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易活動的各個參與方,例船舶代理等公司的經(jīng)營狀況,法定的地址,和營業(yè)地址等。對其是否曾經(jīng)有過不合法的經(jīng)營活動進行調(diào)查。第二,需要考察進口商公司的資產(chǎn)狀況是否良好,判斷其是否具有履行合約的能力,對進口商的債務等情況進行充分的評估。第三, 9 調(diào)查進口商的主體資格,弄清楚該公司是慣以自然人身份還是法人身份進行交易。除此之外,出口商可以利用銀行、稅務、工商、資信調(diào)查機構(gòu)等方式來進行調(diào)查,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進行搜索 。 FOB 貿(mào)易術語下,出口商可以在裝運貨物前投保賣方利益 險或者出口商應該考慮投保出口信用險種,以便降低自身承擔風險的概率。這樣的方式雖然會提高出口商的成本,但是投??梢岳帽kU公司對客戶信用進行調(diào)查,并通過保險公司保證了對貨款的追索,可以更好的使出口商在一定期限內(nèi)得到應有的補償,降低風險導致的損失,更好的規(guī)避風險。 (二)賣方選擇貨運代理 在國際貿(mào)易的實際業(yè)務中,由于進口商一般都是遠在他國的客戶,對于出口商所在國的國內(nèi)運輸情況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所以常常會出現(xiàn)由國外的貨代和國內(nèi)的貨代進行聯(lián)系。國內(nèi)的貨代來代理國外貨代辦理租船訂艙的事項。一旦租船訂艙的事情由 出口商代為辦理,就可以簽發(fā)由出口商為托運人的提單,從而可以避免由于提單簽發(fā)人不同所導致的風險。 與此同時,出口商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在實際操作中的備貨狀況和相應的船公司進行聯(lián)系和協(xié)商,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船貨銜接不緊密的問題了。除此之外,因為出口商的提單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那么, FOB 條件下,船公司和進口商相互串通,導致無單放貨的情況也就可以避免了。綜上,由出口商指定的貨代為進口商辦理租船訂艙,既可以為出口商避免風險,也為進口商提供了便利。能夠更好的是雙方交接貨物。對于雙方來說,都是較為有利的方式。所以,在實際業(yè) 務中,如果買賣雙方可以進行協(xié)商,由出口商來選擇貨運代理,能夠更好的規(guī)避風險。 ( 三 )選用其他貿(mào)易術語 在 國際貿(mào)易中,貿(mào)易術語的種類較多,雖然 FOB 的使用量非常之大,但其他貿(mào)易術語也有其自己的優(yōu)勢,所以,在交易過程中,如果進口商沒有明確規(guī)定或提出希望使用 FOB 貿(mào)易術語,則出口商可以在洽談時,選擇更加有利于自己的貿(mào)易術語。 從上述的風險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出口商想要盡可能的減少 FOB術語下所可能產(chǎn)生的風險,就必須在保險、裝運、提單等條款上有更多的想法和措施。相對于 FOB 貿(mào)易術語下潛在的風險,出口商在業(yè)務中采用 CIF 或 CFR 貿(mào)易術語來進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對出口商更有利。尤其是如果出口商采用 CIF 10 貿(mào)易術語,則文章中所提到的風險就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換句話說,采用 CIF貿(mào)易術語在一定條件下,這些風險是可以直接避免的。因為在 CIF 貿(mào)易術語下,國際貨物交易中所需要設計的合同都是由出口商來作為當事人選擇貨代,購買保險的。出口商 可以根據(jù)直接的情況合情合理的安排備貨、裝船、投保等各項事物,就可以保證在交易過程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能夠相互銜接。 (四)事發(fā)后積極采用法律手段 國際公約是一種能夠有效保護受害者權(quán)利的武器。在國際貿(mào)易的過程中 ,出口企業(yè)都應該好好了解和使用法律武器。如《海牙規(guī)則》、《維斯比規(guī)則》和《漢堡規(guī)則》中的一些條款,都對托運人和承運人的責任劃定以及相關的免責有明確規(guī)定,在《 UCP500》以及《 UCP600》中相關的條款也對單證相符,銀行拒付等情況的處理有較為清晰的規(guī)定。所以,企業(yè)應該在事發(fā)后懂得利用國際公約或者國際慣例來保障和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降低風險導致的損失。 在實際業(yè)務操作中,一旦出口商發(fā)現(xiàn)自己被 騙時,出口商就應該高度重視,通過可行的辦法解決或降低損失。具體措施包括:一旦出口商發(fā)現(xiàn)進口商有欺詐的行為,就應該及時的想國際 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仲裁委員會不能在仲裁中幫助出口商解決問題,那么出口商就應該積極主動的向還是法院提起訴訟。依據(jù)相關的國際公約中規(guī)定的當事人的職責歸屬,采取積極的補救方法,盡量挽回可以彌補的損失。如果進口商的欺詐行為得逞,出口商就很難在找到事先有所防范的詐騙者,就算被出口商找到,詐騙者也會千方百計的逃脫,不會輕易的接受訴訟。所以,積極采用法律武器,以減少損失是事發(fā)后最好的解決措施。 11 參考文獻 [1] 陳駿濤、周凱麗:“淺談 FOB 術語下賣方面臨的無單放貨風險及防范”,“第四屆廣東海事高 級論壇文集” 2022 年 5 月,第 469 頁。 [2]高琳:“ FOB 條件下提單的風險研究”,天津財經(jīng)大學, 2022 年 5 月。 第 4446頁。 [3]高運勝:“采用 FOB 貿(mào)易術語出口的風險及其防范”,《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2022 年 3 月,第 7780 頁。 [4]韓潤娥:“內(nèi)陸出口企業(yè)選用 FOB 與 FCA 貿(mào)易術語的風險比較”,《對外經(jīng)貿(mào)實務》, 2022 年 6 月,第 6667 頁 [5]胡勇、錢婧媛:“國際貿(mào)易中出口方采用 FOB 貿(mào)易術語的風險探究”,《對外經(jīng)貿(mào)實務》, 2022 年 11 月,第 6063 頁。 [6]李玖暉、曾慶成:《新編 國際貿(mào)易實務》,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2 年版。 