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測量力的大小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越長”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單位是“牛”。過程與方法: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制作簡易的橡皮筋測力計。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細致、有步驟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難點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教學準備彈簧測力計、鉤碼、橡皮筋、回形針、長條形硬紙
2024-11-19 22:47
【總結】陽光下的影子課題陽光下的影子計劃課時1教學內容分析本課的觀察活動要求在陽光下進行,是對上節(jié)課在探究活動中所發(fā)現的規(guī)律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驗證、拓展和進一步理解。本課不僅是上節(jié)課的繼續(xù),同時還為今后學習“時間”“宇宙”等單元內容打下一定的基礎。教學目標,影子總是和太陽方向相反,長短也隨太陽變化而變。,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
2024-11-30 15:10
【總結】我們的小纜車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過程與方法:安裝用重力拉動的小車;做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關系的實驗;用實驗數據驗證自己的推測。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注重獲取證據,用證據來證明觀點。教學重點做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關系的實驗。教學難點用實驗數據驗證推測。教學準備
【總結】杠桿的科學教科書說明:在三年級的的科學學習中,學生已經對等臂條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認識,相信學生對杠桿類工具并不太陌生。另外,絕大多數學生都有玩“蹺蹺板”的經驗。所以,在本課探究杠桿原理及其應用時,學生會相對比較輕松。本課以學生熟悉的“蹺蹺板”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識杠桿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蘊含的科學規(guī)律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層次科學探究的興趣。教
2024-11-20 03:21
【總結】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過程與方法:通過研究大小、遠近不同的聲音是怎樣對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動產生影響的,解釋人耳鼓膜的作用;通過體驗活動感受鼓膜的作用。情
2024-11-20 03:17
【總結】改變陽光的傳播路線照亮墻角陰影里的小球照亮墻角陰影里的小球鏡子能夠反光,鏡面的這一性質叫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使用了鏡面?做一個觀景箱像這樣裝配起來我們從小孔中看到了什么?怎樣解釋我們看到的現象?
2024-11-11 00:55
【總結】聲音的傳播,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課件,,2024/10/23,觀察音叉是怎樣引起水面波動的,2024/10/23,,,拉直”電話線”,一名同學在電話線的一端對著話筒小聲說話,另外一名同學在電話線的另一...
2024-10-23 05:30
【總結】課題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單元2第6課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3、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的關系,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過程與方法1、做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本領有關系的實驗2、
2024-11-20 03:24
【總結】土壤中有什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過程與方法:。
2024-12-02 11:42
【總結】滑動和滾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方式(滾動還是滑動)有關、對于相同的物體,滾動摩擦力小,滑動的摩擦力大;運動的物體失去動力后自己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滾珠軸承使一種將滑動變?yōu)闈L動的裝置。過程與方法:做簡單的對比實驗;用簡單物品模擬滾珠軸承。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了解人類改進搬運重物的方法,感受
【總結】減少對土地的侵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也會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我們要盡量減少土地遭受侵蝕。過程與方法:,檢驗自己的家園能否經住暴雨的侵襲。,并尋求改進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正面
2024-11-30 15:14
【總結】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使土地受到侵蝕。。過程與方法:。、圖畫、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描述實驗中的現象。,在小組內交流結果和想法。,探究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情感、態(tài)度
【總結】光的反射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現象。。。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學準備教師演示:有關反射的圖片或課件、潛望鏡模型。分組實驗:手電筒、小鏡子、制作潛望鏡的材料。教學重、難點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總結】河流對土地的作用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并帶走泥土,在水流比較緩慢的地方,這些泥土又會沉積下來。,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過程與方法:,探究河流對土地的作用。,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將會有侵蝕,什么地方將會有沉積。
2024-11-20 03:23
【總結】光的反射課題光的反射計劃課時1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教學是上一節(jié)課的延續(xù),同樣是研究光的傳播特點,不同的是這節(jié)課是研究光在傳播中碰到障礙物會怎樣,光的反射現象是學生很熟悉的。學生們經常玩這樣的游戲,用一塊小鏡子或者金屬的文具盒在太陽下晃動把反射光投射到天花板或其他物體上。教學目標,被反射回
2024-11-19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