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三、填空題1、夏、商和西周時期教育管理體制的共同特點是“學在官府”。2、西周實行的人才選拔制度是選賢貢士制度。3、既是中國又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專著的是《學記》。4、墨家和儒家并稱“顯學”。5、墨家私學的領袖稱為“巨子”。6、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
2025-08-29 17:14
【總結】中外教育管理史復習資料4-9章第一章先秦時期的管理1、夏商時期學校的名稱早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就出現(xiàn)了學校的萌芽。五帝時期有“成均”之學,虞瞬時有“庠”夏創(chuàng)立了我國最早的學校,學校的名稱有“序”和“?!睂W校發(fā)展到商代又創(chuàng)設了瞽宗和學瞽宗是宗教學校;學是進行一般文化知識和道德教育的場所。
【總結】《中外教育管理史》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外教育管理史試題一、判斷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六藝”即詩、書、禮、樂、易、春秋。(??×?)1-5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代的文教政策,其中的“儒術”就是指孔子的思想。(??×?)2-21《顏氏家訓》。(
2025-03-27 01:47
【總結】中國部分第一章先秦時期夏朝創(chuàng)立了我國最早的學校,名稱有(序)和(校)商朝除繼承已有的(庠)和(序)外,有創(chuàng)設了(瞽宗)和(學)西周的學校系統(tǒng):天子設五學(中辟雍東東序南成均西瞽宗北上庠)諸葛設—頖宮國學小學鄉(xiāng)學閭—塾黨—庠州—序鄉(xiāng)—
2025-01-15 20:08
【總結】中外教育管理史中外教育管理史復習題試卷第19頁(共■頁)中外教育管理史一、單項選擇題。1.我國最早實行的人才制度是。(A)(上一)A.選賢貢士制度B.察舉制度C.九品中正制度D.科舉制度2.漢代私學中,屬于蒙學的是。(A)(二)A.書館B.亭獎宏煎吃沏匪卿架滑位砌試叔仗干嘗揪啦蚤脊拷減角穴懇審頌氯匿簇餡江缺澈滑絳邢庸辱腹域赤系錦瑤舜輸媽職化甲瞎
2025-08-28 21:09
【總結】中外教育簡史試題訓練:中外教育簡史試題(一):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1.墨子教育目的主張培養(yǎng)(B)A.君子 B.賢士C.大丈夫 D.鴻儒2.現(xiàn)存最早的私學蒙養(yǎng)教材是(B)A.急就篇 B.蒼頡篇C.爰歷篇 D.博學篇3.“文翁興學”是在何時?(A)A.西漢 B.東漢C.西晉 D.唐[文翁興學:
2025-03-26 23:18
【總結】中外教育史試卷B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1.蘇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璦在蘇州、湖州講學時采用的一種教學及教學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設立經(jīng)義齋和治事齋,創(chuàng)行分齋教學制度。經(jīng)義齋主修六經(jīng)經(jīng)義,屬“明體”之學,培養(yǎng)高級統(tǒng)治人才;治事齋屬“達用”之學,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學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學一個或幾個副科。胡瑗的蘇湖教法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創(chuàng)立的分科教學和學科的必修、
2025-01-17 22:06
【總結】第一章中國教育制度的發(fā)展和演變一、中國古代官學制度的發(fā)展和演變(一)教育的起源與學校的產(chǎn)生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xiàn)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人的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及人類自身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原始社會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生產(chǎn)勞動教育、生活習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藝術教育、體格和軍事訓練等。原始社會的教育處于自然形態(tài),沒有專門的組織形式,沒有階級性
2024-11-30 00:36
【總結】第一部分知識點1.“學在官府”是西周時期教育的特征1.提出“有教無類”教育主張的教育家是孔子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是主張教學中要遵循的原則是啟發(fā)誘導“尊嚴而憚”“耆艾而信”“誦說不陵不犯”“知微而論”四個要求
2025-05-11 22:48
【總結】單項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1、?古代希臘斯巴達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重視( ?。?。(分數(shù):1分)A.和諧發(fā)展教育?B.軍事體操教育?C.文法弦琴教育?D.藝術體操教育標準答案是:B。您的答案是:B2、?“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這是( ?。╆P于教育與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的作用的主張?!?/span>
【總結】《中外教育史》一一、填空1、孔子認為,學生學習要做到學問結合、學思結合和__學行結合_______。2、對教師如何教的問題,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___啟發(fā)誘導______原則。3、認為“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钡挠^點的是_____荀子___。4、《學記》來源于____禮記_________一書。5、《學記》中的“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2025-01-11 01:21
【總結】中外學前教育史1古代希伯來:家庭教育以培養(yǎng)宗教信仰為最重要的目標2古代印度:在婆羅門的家庭中,兒童約在3~5歲經(jīng)過剃度禮開始接受家庭教育3斯巴達:尚武成為斯巴達國家的靈魂,斯巴達式的訓練始于兒童的誕生(軍事化教育)4柏拉圖:創(chuàng)立阿加德米學園5亞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兒童按年齡劃分,教育順應自然主張;論兒童的年齡分期0~7歲體育7~14歲德育14~21歲理智6昆體良:《雄辯術原
【總結】中國教育史名詞解釋:1、學在官府:學在官府又稱學術官守,指教育機構設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壟斷著學術典籍。學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對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國奴隸社會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學術和教育為官方所把持,國家有文字記錄的法規(guī)、典籍文獻以及祭祀典禮的禮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饕w現(xiàn)在:①禮不下庶人,學術和教育為王宮及各級政府把持,禮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間沒有條件舉行學術
2025-08-01 18:25
2025-09-03 15:19
【總結】第一篇:中外音樂教育史 《中外音樂教育史》 主講:羅永良教授 臺州學院藝術學院第一章中國古代音樂教育 第一節(jié)氏族社會時期的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史是音樂教育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是教育史與音樂史相互...
2024-10-25 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