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質論美學是指在古希臘時期形成的以追問美的本質為中心的美學傳統(tǒng)。其突出特征一是認。本質論美學是西方美學的發(fā)生期形態(tài),對于后世美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認識論美學是指歐洲17世紀發(fā)生“認識論轉向”以來至19世紀的以理性認識為中心的美學。它突出理性思考的重要意義,認為美可以憑理性加以認識。德、席勒、黑格爾為代表;科學美學,以費希納為代表;生命美學,以叔本華、尼采為代表。笛卡爾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題,為從理性上探討美學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此期的突出特點在于美學作為現(xiàn)代學科在中國誕生,并成為中國現(xiàn)代。王國維以20世紀初一系列的美學與美育論文,被公認為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再度開放和活躍時期,并且成為這一時期人文社會學科的主導和啟蒙角色。維和行為構成人類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美的無功利性是指美的事物與人的直接的實際利益考慮相脫離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