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好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至關(guān)重要,甚至可以說這是學習英語的前提和保證。而TPR教學法取代傳統(tǒng)地學生一味地坐在那里聽老師講,毫無生氣,而是學生動起來,將動作與語言相結(jié)合,使學生能夠邊說邊做,這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口語表達TPR教學法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學生用口語表達。就是通過教師邊說邊用動作示范,學生靜聽,再教師發(fā)指令學生做動作,直至學生能說,而在學生會說之前,已聽過教師說過數(shù)十遍,就相當于接受聽力訓練,從而在教師直接發(fā)出命令時,學生能馬上做出動作,如此不斷地重復(fù),學生的聽力能力不斷提高。教學“Open the pencicase”這個詞組時,教師邊打開某一學生的文具盒邊說“Open the pencilcase”,然后教師走到其他學生的身旁再做示范,學生在聽了看了后完全明白該句的意思,此時教師再發(fā)出“Open the pencilcase”,學生能很快地做出動作。在接受聽的訓練后,學生能模仿教師的語音,語調(diào)說出句子,能很自然地說出“Open the pencilcase”,長此不斷,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會提高不少,對將來的學習也受益匪淺。 提高教學效果教師用語雖不能說是一節(jié)課的精髓之處,但也可以說是一節(jié)課的關(guān)鍵所在,尤其是對外語來講,聽不懂教師用語,就不明白老師到底要講什么,要我們干什么,而“TPR”教學法能夠很容易地解決這一問題,“Come in, please.” “Open your book,please.” “Sit down”.“Give me your pen.” “Great!”等等這些課堂上隨時用到的教師用語在學生第一次聽到教師只須一個簡單的動作,幫助學生理解教師用語,學生就能很快領(lǐng)會其意思,不需要大費口舌。第二,第三次學生再聽到時,他們就能立即明白,由此就能大大地提高教學效果,師生都能受益。 易于學生理解教師讓學生明白自己所說的內(nèi)容可以有多種方法:優(yōu)生幫助,圖片輔助,畫畫演示等等,但實施起來皆有其不便之處,相比較而言,“TPR”教學法省事且易懂,如教師教“hand”時說“hand hand clap your hands”,并且做拍手動作,學生一看就知道“clap your hands”是“拍手”的意思,不需要圖片,也不需要畫畫,更不需要優(yōu)生幫助,而且還易于學生理解。三、TPR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 Warming up 相當于英語課堂中的熱身和啟動,它是一節(jié)課的序幕,是教師講授每一節(jié)課時給予學生的第一感知,是優(yōu)化學生學生心境和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激活學生思維、吸引學生注意、調(diào)控學生情緒,為開展語言學習作好知識、技能、心理和環(huán)境上的準備。而意識到這以前,教師經(jīng)常讓學生唱一首歌,再讀一下chant就草草了事,結(jié)果是學生唱歌不會唱,東張西望,chant不會讀,東瞅西橋,可見學生的注意力十分分散,那又如何開始一堂新課!在熱身活動中也可以應(yīng)用TPR教學法。最初的常識就是我讀一些單詞或短語,讓學生邊做動作邊玩,或者我做動作,讓學生說等,學生的興趣極高,參與性很強。有了這次經(jīng)驗,我以后常常自編一些歌謠并配上相應(yīng)的動作作為熱身活動。大受學生歡迎。如:clap、clap、clap your hands(拍手)shake、shake、shake your head(搖頭)wave、wave、wave your arms(揮手)...再如:cat、cat、cat give me your hatdog、dog、dog give me your dollduck、duck、duck give me your cake...學生既能說又能動,不亦樂乎,從而起到了醞釀情緒、滲透主題和帶入清凈的作用,保證學生課始就能積極主動并始終有效地與課堂學習。小學英語教學中,單詞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記單詞上。因此,幾乎所有的小學生一提起英語單詞,就感到很頭痛,一節(jié)單詞課堂教學中,無非是傳授新單詞,練習鞏固單詞而已,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對學生,對教師都是極其厭煩的事情,尤其是操練過程中,只是教師一味地機械地領(lǐng)讀,讓學生死記硬背,課堂就變得死氣沉沉,學生也會口干舌燥,昏昏欲睡,這樣的教學即費時費力,效果也差,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單詞教學貫穿到娛樂之中,使學生學起來不感到枯燥,乏味,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每個人的學習才能得以發(fā)揮,而經(jīng)過實踐,TPR教學法的應(yīng)用,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各個感官,讓單詞教學生輝不少,就如PEP1中動作單詞教學dog cat elephant duck mouse等,可以通過教師念,學生做動作,教師做動作,學生說,一生念,另一生做等,一輪下去,學生不但能說能做,而且在學的過程中,知道各種動物的走路跑步習慣,可謂是兩全其美,再如贊嘆詞:Cool!Great!Super!