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例的另一個(gè)關(guān)鍵是需要得到棱錐的高,其實(shí)只要能找到二面角,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如圖,作 BD⊥ CM 的延長(zhǎng)線相交于 D, AF⊥ CM于 F,并延長(zhǎng)到 E,使 EF=BD,連 BE。 顯然, AF=EF=BD= 3 , EB=DF=2,所以: AE2=AB2EB2=84=4 三棱錐 A— BCM的高即點(diǎn) A到平面 BCM的距離也就是等腰 ? AEF中點(diǎn) A到邊 EF的距離。根據(jù)面積相等可求得: 2 3 1 2 633h ????. F F M M E E D D B B C C A A 48 ∴ 1 1 2 6 2 22 3 13 2 3 3V ? ? ? ? ? ? 例二十 、( 1995年全國(guó) 聯(lián)賽一試)設(shè) O是正三棱錐 P— ABC底面 △ ABC的中心,過(guò) O的動(dòng)平面與 P— ABC 的三條側(cè)棱或其延長(zhǎng)線的交點(diǎn)分別記為 Q、 R、 S,則和式1 1 1PQ PR PS?? ( A)有最大值而無(wú)最小值; ( B)有最小值而無(wú)最大值; ( C)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且最大值與最小值不等; ( D)是一個(gè)與平面 QRS位置無(wú)關(guān)的常量。 分析 :借助于分割思想,將三棱錐 P— QRS 劃分成三個(gè)以 O為頂點(diǎn),以三個(gè)側(cè)面為 底面的三棱錐 O— PQR, O— PRS, O— PSQ。 顯然三個(gè)三棱錐的高相等,設(shè)為 h ,又設(shè) QPR??RPS SPQ ?? ? ? ?,于是有: ? ?13P Q R S O P Q R O P R S O P S Q P Q R P R S P S QV V V V S S S h? ? ? ? ? ? ?? ? ? ? ? ? ? ? ?1 si n6 P Q P R P R P S P S P Q h?? ? ? ? ? ? ? ? 又: 1 s in s in6P Q R S Q P R SV V P Q P R P S ????? ? ? ? ? ?, 其中 ? 為 PQ與平面 PRS 所成的角。 ? ? sin sin sinP Q P R P R P S P S P Q h P Q P R P S? ? ?? ? ? ? ? ? ? ? ? ? ? ? ? 于是得: 1 1 1PQ PR PS?? sinh?? 例二十一 、( 1993 年全國(guó)聯(lián)賽一試)三棱錐 S— ABC 中,側(cè)棱 SA、 SB、 SC 兩兩互相垂直, M為三角形 ABC的重心, D為 AB 中點(diǎn),作與 SC 平行的直線 DP。 O S R Q C B A P 49 證明:( 1) DP與 SM相交; ( 2)設(shè) DP與 SM 的交點(diǎn)為 D? ,則 D為三棱錐 S— ABC的外接球的球心。 分析 :根據(jù)題中三棱錐的特點(diǎn),可將三棱錐補(bǔ)形成為一個(gè)如圖所示的長(zhǎng)方體,因?yàn)? C、 M、 D三點(diǎn)共線,顯然,點(diǎn) C、 S、 D、 M 在同一平 面內(nèi)。于是有 DP與 SM相交。 又因?yàn)椋?12DD DMSC MC? ??,而點(diǎn) D為長(zhǎng) 方體的底面 SAEB的中心,故必有點(diǎn) D? 為 對(duì)角線 SF的中點(diǎn),即為長(zhǎng)方體的也是三棱 錐的外接球的球心。 例二十二 、( 1992 年全國(guó)聯(lián)賽一試)從正方體的棱和各個(gè)面的面對(duì)角線中選出 k 條,使得其中任意兩條線段所在的直線都是異面直線,則 k的最大值是 。 分析: 本題可以采用構(gòu)造法求解。考查圖中的 四條線段: A1D、 AC、 BC B1D1,顯然 其中任意 兩條都是異面直線。另一方面,如果滿足題目 要求的線段多于 4條,若有 5條線段滿足要求, 因?yàn)?5條線段中任意兩條均為異面直線, 所以其中任意兩條沒(méi)有公共點(diǎn),于是產(chǎn)生這些線段的端點(diǎn)幾何體的頂點(diǎn)的個(gè)數(shù)必定大于或等于 10 個(gè),這與題中的正方體相矛盾。故: 4k? 。 例二十三 、( 1991 年全國(guó)聯(lián)賽一試)設(shè)正三棱錐 P— ABC 的高為 PO, M 為 PO 的中點(diǎn),過(guò) AM作與棱 BC平行的平面,將三棱錐截為上、下兩個(gè)部分,試求此兩部分的體積比。 分析 :取 BC 的中點(diǎn) D,連接 PD交 AM于 G,設(shè) 所作的平行于 BC 的平面交平面 PBC于 EF,由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得: EF∥ BC,連接 AE, AF,則平面 AEF為合乎要求的截面。 作 OH∥ PG,交 AG 于點(diǎn) H,則: OH=PG。 G F M E D? D C B A S H A1 D C B A D1 C1 B1 F E O M D C B A P H G 50 51 1 1 2B C P D P G G D G D G D A DE F P G P G P G O H A O?? ? ? ? ? ? ? ? ?; 故: 2 425A P E F P E FA P B C P B CVS EFV S B C?? ??? ? ?????;于是: 421A PEFA EFBCV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