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相當部分大專院校未能提供教師應有的語音設備、影像資料等教學資源,教師往往在課堂上無法自如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成功達到教學目的。此外,雖然大多數(shù)教師都受過英語教學專門化訓練,但是由于沒有在目的語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進行交際的實際經(jīng)驗,其自身使用外語進行交際都遠遠不能得心應手,教師就更不可能通過外語來為學生設計創(chuàng)造近乎真實的交際情景。交際法教材應當使題材、功能和語法融為一體,但現(xiàn)行教材往往顧此失彼,達不到交際目的。此外,根據(jù)交際的特點,語言是要反復訓練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但大專院校學生在專業(yè)特點、課程安排上都不盡如人意。作為文化課的外語教學課時安排非常有限,教師往往在完成教學內(nèi)容方面存在壓力,因而對有效地實施交際教學造成了影響。目前,大專院校生源問題突出,學生質(zhì)量參差不齊。在英語學習方面,多年來形成了心理障礙,且大專院校并未對學生英語過級進行硬性規(guī)定,因此,大專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A差的學生一旦跟不上教師的教學,就會厭學,甚至放棄英語課。大專院校英語能力考試詞匯要求為1500個左右,但不少學生入學時遠未達到此標準,這就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聽說讀寫各項技能和交際能力。(作者單位:荊州教育學院)第三篇:人本主義教學法在職高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人本主義教學法在職高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人本主義教學(HumaIlisticAppmaches)是產(chǎn)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沉默教學法、咨詢法和暗示教學法的一個統(tǒng)稱。人本主義教學法是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強調(diào)以人為中心,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xiàn)人的價值。而在這個過程中。情感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本主義教學法以此為出發(fā)點,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主張:1,重視學習者自我人格的發(fā)展。外語教學不僅是傳授外語知識,也應幫助學習者發(fā)展健全的人格。2,倡導著重于過程的教學。關注教學過程就是從學習者的角度將學習內(nèi)容、自身情感與周邊關系這三者和諧統(tǒng)一起來。3,強調(diào)學習自主性的培養(yǎng)。教師應將學習者看做學習的主導者,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外語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習得過程,它涉及各種因素。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外語學習成績。特別是外語學習者自身的因素,也是學習者的非智力因素,如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意志和性格等是最直接的和最主要的因素。聯(lián)系到職高學生的實際上。職高學生普遍帶著“中考失敗”、“無可奈何讀職高”的心情人學,普遍存在著“讀職高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并由此派生出種種不良心理。而這些不良心理,影響著學生在校期間心理的健康成長,而且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為了構(gòu)建良好的教學模式,喚起學生的自信,在完成教學的同時完成對學生人格塑造的任務,我在英語教學中引入了人本主義教學法理論。1,打破僵局。敞開學生的心扉。教師和學生的人際關系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至關重要的。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去推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起良好的同學情誼,讓他們感受到這是一個緊密團結(jié)、活躍友好的團隊,他們是在這樣的集體中學習,而不是抽象意義上的班級,這就是人本精神、人性化教學的引入。2,創(chuàng)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CLL(以人為本的教學法)中,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壓力、退縮、害羞、局促是語言學習最大的障礙。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建立一個良好、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其目的在于克服學習外語的緊張和不安。3,在教學中想方設法地使學生的心理障礙降低到最低點,鼓勵他們建立自信心。減輕焦慮情緒。如在課前、課中唱些簡單易上口的英語歌曲,做些輕松的游戲。讓學生解除防御心理,不要讓他們覺得課堂是個使他們暴露弱點、使他們難堪的地方。4,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啟動學生心理潛能。青少年學生朝氣蓬勃,富有理想,具上進心,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特長出發(fā),多角度地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以此鼓勵他們不甘落后、奮起直追。5,磨煉意志。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意志在心理認識轉(zhuǎn)化為心理行為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習是個鍛煉人的各種心理素質(zhì)(主要是意志、毅力等)的重要活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一定要從學生現(xiàn)狀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關卡和疑難,鍛煉每個學生的心理意志,促使學生克服困難,通過習得完成強化知識、培養(yǎng)意志的過程。