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歌聲中表達小朋友之間的有愛之情和熱愛祖國的情感。教學難點: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教學準備:琴、磁帶、錄音機、課件、打擊樂器 課時安排:3課時第1課時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方虒W目標:認知目標:能學會唱藏族童謠《多快樂呀,多么幸?!?,體驗藏族民歌高亢嘹亮的特點。能力目標:積極學習簡單的藏族舞蹈動作,參與歌表演,體驗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在唱唱跳跳中體驗藏族兒童載歌載舞的快樂。情感目標:了解藏族的服飾、風俗、名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民族大團結(jié)。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嘗試學跳藏族舞的基本動作。在學唱歌曲和體驗藏族文化的同時,感受藏族人民的熱情奔放。教學難點:歌曲中附點節(jié)奏的掌握與正確演唱。教學準備:琴、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導入:今天老師當導游,帶大家去游玩,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會帶你們?nèi)ツ睦??教師介紹西藏地理:西藏位于中國的西南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這里既有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又有嫵媚的南國風采,而與這種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觀,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獨特的魅力。西藏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最新數(shù)據(jù)),是世界的最高峰,是旅行者神往的地方,因為站在珠峰上就意味著站在了世界的最頂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走進西藏的歌聲,去看看西藏的美景吧。課件欣賞(1)聽音樂欣賞西藏美景。人們說西藏是白色的、是紅色的,你知道是為什么嗎?白色象征雪山、皚皚白雪;紅色象征藏族同胞的熱情似火。(如無人答對,那么在結(jié)束前告訴學生。)(2)節(jié)奏律動2/4 X O | X O | X X X X | | X O | X O ||二、探索求知聽賞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贰#ǔ趼犎┹p聲跟唱,和藏族人民一起感受他們的生活。跟琴唱,注意附點音符和一字多音處。歌曲接龍游戲。提示演唱情緒:自豪、歡快、驕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拓展延伸1.藏族同胞的熱情似火,他們還邀請我們一起去參加他們的聚會,你們想去嗎? 介紹服飾:由于在高原地區(qū),所以藏族同胞的服飾一般都比較厚實,他們的掛件和配飾都非常漂亮。而且他們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的服裝有著長長的袖子,跳舞時甩起來可漂亮了哪!2.欣賞藏族舞蹈《洗衣歌》。學跳藏族舞蹈基本舞步。和藏族同胞歡聚一堂。四、小結(jié)深化第2課時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我愛雪蓮花》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通過各種音樂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帶入情境當中,融入到學習中去,使學生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能力目標:指導學生用熱情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我愛雪蓮花》。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學習邊防軍不畏嚴寒堅守祖國邊疆的精神。教學重點:感受歌曲的民族風格。教學難點: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歌曲的情感處理。教學準備: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走進新疆教師以導游大姐姐的角色,去引導學生了解新疆風情。(播放新疆風光、歌舞畫面并配有歌曲的伴奏音樂)播放《娃哈哈》讓學生隨音樂進行律動二、探索求知 學唱歌曲《我愛雪蓮花》節(jié)奏練習。歌曲學唱。師:同學們喜歡布依拉帶給我們這首歌嗎?想不想唱這首歌呀?生回答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注意休止符的處理)提問:誰能告訴我冬不拉和雪蓮花是什么?邊防軍又是干什么的?生:回答 師:“冬不拉”是新疆的一種常見樂器(課件),還有一種樂器叫手鼓。他們都是新疆人民勤勞、智慧的杰作?)(指導學生先隨琴默唱,再輕聲歌唱。)教唱歌曲。歌曲情感處理,完整地把演唱歌曲。(引導學生,布依拉采到雪蓮花的心情是怎樣的?要求學生用自豪、高興活潑的心情去演唱。第二、三段采用自己學唱的方法,并要求學生結(jié)合動作,邊彈冬不拉邊學解放軍手握鋼槍保衛(wèi)祖國的動作來演唱。最后結(jié)束句,要單獨進行糾正,讓學生比較兩種方法進行選擇。)三、拓展延伸師:為了使歌曲更加動聽,我們再加上幾種打擊樂。(手鈴、雙響筒、三角鐵等,講明白使用方法。一部分打擊樂,一部分演唱。)歌表演師:歌曲我們唱得很好聽,伴奏得也很妙,要是有誰來伴舞就更好了!(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創(chuàng)編動作)老師可教學生幾個舞蹈動作讓學生自己制編后鼓勵。最后分成三組:打擊樂;舞蹈;合唱。配樂歌舞表演。四、小結(jié)深化第3課時教學內(nèi)容:聆聽《擠奶舞》,學習蒙古舞蹈基本動作。