等,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經(jīng)常應(yīng)用并伴以動作出現(xiàn),學生聽多了看多了,也會自己說這些單詞了,也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在短語教學中,也可以應(yīng)用TPR教學法,而且小學英語課本中出現(xiàn)的基本上是動詞短語,那用起TPR教學法更是得心應(yīng)手了,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輕松,如在PEP1Unit2PartB中學習“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這三個表示方向的短語時,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教師先示范給學生看,一邊做動作,一邊說英語,接著讓學生跟著老師做動作,然后,老師喊口令,學生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最后同桌再進行練習。這樣,學生就在動一動,說一說的實踐中較快地掌握了這幾個英語句子,并且記得也比較牢。此外在課余練習中,應(yīng)用TPR教學法,老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偶爾做適當?shù)狞c撥,每周利用早讀時間以小組為單位,以短語為內(nèi)容做TPR練習,而每小組輪流有一小老師,他首先要選好練習的內(nèi)容,并做出表格,利用該表格由領(lǐng)讀人發(fā)指令,其他學生邊說邊做動作,或者對換角色,并對學習的效果做好記錄,如此不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習效率。假如你碰到一個小學生,你問他“蘋果”用英語怎么說,他會很快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apple”,假如你再問他“紅蘋果”怎么說,他遲疑地告訴你“red apple”,假如你再問他“這是一個紅蘋果”怎么說,他遲疑了半天也支不出半句,可見,學習英語句子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難的一件事。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句子教學卻是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它貫穿整個小學英語教學的始終。應(yīng)而如何上好句子教學,是每一位英語教師思索的焦點。在教學實踐中,運用TPR教學法,發(fā)現(xiàn)這能使句子變得形象化,簡單化,學生易懂易學,興趣也大增。 教師通過生動的表演,即運用身體語言來闡明口中不斷重復(fù)的語言信息。比如教“point to the window, point to the door , touch your nose , touch your ears.”時,教師輔以本身的動作示范,再要求學生們重復(fù)同樣的動作,五分鐘內(nèi)學生就可以自如地對指令做出完全正確的反應(yīng)。教師把一些學過的單詞寫在不同的卡片上,每一個學生手持一卡片,教師不斷重復(fù)單詞的發(fā)音,學生記住后教師便念單詞點名,持相應(yīng)卡片的學生可以舉起卡片以示理解。然后學生們交換卡片,再用同樣的方法訓練,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了發(fā)音,同時注意力也容易專注。但這種方法使用久了便覺得枯燥,無趣。所以應(yīng)結(jié)合其他教學法共同進行。小學生對直觀的圖畫很感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圖畫來講授內(nèi)容。出示圖畫,讓學生說出單詞,或讓學生說出單詞,并出示相應(yīng)的圖畫。小學生通常對具體而直觀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因此老師可以盡量教小學生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單詞,用實物圖片代替簡單文字,例如教“bird”可以讓小朋友看到鳥的圖片,并播放鳥叫聲,教“dog”可以讓小朋友聽聽“汪汪”的狗叫聲。最好是把圖畫制成卡片的形式,這樣可以結(jié)合很多游戲來進行教學活動。老師通過把句子或單詞設(shè)定在特定的故事情節(jié)或場景中,教小朋友從整體把握意思,例如“Yesterday I ate a piece of bread.”老師可以將a piece of bread替換為a piece of cake或者a bowl of ,有助于小學生們英語學習中舉一反三。小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小學生會倍感興趣,比如操練句型“What’s this?”時,可以做猜東西的游戲,就是把圖畫制成的卡片蓋起來,或露出圖畫的一角。然后問“What’s this?”讓學生猜,直到猜對為止。這樣做會讓學生盡情盡量的說學過的英語,猜錯了也沒有關(guān)系,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再如教duck, cat, dog等動物名稱時教師可模仿其形態(tài)或叫聲,或者讓學生自己模仿,通過模仿其滑稽的樣子,發(fā)出惟妙惟肖的叫聲,學生自然就聯(lián)想到該動物,英語名稱自然就記住了。但是使用游戲教學法最大的問題就是紀律問題了。因此教師在學生做游戲前要將組織游戲的步驟計劃好,而且要將如何做游戲示范給學生看,這樣學生明確他們要干的事情,就不會混亂了,另外要選擇一些簡單易操作的游戲。游戲雖然有趣,但一節(jié)課不可過多使用,要注意在課堂上使用游戲的理由只有一個——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教師設(shè)計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比賽,在學習比賽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學習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適當?shù)谋荣惛偁幙梢约顚W生學習,比如在教授新課Module 4 Unit 1 Robots(新課程標準第二冊)時,我就采用了男女比賽的方法。