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飯了嗎”是一種寒暄語,而“Have you eaten yet?”是邀請或希望約會。因此,當(dāng)你對英美人士打招呼時說“Have you eaten yet?”他們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飯。英語國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致謝當(dāng)對別人的好意或幫助表示感謝時,中國人總感到英美人士不論什么情況總是說“Thank you”,英美人士也無法理解中國人接到別人的菜單、報紙、信件視為當(dāng)然,一點也不致謝。在中國,熟人當(dāng)中很少聽見“謝”字,在夫妻、兄弟姐妹、親屬之間“謝”字用得更少。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guān)系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于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準(zhǔn)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在公共場所,不管別人幫你什么忙,你都得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jié)。自謙中國文化一向把謙虛視為美德,所以在受到贊美或夸獎時,中國人往往會客氣、謙虛一番,說“哪里,哪里”,“不敢當(dāng)”、“我不行”、“還差得很遠”之類的話。當(dāng)這種贊美或夸獎遭到中國人拒絕時,英美人士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他們之間跨文化的接觸很可能是以一場交流失敗而告終。因此,在教學(xué)中,教師應(yīng)教會學(xué)生當(dāng)聽到英美人士贊揚時,可以用“Thank you”來回答。恭維在英美文化里,贊美人們的容貌、服飾、發(fā)型、言談舉止、素質(zhì)修養(yǎng)等被視為禮貌之舉,常常贏得被恭維人的歡心和喜愛,特別是女性,更加喜愛人們的恭維,如“你今天晚上多迷人呀!”“真漂亮!”等頗受女性歡迎。在中國文化中雖然也有恭維,但范圍和程度卻有別于英美文化,特別是中國女性,一般不習(xí)慣于異性對自己的恭維。對別人的恭維,英語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關(guān)心與個人隱私中國人初次見面喜歡問對方的年齡、婚姻、收入等表示友好和關(guān)心,而英美人士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初中教材有這樣的對話,一個女孩問一個老太太:Girl: How old are you?Woman: Ah, It’s a secret.在中國可以對任何人發(fā)問“你幾歲了?”以表示關(guān)心和親切;而在英語國家,除了對小孩,人們不輕易問一個成年人特別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齡,以免冒犯他人的隱私。所以在跨文化交際中要避免問及類似以下的這些問題: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這些“關(guān)心”式的問題對中國人并沒有什么不妥,但是對英語國家人士來說這些都是“個人隱私”問題,他們很重視隱私,不愿別人過問個人的事。因此,根據(jù)他們的習(xí)慣,這樣的問題不宜過問,否則就是失禮。介紹與打電話初中教材中的“What’s your name?”出現(xiàn)的頻率相當(dāng)高,但對于它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卻鮮有解釋。其實,英語國家人士在談話時一般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如“My name is John.”對方自然會即刻報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寫表格、面談等場合需要問及姓名時,一般也只說“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們將有一種被審問的感覺。中國人打電話時的用語與平時講話用語沒有多少差異:“喂,您好。麻煩您叫一聲李平接電話?!薄拔沂峭跤ⅲ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