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僅關注閾值變量的變化,因此其關注的是市場內(nèi)部的調節(jié)機制,對于調節(jié)機制的來源沒有更多的分析,及沒有考慮外部結構轉變的影響。結構轉變模型結構轉變模型是非線性回歸的一種方法,能夠描述不同時間段變量間的關系,并且還可以給出結構轉變的具體時點。考慮含有m個轉變點的結構轉變模型:其中()為轉變時點,且是未知的。結構的轉變是由回歸系數(shù)表現(xiàn)出來的,因而不同時間段的回歸系數(shù)是不同的。由于結構轉變模型更著重于閾值變量在不同期間的變化及其經(jīng)濟規(guī)律,因此該模型更多的反應的是由于制度等外部因素變化所導致的經(jīng)濟規(guī)律的轉變。本文首先使用閾值協(xié)整形式的ECM模型研究股票收益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以及在短期偏離長期均衡時的調整過程,并分析在不同偏離程度下的市場自身的調節(jié)機制。其次,將協(xié)整形式的ECM模型引入到結構轉變模型中,研究股票收益與通貨膨脹之間短期調整的轉變時點以及在不同時段短期偏離長期均衡的調整關系,而這種調整關系主要是由于外部結構的轉變(如:交易制度、國家政策的改變)引起的。最后,通過兩個模型的對比分析,分析我國股票收益與通貨膨脹之間的協(xié)整關系及短期調整的原因,進而分析我國股票市場的市場機制及外部因素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四、論文提綱緒論 研究背景 研究意義及目的 研究方法 文獻綜述門檻誤差修正模型 ECM模型及其擴展 理論意義結構轉變模型 結構轉變模型的介紹 估計方法及檢驗 理論意義 兩種方法的比較實證分析與比較 樣本選取及模型定義 實證研究結果結論附錄五、論文寫作進度安排2009年9月至11月擬定論文開題報告,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及資料并整理分析2009年12月至次年3月完成論文初稿,請導師指正,在導師的指導下,修改完善論文2010年4月至6月論文定稿與答辯六、參考文獻:1. Bai,Jushan and Pierre Perron, “Estimating and Testing Linear Models with Multiple Structural Changes”, Econometrica, 1998, 66,4768.2. Jushan Bai and Pierre Perron, “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ple structural change models”,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2003, 18, 122.3. Caporale,Tony and Kevin , “Political Regime Change and the Real Interest Rate.”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0, 32, 320334.4. David , Mark , “Regime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Real Interest Rates: Are They a Monetary Phenomenon?” Working paper, 2003.5. Fisher,I., Theory of Interest, Macmillan, New York. Mcculloch,R and Murphy,P.,“Testing for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s between nominal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using cointegration techniques,”A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