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共傳14世17王,歷時470年左右。史載,夏有官“百二十員”。相傳,自禹始即設(shè)官。據(jù)載,夏有“三正”、“四輔臣”。曰丞,左曰輔,右曰弼”?!叭稀?、“四輔臣”都是輔政官員。夏代的政務官員是“六卿”,《通典》認為“六卿”,即司空、司徒、士正、虞、秩宗、納言。夏中央還設(shè)有遒夫、羲和、嗇夫、牧正、車正、庖正等職官。其中,遒夫,掌管巡行、宣示政令;羲和,掌管天文歷法;商朝從湯到封,共傳17世30王,歷時約600年。根據(jù)對現(xiàn)有甲骨文和金文中所記官名的。統(tǒng)計,商代的官職一共有二十多個。政”,相當于后世的相;司徒掌管征伐勞役;司空掌管工奴;司寇掌管刑獄。掌管王室事務的主要是宰和臣,宰是王廷中奴隸的總官;臣則是分管各項事務的官吏。之間媒介的叫巫;掌管著作簡冊,為國王發(fā)布文告命令的叫作冊。公元前11世紀末到公元前8世紀,是中國歷史上的西周時期。宗教、祭祀、文書、冊命等事務,下設(shè)太史、太祝、太卜等職官,太史掌管記事和制作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