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①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④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此之謂失其本心。對照注釋,朗讀全文,標出不懂的地方,學生相互質(zhì)疑,釋疑。家,是家代表人之一。后人將他和孔子合稱為。比死亡更可惡的是。家,是繼孔子之后家學派代表人物。③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⑦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春秋時越國國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大敗于會稽,被俘,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