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意境”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能力目標: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草原的美,鍛煉學生即興表演的能力,能夠用語言、舒展的歌聲、肢體動作來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情感目標:通過《草原就是我的家》、《擠奶舞》的學習,初步了解內(nèi)蒙古的風土人情,感受表現(xiàn)牧民生活的樂曲情感;通過歌詞的創(chuàng)編,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教學重點:體會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緒,能有表情的演唱并能用舞蹈動作表演。欣賞《擠奶舞》抓住草原人民的一個生活情景,使學生了解草原人民的生活習慣更感興趣。教學難點:啟發(fā)學生在配合合作中體會到創(chuàng)編的無限樂趣,使他們的腦海里逐步形成創(chuàng)新的意識。教學準備:課件、多媒體、電子琴、蒙古頭飾、獎品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師):同學們,今天有好多老師來聽我們的課,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好嗎?(掌聲)今天老師心里也非常開心,想給同學們表演一個舞蹈,你們想不想看?(生答)那好,來伸出你們的小手隨著音樂為老師鼓起掌來吧!(師跳舞)怎么樣?老師跳得好不好看?(生答)謝謝!學生聆聽,教師表演舞蹈《草原就是我的家》.通過教師的舞蹈和民族頭飾設問引入。(教師頭戴一頂蒙古族的帽子)二、探索求知欣賞草原風光。展示課件(看草原)(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蒙古大草原。美不美呀?。ㄉ穑┟晒攀俏覈贁?shù)民族之一,他們的服飾很特別。男女身穿著寬松袖長的長袍,腰間束著腰帶,穿著象老師這樣的長筒皮靴,頭上纏著象老師這樣的頭巾,是個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看了草原,現(xiàn)在我想請同學們來說說草原是什么樣的景象?(學生說草原)(生答):有許多綠草、白羊、成群的馬、牛、美麗的蒙古包,而且天空很藍、云很白??三、拓展延伸律動:(展示奶牛場的課件)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動作要領。A:硬肩:雙手插腰,左右肩膀一前一后,身體、頭保持不動。B:我們在挽袖時要注意,左手握空拳,右手大姆指和手掌分開,手腕往下壓,雙手交換動作,一會兒往上卷,一會兒往下推,我們一起來做。C:擠奶時,雙手一上一下,虎口張開,手腕用力,輕輕往下拉,眼睛要看著自己的手,注意手指不動,不過份用力,否則會擠痛奶牛的,我們一起來學習。D:同學們牛奶擠出來了,你們開心嗎?那我們用哪個動作來表示?對!我們把這個雙手插腰,雙手抖動的動作叫“笑肩”。我們一起學一學笑肩這個動作,注意雙肩自然抖動,頭不要動。讓學生聆聽《擠奶舞》音樂,可自由加上動作。(師):同學們,真聰明學得真快,下面我們把《擠奶舞》的音樂聽一次,同學們可以一邊聽一邊加上老師剛才教的擠奶的動作,可嘴巴不許發(fā)出聲音的哦!師生聽著音樂完整表演。(師):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跳好嗎?(生答)那請同學們站起來,找個位置站好,哦老師都忘了擠牛奶時要拿小桶裝著擠出的奶,要不然的話流得滿地都是了。好我們手上好象拿著小桶和老師一起來跳。(師生共同表演,提醒學生注意表情。)同學們,你們看我們擠出滿滿的一桶奶了,好了請同學們坐回座位上四、小結(jié)深化第五單元 開心童年教材簡析:童年是人生中最美麗的時光,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有著這樣那樣的天真幻想。本單元以“童年”為主題,通過聆聽樂曲、演唱歌曲、創(chuàng)編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友愛。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在音樂活動中熟練的讀拍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并在實踐中運用。能力目標:能開動腦筋編創(chuàng)身體的動作,在“拍拍扭扭”的創(chuàng)編活動中,能夠與同學動作協(xié)調(diào)、互相配合。情感目標:能用柔和而歡快的聲音演唱描繪童年生活的歌曲,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能表現(xiàn)對他人的友愛之情、并能隨音樂跳起來。教學重點:通過學唱,讓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友愛。教學難點: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掌握及應用。教學準備:琴、磁帶、錄音機、課件、打擊樂器 課時安排:3課時第1課時教學內(nèi)容:聽賞樂曲《火車波爾卡》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地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能力目標:通過歌曲的游戲,養(yǎng)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情感目標:通過聽《火車波爾卡》,唱《火車開啦》等音樂活動,表達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歡樂的情緒。教學重點: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地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教學難點:聽音樂做動作習慣的養(yǎng)成。教學準備:琴、磁帶、錄音機、課件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1、生聽《火車波爾卡》音樂進教室。聽音樂做律動。火車的叫聲,火車開的聲音,誰來模仿一下?多聲部節(jié)奏聲響創(chuàng)作WU - | WU - || Hong Hong | Hong Hong || Ka Cha | Ka Cha || 引導學生模仿火車車廂內(nèi)發(fā)出的聲響,吃東西、翻看雜志、叫賣聲、打酐聲、哭聲、笑聲。