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活在嚴冬中的人們對春天總是有著強烈的企盼。李白說是柳樹,李白說“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蘇冬坡說是鴨子,他說“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毛澤東說是飛雪,他說“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其實都是詩人們以獨特的眼光觀察和描寫到的春天到來的跡象。歌,看一看詩人韓愈是怎樣發(fā)現(xiàn)了春天怎樣的特點。他與同時代的柳宗元共。同倡導古文運動,使唐代散文走上健康發(fā)展的軌道。——早春,初春。行第十八,并且曾任水部員外郎,故稱“十八員外”。古代指正員以外的官員,后世因此類官。職可以捐買,故富豪皆稱員外。“早春”與仲春、暮春有什?!嗽娮饔诠?23年早春。當時韓愈已經(jīng)56歲,任吏部侍郎。河北正定)藩鎮(zhèn)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平息了一場叛亂。在文學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同時在復興儒學的事業(yè)。大約韓愈約張籍游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于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