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框架》教學設計一、框架式結構的認識1、老師先請大家欣賞一些圖片,想看嗎?(課件出示鳥巢體育場圖片)。(1)認識嗎?這是哪里?(鳥巢)結合你所了解的有關鳥巢體育場的,你最想問鳥巢設計者什么問題?(2)那么,你知道這樣的結構叫什么嗎?老師告訴大家,像這樣的結構在建筑史上我們把它叫做框架結構。2、在生活中,類似這樣的
2024-12-01 20:25
【摘要】拱形受力時,會產(chǎn)生一個向外推的力,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而且不產(chǎn)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球形受力時,力會迅速的分散開來,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要堅固。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5、做框架像這種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
2024-11-23 12:28
【摘要】《生物的啟示》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教學內(nèi)容是六年級科學下冊中的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仿生,了解仿生的過程。教學準備:分組研究材料:鮮蔥葉、韭菜葉,紙、雙面膠、圍棋子、剪刀。教學過程:導入:師:這節(jié)課先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圖片,好不好?生:好!師:仔細看!播放鳥巢。師:畫面展示的是什么?生:鳥巢!師:它
2024-12-01 23:34
【摘要】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17登上月球》教學實錄一、教材分析:月球?qū)τ趯W生來說并不陌生,因為他們已經(jīng)研究過月相的成因,對月球已經(jīng)有了大體的了解,同時通過認識地球、太陽等天體,對于認識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方法遷移和能力儲備。“登上月球”以認識月球的概貌為依托,以信息資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為主要認知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
【摘要】課題:滑動與滾動執(zhí)教者:紹興華舍實驗學校丁建國整理:蕭山區(qū)益農(nóng)鎮(zhèn)小韓良10:00師:同學們來看舞臺這一邊有一只箱子,里面放了我們503的語文和數(shù)學書,你能不能想辦法把它從舞臺的這一邊運動動到那一邊?生:把它直接推過去就可以了。生:找?guī)赘绢^,讓箱子從地面滾動過去師:這兩種方法,滑動與滾動,更傾向于哪一種方法
2024-12-01 22:47
【摘要】5溶解的快與慢一.導入課文師:在前面我們學習了溶解一課,同學們回顧一下哪些物質(zhì)能在水中溶解。生:食鹽,洗發(fā)液,高錳酸鉀師:同學們看,老師手上是什么?生:糖師:現(xiàn)在老師不想吃糖,想喝糖水,怎么辦生:把糖放入水中(找同學上來喝,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師:老師明明放
2024-12-01 22:44
【摘要】用橡皮筋作動力教者:何維教學內(nèi)容:科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產(chǎn)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動力;橡皮筋的彈力越大,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過程與方法:用橡皮筋給小車安裝動力;做橡皮筋繞的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同認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的重要性。教學重點
【摘要】《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教學設計568第一組教學目標科學知識和技能目標: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茖W探究目標: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養(yǎng)成勤于觀察,樂于動腦的習慣。教學重點
【摘要】《食物在體內(nèi)的旅行》課堂實錄師:今天葉老師第一次給大家上課,帶來了一個見面禮。(出示:一個蘋果)生:蘋果。(臉露喜色)師:喜歡吃蘋果的同學舉手。生齊舉手師:請同學說說看,我們?yōu)槭裁聪矚g吃蘋果?生:蘋果很甜。生:蘋果吃起來味道好。生:吃蘋果有營養(yǎng)。師:蘋果號稱“水果之王”,營養(yǎng)
2024-12-12 14:46
【摘要】4做一塊卵石[教學準備](水)、燃燒鉗、酒精燈、巖石(板巖或頁巖)、帶蓋的玻璃杯、碎磚: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巖石分布情況的圖片或錄像;能反映上游山體風化現(xiàn)象的圖片;三角洲圖片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出示課件展示卵石圖片。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生:卵石。師:看到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樣形成的嗎?
2024-12-17 07:22
【摘要】做框架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構。過程與方法:。、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結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學準備為小組準備: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教師自己準備:框架結構建筑的圖片或視頻。教學過程
2024-12-02 03:21
【摘要】《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課堂實錄阜川鎮(zhèn)圣雄希望小學一、教學背景分析本課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第一單元《溶解》的第七課。本單元從觀察食鹽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到對溶解現(xiàn)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中去。通過觀察、比較幾種物質(zhì)在水中的變化,形成關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進一步研究學生可能會提出來的一系列問題——
【摘要】比較水的多少一設境激趣,引出問題師:(出示兩只相同的杯子,裝著不等量的水)現(xiàn)在天氣是越來越冷,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兩杯熱水,請兩位同學上來喝幾口,暖暖身子.生:上臺師:請你先挑選一下,你選擇哪杯水,為什么選擇這杯水?生1:(指著少的一杯)我選擇這一杯,少的這一杯,因為同學之間要互相謙讓。師:你怎么可以看出這杯水少
2024-12-01 20:27
【摘要】《做框架》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構。過程與方法:用三角形框架來加固框架結構。設計、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結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框架結構中的作用。教學難點利用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摘要】《做框架》教學案例教學內(nèi)容: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做框架》黃陂區(qū)羅漢小學耿利春手機13720193489教材分析:《做框架》是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教材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五課。本單元是從不同形狀結構的物體與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視角,引領學生探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的。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
2024-12-01 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