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余外家世居吳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歸始僦居縣。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馬鞍山之陽、婁水之陰。憶余少時嘗在外家,蓋去縣三十里,遙望山頹然如積灰,而煙云杳靄,在有無之間。公于此山日親,高樓曲檻,幾席戶牖常見之。又于屋后構(gòu)小園,作亭其中,取靖節(jié)“悠然見。南山”之語以為名。靖節(jié)之詩,類非晉、宋雕繪者之所為。而悠然之意,每見于言外,不獨。余嘗以為悠然者實與道俱。不知道,不可也。公負杰特有為之才,所至官多著聲績,而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論人才有用者,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靖節(jié)世遠,吾無從而問也。夫“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公行天下,嘗登泰山,覽鄒。嶧,歷嵩、少間,涉兩海,入閩、越之陜阻,茲山何啻泰山之縣石?顧所以悠然者,特寄于。予獲侍斯亭,而僭為之記。心理負擔(dān)過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