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32t2+ 9 t =-32( t - 3)2+272, ∴ 當 t = 3 時, △ P AB 的面積有最大值. (3) 存在,理由如下: 若 △ PDE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則 PD = PE . 設點 P 的橫坐標為 a , ∴ PD =-12a2+ 2 a + 6 - ( - a + 6) =-12a2+ 3 a , PE = 2| 2 - a | , ∴ -12a2+ 3 a = 2| 2 - a |. 解得 a = 4 或 a = 5 - 17 , ∴ 存在點 P 使 △ PDE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時點 P 的坐標為 (4,6) 或 (5 - 17 , 3 17- 5) . ? 二次函數(shù)的綜合題結合了初中代數(shù)、幾何中相當多的知識點,如方程、不等式、函數(shù)、三角形、四邊形、圓等內容,有些又與生產(chǎn)、生活的實際相結合.用到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有化歸思想、分類思想、數(shù)形結合思想,以及代入法、消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數(shù)法等.解題時要注意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題技巧的靈活應用,要抓住題意,化整為零,層層深入,各個擊破,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練習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 y= ax2+ bx + c 的頂點坐標為 P (2,9) ,與 x 軸交于點A , B ,與 y 軸交于點 C (0,5) . (1) 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點 A , B 的坐標; (2) 設點 Q 在第一象限的拋物線上,若其關于原點的對稱點 Q ′ 也在拋物線上,求點 Q 的坐標; (3) 若點 M 在拋物線上,點 N 在拋物線的對稱軸上,使得以 A , C , M , N 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且 AC 為其一邊,求點 M , N 的坐標. 解: (1) 設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 y = a ( x - 2)2+ 9 ,把 C (0,5) 代入得到 a =- 1 , ∴ 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 y =- ( x - 2)2+ 9 ,即 y =- x2+ 4 x + 5 , 令 y = 0 ,得到 x2- 4 x - 5 = 0 , 解得 x =- 1 或 x = 5 , ∴ A ( - 1,0) , B (5,0) . (2) 設點 Q ( m ,-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