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大樹和小草》說課稿一、【工作準備】(一)說教材本節(jié)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節(jié)的《大樹和小草》,是小學生剛接觸《科學》的前端部分。《大樹和小草》之前,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學校里的植物,而且對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及特征有了一部分了解,但還是不透徹。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可使學生對觀察、分類的方法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知識的梳理,為
2024-12-10 15:53
【摘要】三年級科學上冊《6、金魚》說課稿一、說教材我上的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的第六課《金魚》。本課屬于認識生命體特征的觀察探究課型。本課是動物單元的最后一課,教學中要嘗試著把具體的經(jīng)驗上升到普遍的認識,形成他們對動物共同特征的概括和理解。本課的涉入既能增加學生對動物的感性經(jīng)驗,又能豐富學生的直接認識。教學中共有四個活動:形體結(jié)構(gòu)
2024-12-02 03:24
【摘要】三年級上科學說課-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我們周圍的材料”這一單元的第5課——《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本課有兩個探究活動:一是了解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狀況,二是認識木頭。通過這兩個探究活動,要幫學生建立的科學概念也有兩個:一是物理性質(zhì)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
2024-12-10 15:52
【摘要】三年級上科學說課-它們吸水嗎教科版【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第4課《它們吸水嗎》【教材分析】本課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誰更容易吸水。這一部分內(nèi)容是讓學生通過在四種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從側(cè)面觀察它們的吸水現(xiàn)象,分別用合適的方法描述水滴的變化和材料的細微變化,并以此判斷四種材料吸水能力的強弱。第二部
2024-12-01 12:07
【摘要】《4蚯蚓》教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用感官估測蚯蚓的長度、重量。2、能設法測量出蚯蚓的實際長度。(二)過程與方法1、能正確用放大鏡觀察蚯蚓的細微結(jié)構(gòu)。2、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蚯蚓的運動方式和生活習性。(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能與其他同學配合測量蚯蚓的長度。2、能將實驗用的蚯蚓放回大自然。二
【摘要】水里生來水里長,一雙大眼鼓囊囊,甩起漂亮大尾巴,嘴里吐出一串泡?!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1、魚類有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結(jié)構(gòu),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2、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3、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過程與方法1、用實驗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2、繼續(xù)利用維恩圖比較動物的相同和不同。
2024-12-12 04:04
【摘要】三年級上科學說課-哪種材料硬教科版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將要說課的課題是《哪種材料硬》一、說教材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了一些分析:《哪種材料硬》是三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課第二課的內(nèi)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nèi)容是三單元《材料》的一個部分,因此,在村料這個單元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
【摘要】《誰流得更快一些》說課稿東西湖區(qū)凌云小學梁瑾一、教材分析《誰流得更快一些》是教科版教材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水和空氣》單元的第三課。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液體是會流動的基礎(chǔ)上來學習的,本課通過對不同液體的流動快慢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到液體會流動,液體自身的黏度會影響它的流動速度,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流動這個液體基本屬性的認識。學生通過問題、
【摘要】蝸牛(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蝸牛有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guān)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過程與方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細致觀察對獲得信息的重要性。教學重點:經(jīng)歷觀察蝸牛吃食、休眠、排泄的過程,體會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欲
【摘要】小學科學三年級上金魚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錄、描述的能力”為主題展開。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主題,在對本課進行教學設計時選擇了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本課的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1)關(guān)注學生已有經(jīng)驗“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識經(jīng)驗背景的建構(gòu)。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已有經(jīng)
2024-12-01 22:48
【摘要】金魚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魚類有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結(jié)構(gòu),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過程與方法用實驗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繼續(xù)利用維恩圖比較動物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培養(yǎng)用實驗證據(jù)證明猜想的態(tài)度。教學重點通過觀察金魚的生活,了解水
2024-12-14 12:12
【摘要】臨河小學教學設計學科:三年級科學主備人:朱紅俠第周第1單元第1課時間月日課題第六課金魚教學目標1、魚類有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結(jié)構(gòu),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2、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3、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摘要】【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角,胸部有3對足。過程與方法1、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2、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細心、小心的態(tài)度觀察螞蟻,愛護小
2024-12-01 12:08
【摘要】土壤里的小動物——蚯蚓今天讓我們以一條蚯蚓的日記,來走近它們的生活,更多的了解他們。大家好,我就是這本日記的主角,希望大家能通過我的日記,對我們蚯蚓有更多的了解。那就從我們的外形開始吧!一、思考蚯蚓的“家”在哪兒?很久很久以前……?今天,我和姐姐在家里聽爺爺講
2024-12-24 18:25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的來源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tài)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shù)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jié)下來并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質(zhì)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硅酸鹽等物質(zhì)受火山影響而發(fā)生反應、析出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