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中期的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原本只稱《詩》,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于是稱為“詩經(jīng)”。儒家奉有“四書”“五經(jīng)”,“四書”指?!帮L”“雅”“頌”三部分?!帮L”又稱15國風,大都是民間的歌謠?!把拧狈执笱藕托⊙牛菍m廷樂曲歌詞(周。它是一種正統(tǒng)音樂?!绊灐狈种茼灐Ⅳ旐?、商頌,是宗廟祭祀的?!对娊?jīng)》按表現(xiàn)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賦,指鋪陳排比,使詩歌顯得整齊勻稱,有氣勢。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是《詩經(jīng)》開創(chuàng)的修辭方法。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即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nèi)容作鋪墊。“風雅頌”“賦比興”,曰“六義”,集《詩經(jīng)》。曰歸曰歸,歲亦莫止。不遑啟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駕起兵車要出戰(zhàn),四匹壯馬齊奔騰。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