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下列推斷正確的 ( ) A . 肯定有 Al3 +、 Mg2 +、 NH+ Cl- B . 肯定有 Al3 +、 Mg2 +、 HCO-3 C . 肯定有 K+、 HCO- MnO-4 D . 肯定有 Al3 +、 Mg2 +、 SO2 -4 第 40講 │ 要點探究 變 式題 D 因溶液無色 , 所以其中不含 Mn O-4 , 加入 Na 2 O 2后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 說明原溶液中不含 NH+4 , 繼續(xù)加入N aOH , 沉淀只有部分溶解 , 所以其中既含有鎂離子又含有鋁離子 ,由實驗 ② 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 要求能加強對物質(zhì)性質(zhì) , 特別是特征實驗現(xiàn)象和性質(zhì)的理解和記憶 。 注意:將 Na OH 溶液逐漸加到 AlCl3溶液中和將 AlCl3溶液逐漸加入到 Na OH 溶液中所發(fā)生的反應(yīng)和現(xiàn)象是不同的。 AlCl3加到一定量 ( 即 NaOH全部轉(zhuǎn)變成 NaAlO2時 ) ,沉淀不再消失,并不斷增多,直到一最大值后,再加入 AlCl3溶液,沉淀量也不會增加,其反應(yīng)如下: 第 40講 │ 要點探究 AlCl3+ 3NaOH = 3Na Cl + Al(OH )3↓ ( 生成沉淀 ) Al(O H)3+ NaOH = NaAl O2+ 2H2O( 沉淀消失 ) AlCl3+ 3NaAlO2+ 6H2O = 4Al( OH )3↓ + 3Na Cl( 沉淀增多 ) 圖 40 - 3 小結(jié):兩個實驗所用試劑相同,只是加入的順序不同,發(fā)生的反應(yīng)現(xiàn)象就不同。 L- 1的 HCl 溶液中,進而向所得溶液中滴加 1 mol下列分析的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 圖 40 - 4 A .加入 “ 一定量 Mg 、 Al 合金 ” 前的 HCl 溶液的體積為 80 mL B .欲給出 a 的取值范圍尚缺少一個條件 n /mo l C .無法認(rèn)定 Mg 、 Al 合金中n ? Mg ?n ? Al ?的最大值 D . 無法給出實驗中產(chǎn)生 H2的物質(zhì)的量 第 40講 │ 要點探究 例 3 AD 根據(jù)圖象和鋁的有關(guān)性質(zhì)知當(dāng)加入的 N a O H 從 80 mL 到 90 mL 時 Al ( OH ) 3 將溶解 , 故可知 Al 的物質(zhì)的量為 n ( Al ) =1 m o l m L- 1= m ol , 當(dāng)沉淀達到最大值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 N aC l , 故鹽酸的量為 80 mL ; 與金屬鋁反應(yīng)的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為 0. 03 m ol , 故金屬鎂的物質(zhì)的量為 0 <n ( Mg ) ≤ m o l , Mg 、 Al 合金中n ? Mg ?n ? Al ?的最大值為 2 .5 ; a 的取值范圍是 0 ≤ a < 50 mL 。向鋁鹽溶液中加入強堿溶液時 , 應(yīng)注意沉淀的質(zhì)量先增大后減小至消失 。 L- 1的 NaOH 溶液 , 生成的沉淀 W ( g ) 與加入 NaOH 溶液的體積 V ( mL ) 的關(guān)系如圖 40 - 5 所示 , 則原混合溶液中 n ( Al3 +) 與n ( Mg2 +) 的比值是 ( ) A . 3 ∶ 1 B . 2 ∶ 1 C . 1 ∶ 1 D . 1 ∶ 2 圖 40 - 5 第 40講 │ 要點探究 變 式題 1 C 本題的關(guān)鍵在于識圖 。 L- 1 10 mL = 20 m m o l = n ( Al3 +) ; 從圖又可知 , 沉淀 Al3 +和 Mg2 +共需 N a O H 溶液 2 m ol 而沉淀 Al3 +需要 60 m m ol , 所以沉淀 Mg2 +需要 40 m m ol , 即 n ( Mg2 +) = 20 m m ol 。 第 40講 │ 要點探究 鎂和鋁分別與等濃度、等體積的過量稀硫酸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 ( V ) 與時間 ( t ) 關(guān)系如圖 40 - 6 。 鎂 、 鋁的摩爾質(zhì)量之比為 8 ∶ 9 , C 項錯 。 備用習(xí)題 第 40講 │ 備用習(xí)題 1 . 某無色溶液中 , 已知含有 H+、 Al3 +、 Mg2 +等陽離子 , 逐漸加入 N a O H 溶液 , 則消耗 N a O H 溶液體積 ( x 軸 ) 和生成沉淀 ( y軸 ) 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可用下圖來表示 , 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 圖 0 第 40講 │ 備用習(xí)題 [ 解 析 ] C 無色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 , OH-首先與 H+反應(yīng) , 無沉淀生成 , 然后再與 Mg2 +、 Al3 +作用形成沉淀 , 沉淀處于最高點時 Mg2 +、 Al3 +全部以氫氧化物析出 , 繼續(xù)加堿時 , 由于氫氧化鋁具有兩性 , 會繼續(xù)溶解 , 而氫氧化鎂不能溶解 , 故 A 、 B 、D 均不正確 。 L- 1) 是 ( ) A . C aC l 2 和 Na 2 CO 3 B . Ba ( OH ) 2 和 N a H C O 3 C . 稀 H 2 SO 4 和 Na 2 CO 3 D . N aA l O 2 和 N a O H [ 解析 ] C 不用試劑區(qū)別兩種溶液 , 除了用觀察法以外 , 一般可用滴加順序不同現(xiàn)象不同的方法 ( 即互滴法 ) 鑒別 。 第 40講 │ 備用習(xí)題 3 . 把 Ba ( OH ) 2 溶液滴入明礬溶液中 , 使 SO2 -4 全部轉(zhuǎn)化成B aS O 4 沉淀 , 此時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 A . Al3 + B . Al ( OH ) 3 C . A l O-2 D . Al3 + 和 Al ( OH )3 [ 解析 ] C 明礬為 KA l ( SO 4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