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相似構件,防止在運動鏈再生過程中產生多余的同構機構,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勞動,提高運動鏈再生的計算效率。 1 2 3 4 5 6 機構再生運動鏈法創(chuàng)新設計實例 ——鉸鏈夾緊機構設計 一、原始機構 —鉸鏈夾緊機構 機構運動簡圖如左圖 1—機架, 2, 3—分別為液壓缸和活塞桿 5—連桿4, 6—連架桿 二、一般化運動鏈 根據一般化原則對 鉸鏈夾緊機構進行一般化處理: 1)把固定桿(構件 1)一般化成三副桿(構件 1) ; 2)將活塞桿 3和液壓缸 2一般化成二副桿。 4)把連桿 5一般化成二副桿。 5)把兩連架桿 4和 6一般化成兩二副桿 3)把移動副一般化成轉動副并用 P標志。 這樣,鉸鏈夾緊機構轉化成如圖所示的六桿七副一般化運動鏈。 3 5 1 2 4 6 三、一般化運動鏈圖譜 應用機構數目綜合理論,可以得到與一般化運動鏈的桿數、運動副相同的全部可能的運動鏈圖譜。如圖所示: 四、特定化運動鏈圖譜 運動鏈特定化的目的,是在滿足一定的設計要求下,從一般化運動鏈圖譜中,指定構件和運動副的類型,獲得滿足設計要求的機構運動鏈圖譜。 鉸鏈夾緊機構的設計要求 1)連桿總數和運動副總數均保持不變。 2)必須含有一個液壓缸。 3)必須有一個固定桿,即機架。 4)液壓缸必須與機架連接,或本身作為機架。 5)活塞桿一端與液壓缸組成移動副,其一端不能與固定桿鉸接 設計步驟 根據夾緊機構的設計要求,特定化運動鏈按如下步驟進行: 1)選固定桿的一端與機架連接,或者將液壓缸本身作為固定桿。 2)使活塞桿的一端與液壓缸組成移動副,但一端不能與固定桿相連 。 3)選一個雙副桿作為執(zhí)行件,它不能與活塞桿相連,但必須與固定桿鉸連。 設: G— 固定桿, E— 執(zhí)行件, C— 活塞桿, P— 液壓缸與活塞桿組成的移動副。 1)機架( Gr )對a圖選不同的構件為機架, a Gr Gr Gr 2)液壓缸與活塞桿(移動副 P、活塞桿 C)對 b圖、 c圖 選不同的構件為液壓缸與活塞桿 b c Gr P C Gr P C P Gr C Gr P Gr C Gr Gr Gr P P C C 3)執(zhí)行件 E,對上述六個運動鏈選一個雙副桿作為執(zhí)行件 E, E不能與活塞桿相連,但必須與機架相連。 Gr P C E Gr Gr Gr Gr Gr P P P P P C C C C C E E E Gr Gr 2 4 1 3 E E 6 5 上述六個再生運動鏈圖譜所對應的機構運動簡圖如表中的 5圖 五、新型鉸鏈夾緊機構運動簡圖 利用機構一般化原則的逆推,將運動鏈再生出的特定化運動鏈圖譜還原為具體機構。即將 P、 E、 C、 G還原,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具體機構簡圖。 刪除已有的原始機構,就可得到所有新型鉸鏈夾緊機構。設計者可根據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及具體結構條件,通過分析比較,從中選取合理的結構形式。 演講完畢,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