同時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向更高目標攀登。6,結(jié)合英語教學與生活實際,注重趣味教學。由于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根據(jù)英語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的要求,中學英語教學應該更注重趣味教學。我們知道,情緒對智力活動的影響具有兩重性,愉快的情緒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動,沮喪、憤怒等消極情緒不利于智力活動。英語教師要樂于去開發(fā)一些在學生中喜聞樂見的英語活動,將知識和游戲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保持一種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勇于挑戰(zhàn)的狀態(tài),將知識在有趣的游戲中進行練習、鞏固。7,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中的錯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在以交流為目的的教學中,英語教師不應把著眼點放在糾正學生的錯誤上,而是應多鼓勵學生,關注學習者的情感體驗。保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從人本主義的價值觀出發(fā),學習者的錯誤不是簡單的對錯,而是體現(xiàn)了學習者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從這些錯誤中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布置給學生的學習任務不應僅以學生答對問題為目的,還應是獲得學習者反饋的一種手段。8,發(fā)展個性。強化學生心理機制。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有著共同的規(guī)律,然而每個學生又各具特點。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過程中要具體分析每個學生存在的各不相同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采取切合其心理、生理特點、知識狀況和接受能力等不同的措施和方法,滿足每個學生的心理要求,使他們在強化心理機制的同時發(fā)展個性??傊?,人本主義教學法強調(diào)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不僅是教學的參與者,而且還應該是設計者,強調(diào)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實踐獲得知識。教師除了關心學生的智力狀態(tài),還應注意學生的情感需要,將學生作為獨立的、受尊重的個體看待,而不是簡單地將學生當成一個個待盛的容器。聯(lián)系到職業(yè)高中的英語教學,由于學生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人本主義的教學法能以人為本,更多地挖掘和發(fā)揮學生的潛質(zhì),重視在教學中發(fā)展學習者健全的人格,強調(diào)發(fā)揮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從事職業(yè)教育的英語教學工作者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啟迪。第四篇: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孟德榮英語教學提倡:“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jié)合,學以致用。”因此如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夠開口說英語,變“啞巴”英語為真正的交流呢?情景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心理特征,讓學生置身于真實語境中來學習語言?!边@種情景教學,它把抽象化為直觀,把刻板化為生動,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改變以往英語教學枯燥乏味的現(xiàn)象,使他們會探索、會學習、會運用英語。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開展情景教學呢?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形式進行教學有助于清楚地把所要教的內(nèi)容傳遞給學生,并有利于學生用英語思維。中學生活潑好學,模仿性強,對具體形象的內(nèi)容易于接受,但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弱,如果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就能引起他們渾厚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①實物情景借用物品創(chuàng)設情景是最常用的較方便的情景設置方式,它形象生動,比較適合中學英語教學。借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景,不僅大量的名詞可以通過實物來呈現(xiàn),一些方位介詞、系動詞也可借助物體使之表達簡潔、明了。如學習系動詞look, seem, be, taste, smell等時,可以帶一些花、糖、面包、堅果、香料等。教師拿出花問:“How does it smell?”(把花拿給學生聞一聞。)學生答:“It smells good”接著教師拿上一個已破的堅果讓幾位同學嘗一嘗,問:“How does it taste?” 用同樣的方法教其它的系動詞。②圖畫情景實物情景有時受到條件的限制,有些東西教師不便甚至不能帶進教室,這時,圖畫情景就可發(fā)揮其特有的優(yōu)勢。因為簡筆畫教學具有較強的愉悅效應,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愛好都將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作圖的方法導入課文。比如教師可以邊畫邊問:“What do you think it is ?”(two eggs, two zeros, two balls…)(1)把游戲引入課堂,進行情景教學。中學生喜歡游戲,他們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