在比賽之前,我先在黑板的一邊畫上兩個簡單的代表男孩和女孩的圖像,然后說出比賽規(guī)則:問題回答正確加一分;回答錯了不加分也不扣分;亂說話或做小動作扣一分,一節(jié)課結(jié)束后,評出勝利者,然后在勝利者的圖像上畫上笑臉,輸了的則畫上哭臉。結(jié)果表明這節(jié)課上的非常成功,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他們都自覺的維護紀律,達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但用久了或不適當?shù)氖褂?,也會使學生產(chǎn)生反感情緒。所以教師必須適當運用這個方法,還要注意合理的引導(dǎo)學生對待輸贏的結(jié)果。四、對TPR教學法的幾點思考《教學原理》中提到TPR教學法教學原則是學生理解口語的能力要在說話之前發(fā)展,只有進行充分的理解性和聽,才能自然地轉(zhuǎn)移到說。同時進行聽說兩種技能的訓練,只會給學生造成壓力,因為缺乏理解的聽,學生沒有做好說話的準備,很容易說錯,因此教師不要一開口就強迫學生去說,不可強迫學生說,而應(yīng)在學生大量地聽老師發(fā)音,看老師做動作,理解后再要求學生說。這時,學生能極其自然地說英語,否則給學生以壓力,強迫學生說,學生就會產(chǎn)生緊張情緒,不僅影響這次說英語,也將影響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因此,在運用TPR教學法中,切忌強迫學生開口說英語,要讓學理解的基礎(chǔ)上自然流利地說出英語。聽有些老師上英語課,熱熱鬧鬧,有唱歌,有跳舞,有表演等等,但總感覺華而不實,沒有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反倒是一場精彩的表演秀,又像在嘩眾取寵。而應(yīng)在TPR教學法也應(yīng)注意到這一方面。記得在PEP3Unit5PartBLet’s talk中,目標中提出要學生能聽懂會說“Let me try!”于是上公開課的老師做好精心準備,設(shè)計好各項比賽,有跳繩比賽,打乒乓球比賽,拍籃球比賽等,意圖是學生想要參加比賽,要做拍胸的動作,并大聲說“Let me try!”(老師會先做好示范)結(jié)果課堂上很熱鬧,學生也很積極,大拍胸脯大叫“Let me try!”但沒想到的是學生都是跳繩高手,一跳都一兩百下,結(jié)果大部分時間花在這輔助環(huán)節(jié)上,一節(jié)課時間到也只有個別會說“Let me try!”,而該課時的其他教學目標都沒能夠完成,可見在運用TPR教學法要恰到好處,不可嘩眾取寵。TPR教學法的步驟是先由教師說出指令并示范動作,然后請學生跟著做,再教師說出指令,不示范動作,請學生按照老師的指令去做,最后教師說出指令,不示范動作,要求學生復(fù)述指令,完成動作,需要時也可請一位學生說出指令,教師和其他學生一起執(zhí)行指令,他的主要部分應(yīng)該后兩個,但有一些教師為了迎合學生的要求,往往把過多的放在第三步上,即教師說出指令,學生做動作,如此以來,學生產(chǎn)生慣性,教師發(fā)一指令,學生就做一動作,而且做對做錯也無關(guān)緊要,但一旦反過來,學生就不知所措,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喧賓奪主,從而忽視了學生說的能力的訓練,只停留在表層上。有些比較抽象的單詞和句子很難用TPR來表達,教師在向?qū)W生解釋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時候會比較困難,這時候教師完全可以不用TPR教學,但有些教師仍固執(zhí)地使用TPR教學,動作模棱兩可,弄得學生也迷迷糊糊,不知教師到底想說什么,記得有一老師在公開課講天氣情況的四個單詞rainny,sunny,windy,cloudy,snowy時,在教學sunny時,教師為了使學生明白,又不能用中文解釋,就用手指頭旁畫一個圓圈,臉上顯出高興的表情,他的意圖是讓學生明白有太陽,又很高興,說明不太熱,可說是晴朗的,但學生不明就里,又不好出聲,只好依樣畫葫蘆,教師讀這單詞,他們就做這動作,全班學生也都互相這樣做,但問起他們這是什么意思,他們卻只是搖搖頭,可見這樣的解釋是牽強附會,還不如不要。結(jié)語TPR教學法是全身肢體反應(yīng)教學法,教師通過自身語言將教學中的單詞,句型及兒歌,游戲等表達出來,使學生不通過母語翻譯便能夠理解教師的語言,從而完全實施了母語教學法?!队⒄Z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基礎(chǔ)教育階段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因此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的關(guān)鍵不是把語言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聽,說,唱,游等活動著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高年級學習英語打好基礎(chǔ)。從這個目標出發(fā),在英語課堂中,采用以TPR教學法為主的各種方法進行英語口語教學,借助動作,讓學生感受意義,產(chǎn)生興趣,積極參與,把課堂上所學的內(nèi)容充分地“動”起來,把靜態(tài)的詞,句變成學生的動態(tài)??傊琓PR教學法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和靈活性,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shù),任何一種教學法的功能都是有限的,應(yīng)當合理地運用TPR教學法,探索其中的奧妙,摒棄其不足之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小學生英語課堂煥發(fā)精彩!參考文獻:[1][M].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