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篇:外國教育史復習題(精選) 外國教育史復習題 1、外國古代東方國家的教育包括哪些內容,其主要特點是什么? 2、試比較斯巴達和雅典教育的異同。 3、“蘇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
2024-10-28 11:54
【摘要】上節(jié)課主要內容文教政策:漢武帝“獨尊儒術”教育制度:官學(漢代太學、唐代的六學二館、宋代三次興學)、私學(春秋時期私學的產生和唐宋以后私學的發(fā)展)、書院(宋代書院的興起)選士制度:察舉——九品中正官人法——科舉(重點)教育思想:先秦奠定了中國教育思想的基礎,以孔孟荀為重點;漢唐時期的經學教育;宋明時期的理學教育3、
2025-08-01 15:35
【摘要】第二講從原始自然形態(tài)的教育到古代學校的萌芽一、原始自然形態(tài)的教育在遠古時代,中國境內已有分布很廣泛的人類活動。他們留下了原始社會的蹤跡。元謀猿人,是中國遠古遺存中所見最早的人類,距今約170萬年。這是現(xiàn)在所知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年代。幾萬年以前,原始人群逐漸過渡到母系氏族公社。五千多年前,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開始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教育
【摘要】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士”,而“士”的標準就是“君子”或“君子儒”?!白勇穯柧?。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唬骸缢苟押酰俊唬骸藜阂园舶傩?。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修己——“君子”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即修養(yǎng)自己。安人——“君子”要使老百姓都得到安樂,即有治國安民之術。此外,孔子還注
【摘要】三、關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教育作用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教育對社會、對國家會起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教育對人的培養(yǎng)起什么作用。這兩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的,因為教育對社會、對國家的作用,從根本上說是通過對人的培養(yǎng)來實現(xiàn)的。(一)孔子關于教育對社會、國家作用的思想“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接性唬骸仁樱趾渭友??’曰:‘富之。’曰:‘
2025-04-20 03:59
【摘要】(七)因材施教,從實出發(fā)孔子通過長期私人講學的實踐,創(chuàng)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他把因材施教與啟發(fā)誘導結合起來,即從學生個別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運用啟發(fā)誘導的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保證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鬃釉诮虒W中,隨時注意了解學生。有時他能從學生優(yōu)點方面分析,有時他能從學生缺點方面分析,有時他能對不同學生作比較分析。如子貢問孔子:“子張
2025-04-20 02:50
【摘要】上節(jié)課內容回顧漢代文教政策的形成過程漢武帝時期文教政策的確立由此可見,漢武帝和秦始皇在維護封建專制的思想統(tǒng)治方面目標一致,而手段卻高明一籌。秦始皇突出了“禁”,把私學“禁”了,把書“燒”了,把儒生“殺”了,自己反成了孤家寡人;而漢武帝突出了“尊”,把能成為封建“大一統(tǒng)”的學說“尊”重起來,把掌握
2025-04-20 03:13
【摘要】上節(jié)課內容回顧嵇康的教育思想。顏之推的生平及家庭教育思想。2、把愛子和教子結合起來顏之推認為家庭教育應當嚴格要求,勤于督導,不能一味溺愛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應當莊重嚴肅。他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母對子女不可“無教而有愛”,“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漿,應訶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
2025-04-20 03:36
【摘要】上節(jié)課主要內容:德育和智育的關系道德教育的過程:知情意行(三)道德教育的原則方法1、立志有恒孔子認為人不應該以個人現(xiàn)在的物質生活為滿足,還應對社會發(fā)展有自己的理想和盡自己的義務,引導學生立足于現(xiàn)在而面向將來,確定志向,樹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為個人努力的方向。孔子常和學生們“言志”?!袄险甙仓?,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保?/span>
2025-04-20 02:38
【摘要】上節(jié)課內容回顧唐代科舉考試的手續(xù);唐代科舉考試的科目和方法;唐代科舉考生的生活及考試流弊。五、唐代科舉考試制度的作用和影響從政治上來看,唐王朝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確滿足了封建君主專制的政治要求,收到了集權中央、鞏固封建統(tǒng)治的效果。這也就是科舉考試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里維持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從文化教育上來看,唐代實行科
【摘要】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書同文;整理和統(tǒng)一文字;普設官學——學室;設置博士官;“行同倫”、“設三老以掌教化”。五、“頒挾書令”、“禁私學以吏為師”戰(zhàn)國時期是諸子百家并存的時期,各家皆能進行自由講學,彼此亦可進行爭辯。隨著秦代統(tǒng)一的封建國家的建立,政治思想和學術思想也要求走向統(tǒng)一。在這種情況下,各學派為了爭取獨尊的地位,彼此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邦C挾書
【摘要】第三十八講五四時期的教育改革1915年興起的新文化運動及在其影響和推動下的教育改革,是辛亥革命后所進行的教育改革的繼續(xù)和發(fā)展,這個改革一直延續(xù)到抗日戰(zhàn)爭之前。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中國文化教育的發(fā)展又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轉折。革命的形勢,促進了“五四”以來反帝反封建教育斗爭的深入,新教育改革運動的發(fā)展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的
【摘要】第十四講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哲學社會倫理思想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廣川(在今河北省景縣境內)人,是西漢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對《公羊春秋》與《易經陰陽》學有特別的研究,學識淵博。中年收徒講學,“下帷講誦”,開始了教育生涯。漢景帝時,他因專精《春秋》而被選任為博士。漢武帝即位后,命各地推薦
2025-04-20 03:18
【摘要】三、朱熹關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朱熹承繼張載、二程的思想,進而加工和發(fā)展,形成了一個比較精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他的教育作用論就是從他的理學思想體系出發(fā)論述的。(一)“理與氣”朱熹認為“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后有性;必稟此氣,然后有形?!庇终J
2025-04-20 03:42
【摘要】前九講回顧前九講是先秦時期的教育思想。其中重點是:第五講、第六講、第七講和第九講。第十講齊國的稷下學宮一、稷下學宮創(chuàng)設的歷史條件稷下學宮是戰(zhàn)國時代齊國的一所著名學府,它是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中心和縮影,也是當時教育上的一個重要的創(chuàng)新。它對先秦及以后中國古代文化教育和學術發(fā)生過重大的影響。所謂“稷下”,指的是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附近
2025-04-20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