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草》教案授課年級:初中三年級課型:綜合課課時:一課時教具:鋼琴、錄音機、多媒體、黑板教學內(nèi)容:1、欣賞歌劇作品《洪湖赤衛(wèi)隊》、《托斯卡》2、教唱歌曲《小草》3、音樂知識:歌劇教材分析:歌曲為二段體體裁,以悠長的氣息,委婉的旋律抒發(fā)了對小草的熱愛與歌頌,歌曲為G調(diào)。前一段
2025-02-01 03:17
【摘要】《苗嶺的早晨》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欣賞教案)一、導入(口笛、小提琴),指導學生認識樂器的名稱及聽辨音色。:它們之間有什么共性?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師:它們的音色很相似。:口笛的創(chuàng)始人俞遜發(fā)創(chuàng)編了一首表現(xiàn)苗族人民生活,贊美家鄉(xiāng)的音樂──《苗嶺的早晨》。1975年,小提琴
2025-01-31 02:09
【摘要】張曉艷關于《苗嶺的早晨》?《苗嶺的早晨》是1974年白誠仁先生特意為新生俞遜發(fā)的“口笛”創(chuàng)作的曲目,曾被中國藝術團在世界演出,享譽海外。后被陳鋼用原譜作為小提琴曲。?悠長抒情引子,紅日初升,綿延山地里清脆綿長的鳥鳴聲表現(xiàn)晨曦漸開,鳥鳴嚶嚶。深樹中鳥兒睜開惺忪睡眼慵懶而活潑的歌唱。日高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呈現(xiàn)出苗嶺自然風光的無限秀
2025-02-01 06:48
【摘要】(蘇教版)三年級音樂教案下冊苗嶺的早晨一、教學內(nèi)容⒈聽《苗嶺的早晨》⒉聽《金扁擔》⒊唱、奏《鈴鐺舞》二、教學目標⒈通過聆聽《苗嶺的早晨》,感受苗族音樂的風格特點。⒉欣賞《金扁擔》,讓學生感受樂曲所描繪的意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民族樂器和民族器樂曲。⒊指導學生用明快活潑的聲音學唱《鈴鐺舞》,抒發(fā)苗家兒童對生活的熱愛。
2025-02-14 21:24
2025-02-06 21:18
【摘要】苗嶺的早晨苗族風光苗族服飾苗族蠟染蠟染苗嶺的早晨欣賞:《苗嶺的早晨》思考:1、完整聽賞樂曲一遍。先自己體會樂曲的意境。2、你能試著為樂曲分一分段嗎?當你覺得是一段的時候,你就舉手示意一下。3、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思考:這是什么樂器?蘆笙
2025-02-07 02:05
【摘要】《歌聲與微笑》教案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聲與微笑》教學目標:1、通過《歌聲與微笑》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的思想感情。2、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并感受歌曲優(yōu)美、熱情的情緒。教學重點:學生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輕快而有彈性的歌唱能力。教材分析《歌聲與微笑》是由王健作詞、谷建芬作曲的一首深
2025-02-05 09:13
【摘要】“四課”研討教案:《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學設計之一大福小學鄭俊芳一、教學目標(一)理解歌詞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愛生活、愛勞動、愛祖國。(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體會“我們的家鄉(xiāng)”“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義。(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唱《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二、教
2025-02-01 03:21
【摘要】苗嶺的早晨一、教學內(nèi)容《苗嶺的早晨》《金扁擔》、奏《鈴鐺舞》二、教學目標《苗嶺的早晨》,感受苗族音樂的風格特點?!督鸨鈸?,讓學生感受樂曲所描繪的意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民族樂器和民族器樂曲。《鈴鐺舞》,抒發(fā)苗家兒童對生活的熱愛。三、教學重點難點《苗嶺的早晨》、《金扁擔》的音樂風格《鈴
2025-02-15 19:14
【摘要】苗嶺的早晨課題苗嶺的早晨課型欣賞課時4—1時間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欣賞《苗嶺的早晨》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根據(jù)音樂的情緒為音樂分段;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作曲家陳剛及俞遜發(fā),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教材分析重點欣賞樂曲
2025-02-13 14:51
【摘要】歌曲《大森林的早晨》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學唱《森林之歌》,欣賞《大森林的早晨》《北方的森林》,使學生加深對祖國綠色寶庫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熱情,積極為保護大自然做出貢獻。2.在學唱歌曲時,體驗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并根據(jù)歌曲的情緒有感情地歌唱,感受作品和歌唱給予的快樂。3.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和鞏固弱起、波音、三連音、強弱記號
2025-01-22 02:31
【摘要】《苗嶺的早晨》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樂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與表達的不同的情緒。教學難點:體驗音樂的第二樂段,感受其音樂中的歡快。1、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誰知道有多少個民族呢?每個民族
2025-01-20 13:44
【摘要】苗嶺的早晨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根據(jù)音樂的情緒為音樂分段。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3.了解作曲家俞遜發(fā),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1.讓學生感受樂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與表達的不同的情緒。2.學生感受民族音樂,激發(fā)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教學方法:聽賞法、引導法。教具準備:
2025-02-15 00:54
【摘要】苗嶺的早晨教學目標1.聽賞小提琴獨奏曲《苗嶺的早晨》,能記住小提琴的音色,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大自然的美。2.能根據(jù)音樂的情緒變化為音樂分段,并能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音樂的意境。3.了解作曲家陳鋼、俞遜發(fā),加深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1.根據(jù)音樂的情緒分段。2.表現(xiàn)音樂的意境。教具
【摘要】《月光下的鳳尾竹》教學設計: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09音表王玲年級:初中二年級課型:以欣賞為主的綜合課教具:葫蘆絲、放映機、多媒體課件、屏幕、投影儀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讓同學了解傣族民族文化風格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傣族歌舞的興趣。感受樂曲意境,了解樂曲內(nèi)涵,體驗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也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