第8196 頁。 [7]李威杰:《 FOB 術語下賣方船貨銜接風險方法之法律解析》, 第 1113 頁。 [8]碼得懿:“ FOB 條件下賣方風險問題研究 —— 一托運人制度為視角”,《法商研究》, 2022 年 7 月,第 104113 頁。 [9]牛書梅:“ FOB 與 FCA 貿(mào)易術語下賣方義務與風險的比較”,吉林大學, 2022年 5 月 [10]王驪:《 FOB 術語下的風險及其規(guī)避》,中國商貿(mào) , 227 頁。 [11]王成林:“出口貿(mào)易中 FOB 和 FCA 貿(mào)易術語的風險分析”,《經(jīng)濟師》, 2022年 12 月,第 31 頁 [12]吳聯(lián)選:“ FOB 貿(mào)易術語下欺詐的風險及防范”,《中國商界(下半月)》,2022 年 1 月,第 5253 頁。 [13]項春華:“出口貿(mào)易中使用 FOB 術語的風險及防范”《北方經(jīng)貿(mào)》, 2022年 11 月,第 1016 頁。 [14]許妍:“ FOB 貿(mào)易術語下出口商的風險與防范”,《中外企業(yè)家》 , 2022 年 5 月,第 126 頁。 [15]趙紅娟 :《 從一則案例看 FOB 貿(mào)易術語下賣方面臨的風險與防范 》 , 7778 12 頁。 [16]趙麗敏:“ FOB 貿(mào)易術語下賣方的風險和非常情況下的應對方法”,《對外經(jīng) 貿(mào)實務》, 2022 年 5 月,第 5859 頁。 [17]周純樸:“國際貿(mào)易中國際貿(mào)易術語應用策略探究”,《中國商貿(mào)》。 2022年 5 月 ,第 239240 頁。 13 您好,為你提供優(yōu)秀的畢業(yè)論文參考資料,請您刪除以下內(nèi)容, O(∩ _∩ )O 謝謝?。?! A large group of tea merchants on camels and horses from Northwest China39。s Shaanxi province pass through a stop on the ancient Silk Road, Gansu39。s Zhangye city during their journey to Kazakhstan, May 5, 2022. The caravan,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100 camels, three horsedrawn carriages and four support vehicles, started the trip from Jingyang county in Shaanxi on Sept 19, 2022. It will pass through Gansu province and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finally arrive in Almaty, formerly known as AlmaAta, the largest city in Kazakhstan, and Dungan in Zhambyl province. The trip will cover about 15,000 kilometers and take the caravan more than one year to plete. The caravan is expected to return to Jingyang in March 2022. Then they will e back, carrying specialty products from Kazakhstan A small art troupe founded six decades ago has grown into a household name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1950s, Ulan Muqir Art Troupe was created by nine young musicians, who toured remote villages on horses and performed traditional Mongolian music and dances for nomadic families. The 54yearold was born in Tongliao,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joined the troupe in says there are 74 branch troupes across Inner Mongolia and actors give around 100 shows every year to local nomadic people. I can still recall the days when I toured with the troupe in the early 39。80s. We sat on the back of pickup trucks for hours. The sky was blue, and we couldn39。t help but sing the folk songs, Nasun says. The vastness of Inner Mongolia and the lack of entertainment options for people living there, made their lives lonely. The nomadic people were very excited about our visits, Nasun recalls. We didn39。t have a formal stage. The audience just sat on the grass. Usually, the performances became a big party with local people joining in. For him, the rewarding part about touring isn39。t just about sharing art with nomadic families but also about gaining inspiration for the music and dance. Ulan Muqir literally translates as red burgeon, and today39。s performers of the troupe still tour the region39。s villages and entertain nomadic families, but their fame 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