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之,德育是教育的一個永恒主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個需長期堅持的復雜工程。因此,教師要從長遠的觀點出發(fā),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外語這門工具。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為祖國學好英語的遠大理想,當今世界處在信息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這時教師就感慨地說:How happy you are!此時不需多言,學生明白了他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要珍惜光陰,努力學習。我趁勢引導學生算一筆帳,請他們說出一年中所有的假日,用英文一一在黑板上列出New Year’s Day(1)May Day(3)National Day(3)Weekend(252=104),Summer holiday(50),Winter holiday(50),圍繞這個列式,進行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學習了英語數字表達法、節(jié)日的名稱以及用英文加減法等,而且興趣盎然,思維活躍。如在平時與學生的接觸中,了解到學生中普遍有一種怕苦怕累的情緒,覺得自己一天到晚在學習,一年到頭是學習,好像自己是天下最辛苦的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輕松和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然地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更為重要的是,會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并提醒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三、寓美德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在教學單詞kitchen,living room,bathroom,bedroom時,我設計了這樣的Fun Time活動。T: But they are very happy during the harvest ,并板書單詞sweet。同時也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叫學生回答問題或坐下時常用“Please”;請學生幫忙時說“Excuse me”;學生幫了忙,不忘對他說聲“Thank you!”;叫錯了學生名字說聲“Sorry”等。如教材中,問候語:“Good morning!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 英語中的“Thank you!Excuse me”經常出現(xiàn),教師可利用這些禮貌用語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筆者將德育教育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結合自己從教的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的特點,適時地進行生動有效的德育滲透,通過課堂教學這一渠道,將德育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以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結合本學科的實際,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有效地進行課程設計來組織教學,巧妙的把德育寓于其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堅強樂觀寬容的性格。參考文獻: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 年 高等教2.《德育創(chuàng)新與探究:大中小學德育規(guī)程》 邢元敏 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第五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摘 要:《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明確指出:“教師應當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自我發(fā)掘德育內容,學會自我教育,學會合作,學會做人,以切身的體驗去看待問題、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在身心方面有所進步。探求培養(yǎng)學生情商的途徑與方法,開發(fā)學生的潛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質、高情商、高技能的人才。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地設計任務,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的同時,又充分利用每一堂課,使思想教育具有恰當的位置。赫爾巴特曾說過: “教學中如果沒有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總之,評價是課堂活力產生的沃土,是每個學生進步的源泉,教師要重視評價,善于評價,不斷探索評價的藝術,讓每個學生的個性潛能在教師的寬容、贊 賞、民主的課堂中成功地激發(fā)出來,這樣的德育才會更加有效。當然,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很多種形式。評價方式除了口頭的表揚,還可以嘗試以下方式:建立學生評價檔案,記錄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xiàn)與成長。教師的評價形式要多樣。中學階段的孩子更是渴望得到老師的贊賞,有時教師一個贊賞的眼光或一個肯定的微笑會比不斷的讀、寫、練所起的作用強百倍。課堂評價正是學生獲得這些的最佳途徑。這一階段良好習慣養(yǎng)成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以后英語學習的前途。第七:對學生進行正確評價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教師的表揚與贊賞要面向全體學生,在班級中形成競爭與幫助的學習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加強小組的合作與競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每個小組都有如此高的熱情,都不愿落后,因此整個班級的英語成績在同年級的評比中,一直是遙遙領先,學生個個喜形于色,為自己的班級這個大集體有這樣的榮譽而感到自豪,為自己能為自己班級作出應有的貢獻而驕傲。在英語教學中,我把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進 行英語會話,討論話題,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賽。人不可能生活在孤單的世界里,人與人總要相互交往。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這時候同學們的思維活躍起來,大家都表示努力學習,一定要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這樣既激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增強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癟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wonders in the world.”(長城是世界奇跡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我充分捕捉每一點與愛國主義教育有關的素材。愛國主義是人們千百年來在社會生活中,鞏固起來的對祖國最深厚的感情。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價值觀,并把西方優(yōu)秀的文化和德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視角,為今后更好地融入外部大環(huán)境作鋪墊。在學習了 《Seasons In the Sun》這首英語歌曲后,我要求學生嘗試去了解歌詞 所表達的年輕人的生活態(tài)度,并與我們目前的狀況相比較;在西方一些重要節(jié)日來臨之際,我都會給學生發(fā)相關資料,介紹節(jié)日的來歷、人們的慶祝方式等,并組織全年級的集體活動。教學既是認知的過程,同時也是情感培養(yǎng)的過程,新課程標準強調參與、體驗和情感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第五: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教師要幫助學生把課堂教學中所認識的道理、激發(fā)的情緒轉化為道德行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揚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用小組討論模式,啟發(fā)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做出判斷,尋找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鼓勵學生在討論中考慮他人的觀點和意識,協(xié)調與他人的分歧;教師還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條件,給后進 生以更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增強自信心,增強克服困 難的勇氣。并結合教材內容提出問題: Have you ever picked up others’ things or lost anything?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se things? 讓學生說出解決的辦法,同時通過與學生討論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拾金不昧、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 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其教學核心內容是“確認物主”。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涵的教育意義,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循序漸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圍繞教材的主題,取其精華,精心設問,使學生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同時,思想上得到熏陶。例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 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該部分學習內容是詢問和談論時間,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互相詢問或談論自己或對方的作息時間安排和活動計劃,讓學生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守時習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教學游戲和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為目的,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第四: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注重情感教育英語教學活動中的德育教育不能搞空洞的說教,形而上學的一套,也不能為了德育而沖談語言教學。善用表揚、鼓勵之詞,不 僅讓他們積極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還要其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其求知欲。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質、扎實的教學技能、崇高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典范,營造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氣氛。以英語教師標準的語音語調、流利的口語以及獨特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英語語言的交際與運用,有其特定的場合和獨特的方式,如不隨意打聽別人的隱私(否則視為不禮貌)、不隨意詢問別人有無吃飯(除非你有意請吃飯);“ 吻”被賦予不同的涵義,握手也分情況,說話時“ 距離的遠近” 也表現(xiàn)出不同國家、人們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情意,如此等等,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