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公共政策分析1.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2.公共政策的特點與公共秩序有關:政策把一系列行動劃入到一個共同的框架之中;涉及到公共利益與公共問題:在不同利益取向中尋求解決方案依賴權威:權威為政策提供了合法性;意味著專業(yè)知識:政策的制定需要專家。?
2025-05-11 23:36
【總結】第一篇:公共政策復習大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 《公共政策》復習大綱 一、單選題 ,公共政策可分為()。、調節(jié)性政策、自我調節(jié)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基...
2025-10-08 21:49
【總結】第一篇:公共政策概論機考試題 《公共政策概論》 B本特利和杜魯門在分析美國政府過程中以利益集團為分析單位所使用的(B.利益主體分析法)奠定了現代意義上的利益分析法C從系統(tǒng)論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
2025-11-09 22:56
【總結】一、單選(B)A,就是國家行政機關B,包括各種具有法定權威性的公共部門C,包括利益集團和政黨D,全體公民.(A)A,決策制度B,議會制度C,選舉制度D,政黨制度.(D)A,政治系統(tǒng)自身因B,智囊團C,理性原則D,領導人的個人直覺和預見能力4.利益集團一般代表了(B)A,"大眾"的利益B,集團成員
2025-05-12 00:02
【總結】理論分析題:1、學術意義上的公共政策過程,包括哪些環(huán)節(jié)?2、政策與公共政策的關系?“政策”與“公共政策”,均屬于管理的行為過程;“政策”與“公共政策”,均具有總括性、指導性;政策主體是社會組織,公共政策主體是國家公權機關。政策的效力,限于社會組織內部,公共政策的效力,則是該項政策主體的管轄權限范圍。3、如何理解各類公共政策主體之間的關系?公權機關,在公共
2025-05-12 00:05
【總結】公共政策學考試一、名詞解釋1、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2、公共政策問題:是指統(tǒng)治集團或社會大多數人感覺到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某種與他們的利益、期望。價值和規(guī)范有相當嚴重的矛盾和沖突,進而通過團體或組織活動要求有關社會公共組織和政府采取行動加以解決,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議程的社會問題和公共問題。3、公共政策過程
2025-03-27 00:40
【總結】嚴強政治與行政管理學系公共事務與政策研究所:025-83593858(O)13913965618研究方向:公共行政改革公共政策政治學理論比較政治學南京大學逸夫管理大廈509公共政策學第一部分公共政策活
2025-01-14 17:57
【總結】公共政策學試題1一、單項選擇題(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把它選出并將其標號寫在題后括號內)????1.“上下來去”決策模型所依據的哲學認識論是(B)。P78????A.邏輯實證主義?B.辯證唯物主義?C.歷史辯證法???D.理性主義??
【總結】...../形成性考核(一)指導:題目要求同學們聯系某一具體方案進行討論,討論決策方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同學們可聯系下列具體方案:1《城市生活無著落人員救助安置辦法》2《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wěn)定住房價格的意見》(簡稱國六條)方法是先上網查閱上述公共政策方案的內容,并認真閱讀。然后結合教材第98頁“決策方案的具體內容”,寫出討論提綱。聯系實際的例子很多,從你知道的例
2025-03-24 07:44
【總結】公共政策學復習資料1要達到真正的政策方案多重化的要求,使政策方案的設計合理,就要求所設計的多重方案彼此獨立。2由一定數目的專家學者或者利益相關者,從各個角度共同討論有關的公共問題,并因而激發(fā)大量新構想的一種分析過程和方法稱為頭腦風暴法。3農業(yè)政策、工業(yè)政策、預算政策、區(qū)域發(fā)展政策等都屬于經濟政策。4系統(tǒng)議程又稱為公眾議程。5實行委員會制決策體制的典型國家是瑞士。
2025-04-25 12:56
【總結】公共政策概論復習資料?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上級組織包攬較多的決策事務,下級只能依照上級指令行事的決策機制。2、管理理論:認為主要負責政策執(zhí)行的行政機構,不僅受其合法委任權的影響,而且還要受到與之相關的利益集團的影響,政策系統(tǒng)中立法機關干預的影響,以及特定的政治環(huán)境中其它各種因素的影響。該理論把“管理”與“執(zhí)行”在很大程度上看
2025-06-09 22:39
【總結】《公共政策導論》(第二版)一、辨析題1.精英理論認為,“政策是精英們價值偏好的反映”。這是對公眾力量的藐視甚至蔑視,因此是錯誤的。2.象征性政策對人們的生活幾乎沒有物質性影響。3.有限理性模型是對傳統(tǒng)理性模型的修正。4.利益集團對公共政策作用的結果就是造成了政策的不平衡。5.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說明了組織的運行是無效的。6.在法治社會中,對私人權利而言,“法無授權
【總結】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陳慶主編(一)名詞解釋::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民眾,為實現特定時期的目標,在對社會公共事務實施共同管理過程中所制定的行為準則。:是指依照政策方案與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及其可能產生的多種效果與相關規(guī)則,在各種已知備選方案中確定一個最好的政策方案的過程。對政府為解決各類公共政策問題所采取的對政策的本質,產生原因及實施效果的研究。:是指市場參與各方在掌握
2025-05-11 23:35
【總結】《公共政策概論》期末復習資料(紅色字體為已經考過的題)一、名詞解釋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據特定時期的目標,在對社會公共利益進行選擇、綜合、分配和落實的過程中所制定的行為準則。公共政策主體:公共政策主體是指參與、影響公共政策全過程,對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間接的決定作用的組織或個人。準公共政策主體:政府主體以外的公共政策主體統(tǒng)稱為準公共政策主體,即“社會中那些為追求公共利益與服務的
【總結】全國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公共關系學試題課程代碼:00182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被后人譽為公共關系之父的是() ·李
2025-03-24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