并再次進行多聲部創(chuàng)作,要求有力度、速度的變化。二、探索求知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假如我們能一邊作火車一邊唱著歌,那該多好啊,今天我們就學唱一首新歌《火車開啦》,放課件出示圖譜。教師范唱,生用手中物唱或人體來伴奏。聽錄音,師生一起唱,指導學生用輕快活潑的情緒唱歌曲。三、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給歌曲創(chuàng)編前奏。造火車A、引導學生說火車,展示實物火車,畫火車。B、邊畫火車邊放《火車波爾卡》音樂律動游戲A、引導學生玩開火車游戲?;疖噯莹D―前進――進站停 B、引導學生討論火車啟動到進站時的速度、力度的變化 C、引導學生做搭景乘北京的游戲。引導學生邊玩開火車游戲邊念兒歌。兒童的火車向前開,我們的心情多么愉快,轟隆隆隆轟隆隆,快樂的歌兒唱起來。四、小結(jié)深化第2課時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打秋千》教學目標:認知目標:指導學生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的表現(xiàn)需要,選擇和運用不同的方法歌唱。能力目標:通過學唱歌曲《打秋千》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標:通過對小伙伴打秋千的親切詠唱,使學生領悟“仡佬族”兒童的快樂生活。教學重點:運用正確的感情來演唱歌曲。培養(yǎng)學生全面參與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教學難點:準確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準確掌握結(jié)束句的唱法。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琴。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創(chuàng)設情景:播放開場音樂,設置鮮艷背景,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進入教室。大家好,今天陳老師很高興在這里與你們一起上音樂課,希望大家聽得準、唱得的好、表演熱烈,和老師合作愉快,大家能不能做到?首先,我們來聽一首歌曲,大家來考慮一下: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你能不能用你的手勢或是手中的小道具把它拍出來?(播放四拍子的歌曲,指導學生運用手中的道具拍出四拍子的節(jié)奏型。)同學們做的真好,老師這還有一首兒歌,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好學生、要做到、上課時、不吵鬧、敢發(fā)言、勤動腦、認真聽、習慣好。要求同學們用三拍子的節(jié)奏讀出這首兒歌。(1—2名學生,然后學生拍手齊讀。)揭示課題:同學們的表現(xiàn)真是令老師高興,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四銈兎浅J煜さ呐笥眩埧创笃聊唬海ㄕn件出示小朋友打秋千的場景,然后仡佬族小朋友的可愛形象徐徐進入屏幕),同學們說他們在干什么?(打秋千)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就是《打秋千》。(課件出示課題)二、探索求知欣賞錄音范唱:①歌曲是幾拍子的? A、2/4 B、4/4 ②歌曲的演唱情緒是: A、輕快、活潑 B、優(yōu)美、抒情教師范唱:(要求學生隨音樂拍手或拍腿)注意:本首歌曲有2段,第1段的結(jié)束句和第2段的結(jié)束句有什么不同?學生模唱:用“嚕”來模唱。按照節(jié)奏拍手讀歌詞。問題:通過讀歌詞,你能不能說說仡佬族小朋友打秋千的形象?可以用歌詞當中的詞語來說。(美麗、可愛、蹦蹦跳跳、像風一樣、淘氣)學生隨范唱跟唱。三、拓展延伸這首歌曲,老師這里有幾種唱法,同學們來對比一下,哪種唱法比較好聽,同學們要做出選擇,并且要說出你選擇的理由。第一種:缺乏感情,聲音平淡,沒有表現(xiàn)出小奶牛那種活潑、可愛、淘氣的形象。第二種:語氣太重,鏗鏘有力,不適合這首歌曲。第三種:聲音明亮,輕快、活潑,輕重緩急掌握適度,能夠表現(xiàn)出小奶牛那種活潑、可愛、淘氣的形象。既然我們已經(jīng)分析了歌曲的演唱情緒,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加上感情來演唱一下這首歌曲?學生帶上感情來演唱歌曲。(老師用錄音機錄音)剛才,老師偷偷用錄音機把同學們的聲音錄了進去,同學們想不想聽一聽,在聽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總結(jié)一下:哪些地方唱的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學生自己總結(jié),總結(jié)完畢后,復唱歌曲。)下面我們用我們手中的簡易樂器來為我們的歌曲來伴奏一下,我們來分分組(樂器歸類),老師來給你們伴舞怎么樣?(老師隨音樂做動作)同學們想不想活動活動,來一起跟老師做一下!四、小結(jié)深化第3課時教學內(nèi)容:學唱特立尼達民歌《哈哩啰》。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學會歌曲《哈哩啰》并能用熱情、奔放的聲音演唱。能力目標:學生能夠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歌詞創(chuàng)編。情感目標:感受及準確地把握拉美音樂的特色節(jié)奏:X X X X 0,通過學跳簡單的拉丁舞感受拉丁美洲音樂的風格特點。教學重點:學習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哈里羅》,通過歌唱、舞蹈來感受拉丁美洲音樂的風格特點。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形象地把握住切分節(jié)奏的時值,養(yǎng)成良好的聽賞習慣。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琴 教學過程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