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的衣服)這個故事教學中,筆者先根據(jù)動畫視頻讓學生對本課的難點句型“我要將我的帽子染成紅色”(“I will dye my hat red.”)形成感性的認識,再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展示的情景(“我要將我的圍脖染成黃色”、“我要將我的大衣染成棕色”、“我要將我的仔褲染成藍色”),有效地運用“I will dye…”這一句型,表達相關的語言內(nèi)容。針對本課中的功能句型“他喜歡……”(“He likes…”)和“他要……”(“He wants…”)的學習,采用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的方式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觀看與故事內(nèi)容相關的圖片并提問:“烏鴉先生喜歡什么?烏鴉先生想要什么?”(“What does Mr Crow like? What does Mr Crow want?”)學生根據(jù)圖片上展示的情景說出了相應的內(nèi)容。學生既理解了故事大意,又鞏固了故事中的重點句型,為故事表演環(huán)節(jié)奠定基礎。 三、故事教學法對小學生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經(jīng)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和對課堂實例的搜集與分析,筆者認為英語故事的素材千變?nèi)f化、無窮無盡,以字、詞為載體描述的動人情節(jié),通過教師多元化的表達方式,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故事教學法下的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內(nèi)容充實,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度高而持久,愿意去積極探索故事中的奧秘,在故事中發(fā)現(xiàn)和領悟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訓練的機會,幫助其建立語感,極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說明故事教學法較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在模仿和復述故事中的片段時,學生往往積極地參與活動,在邊“學”邊“用”、嘗試“用”的過程中學,使學生更有信心、有興趣去進一步理解故事、講述故事、表演故事或者創(chuàng)編故事。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發(fā)展,并能夠?qū)⑺鶎W的知識,細化成為自己的能力,這樣就能為將來的英語深入學習提供有效的基礎保證。 一線教師在進行故事教學時,需要不斷嘗試,發(fā)現(xiàn)方法,努力改進,找到策略,需要做到“詞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學,篇章圍繞故事寫,故事圍繞興趣選擇”。讓學生以理解為前提,最終達到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的目的[6]。參考文獻[1](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劉明東,陳倩.《小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2):811.[3][J].江蘇教育研究,2014(01B):5658.[4][J].小學教學設計,2013(8):2223.[5][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3(6):1214. [6][J].教學與管理,2012(32):4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