其人”都是孔子“恥之”的,為什么要分開來寫?2”唯我與爾有是夫!“中”夫“有什么意味?(潘宇斐)。2孔子說“用之則行,不用則藏”可是他在到處碰壁之后,還要周游列國,兜售他的主張,“知其不可而為之”呢?4“必也臨事而懼”是不是與“死而無悔”對應(yīng)的?如果是,那么“懼”可以翻譯成“小心。4孔子不是主張“為國而亡,死而無憾”,那么這里為什么有“不與”“死而無悔者”?56孔子為什么在此要說自己見不得圣人和善人?6“亡而為有,虛而為盈”這樣的人孔子認(rèn)同嗎?7“有若無,實(shí)若虛”這與“行己有恥”有什么關(guān)系?7孔子在交友之道里說“無友不如己者”,可是為什么他的學(xué)生曾子卻把“以能問于不能,8孔子通過正反對比論說,究竟要表達(dá)什么主張?8這段中有五個(gè)“道”它們的意思相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