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1.自主學習模式下英語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獲取英語知識,并把英語知識應用于實踐中,與此同時,能夠掌握學習外語語種的技能的一種能力。在這種自主學習模式下,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1.1教師的角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大都以書本為中心,課堂教學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這種“說教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的學習習慣,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自主學習模式,教師應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換為指導者、引導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生英語資源的提供者和幫助者。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怎樣獲取知識,怎樣理解并適應英語語言的文化變化,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并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了解自己的學生,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程度,幫學生制定短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1.2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自主學習模式下,學生應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自主學習知識,根據(jù)個人英語水平、學習能力、學習特點來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并逐步去完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多總結、多領悟,以此來掌握學習語言的技能。這樣中學生也會從中學到自我決策、自我管理,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為不同的學生給出不同的學習意見,倡導學生有目標、有計劃的自主學習。2.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學習意識2.1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可以減輕學生說英語的恐懼心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盡量用簡易的英文給學生們交流授課,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氛圍,注重與學生的語言互動,設計各種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在課堂上,我要求自己做到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創(chuàng)設情景,設計問題,為學生提供自主運用語言的機會。在設計活動時,盡可能做到分層次教學,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面向全體學生,多一些鼓勵,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特別是對學習成績學生,對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肯定、贊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2.2.創(chuàng)設文化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來自異國的文化元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英語學習過程中滲透著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這種學習不僅要努力掌握英語語言知識,還要學習英語語言文化,所以在英語語言教學中必須滲透英語文化教學。因此在備課時,教師要盡量多地掌握課文的文化背景,將課文內容所承載的文化內涵給學生以交待,這樣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產生較濃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前提。3.引導學生培養(yǎng)英語自主學習能力3.1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俗話說:習慣決定命運,而正確的做事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會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并學會制定英語學習計劃和安排學習時間。例如在授課unit 19 The Merchant ofVenice時,我提前三天給學生布置了任務——小組課本劇匯演。學生對此興趣高漲,在準備匯演中,主動查單詞、句型,理解課本意思,聽劇本錄音。在授課前,學生會自主地預習整個單元的課文,并對課文做初步的了解。在授課時,我讓學生學會聽課,比如做好課堂筆記,對小組的表演可以積極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布置作業(yè)時,我讓學生以記敘文的形式來呈現(xiàn)劇本的形式。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先復習,再作業(yè);學會這單元,讓學生小結一下本單元的重點是什么,難點又是什么,方法怎樣;同時還要讓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和安排學習時間,如在三天準備匯演期間,學生就會主動安排自己的計劃和學習時間。3.2指導并鼓勵學生間自主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上,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設計教學活動,開展協(xié)作學習。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過渡中,強調協(xié)作學習的重要性,在一定的獨立性學習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合作學習的機會。例如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中的小組課本劇匯演準備時,每個小組的學生會主動交流信息,進行合作,在整個準備階段,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彼此問會主動進行合作學習。除戲劇表演外,還可以通過學生授課、學生英文手抄報編寫、英文演講比賽、英語歌曲比賽、日常生活中學生英語對話、對問單詞、生生間相互評價等形式來給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學習的機會。3.3重視自主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使學生能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從中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看到成績或差距,對自己的學習進行重新計劃或調整,以進一步提高學習質量,從而使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對于自我評價,教師要給以正確的指導,使學生盡快掌握評價的方法,總體把握學習情況。老師可以指導學生記錄自己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經常對照學習計劃自我反思和總結。通過學生相互批改作業(yè)、小測驗、為每個單元進行小結和反思來促使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這樣讓學生逐漸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進行自我學習的調節(jié),提高學習效率,最終使自己成為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自覺執(zhí)行者第四篇:淺談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淺談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陸永菊 卡蒲中學 558300[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的課程性質明確指出要“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從《課程標準》入手,闡明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突破口,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探討了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On How to Foster the Students’Automatic Learning Ability at Middle SchoolLu YongjuAbstract:COMPULSORY SENILR HIGH SCHOOL EDUCTLON(Draft OF THE EXPERIMENT)has pointed out that“Teachers have to develop students’automatic ability to study English.”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students’automatic ability through the curriculum criterion to study is based on developing students’automatic ability to apply the theory,which links reality and search the strategy to develop this kind of :Students’automatic ability。Develop。Strategy一、引言初中課程改革,于2004年9月正式啟動,2007年9月全國面進入新課程的實施,這是一場由課程改革所牽動的整個初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是一場既廣泛又深入的教育創(chuàng)新,它將極大地推進我國初中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這次新課程的全面實施,給廣大英語教師、廣大的中學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更高的挑戰(zhàn)。新課程把發(fā)展中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師研究的重點,新課程要求英語教學的重點從傳統(tǒng)的如何教轉向學習者主體的研究,研究其生理、心理和認知對英語的影響。[1]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學,用新的教學模式來教學生學習英語,真正體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增進學生自主意識,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完善自我。本文主要從教學入手,提出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期提高英語教學和學生英語學習的成效,促進中學生獨立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實踐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二、“自主學習”的定義Holec(1981)對自主性學習能力作了具體的闡述。他認為自主性學習能力包括:1)能確定學習目標,即根據(jù)自己或他人(如教師、學校、大綱和社會)的要求,確定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在檢測和評估學習成功的基礎上調整或確定學習目標。2)能確定學習內容,即識別和收集能幫助自己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相關學習資料。3)擁有一套用于指導自我學習的技能,掌握完成不同學習任務所需要的基本策略。4)能控制學習時間、地點和進度,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5)能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2] 綜合上述,自主學習應涉及五個方面:自主確立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運用合適的方法,控制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和進度評價學習結果。唯有如此,方可說明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才會是真正有效的學習;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后得到適當?shù)姆答仯豢吹搅顺晒Φ臋C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并覺得富有挑戰(zhàn)性;感覺到他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三、“自主學習”的必要性中國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傾向于依靠別人的幫助,而不是自己主動采取措施。許多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一直習慣于跟老師學習,自己應該是學習負責管理人的觀念淡薄。等靠老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等靠老師的指令。被動、消極的學習觀勢必影響學生的成長,這可能與我們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影響有關。在學校、開展 2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已經形成廣泛的共識。在經濟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時代,人們要處理大量信息,應對迅速變化的環(huán)境,僅僅靠學校接受的教育已不夠受用終身。要適應未來的社會,人們必須終身學習、不斷自我發(fā)展與提高,而終身教育又要求人們能夠培養(yǎng)可以獨立于教師和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離開學校,走上社會并不意味著學習英語的結束,而是更深層次的自主學習的開始。因此,現(xiàn)代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終極目標,即以培養(yǎng)學生自求自得,獨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為目標。語言教學的開展以人們如何學習為依據(jù)。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