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一、羧酸 (carboxylic acids) 結(jié)構(gòu)、分類及命名 ( 1)結(jié)構(gòu) CO..OH. .C( 2)分類 一 元 羧 酸多 元 羧 酸C O O HC O O H①②脂 肪 羧 酸脂 環(huán) 羧 酸芳 香 羧 酸飽 和 羧 酸不 飽 和 羧 酸C H 3 C O O HC O O HC O O HC H 3 C H = C H C O O H( 3)命名 ① 俗名 例 : H C O O H C H 3 C H C O O HO H蟻酸 乳酸 ② 系統(tǒng)命名法 例 : C H 2 C H 2 C H 2 C O O H4苯基丁酸或 ν苯基丁 [4(ν)benzobutanoic acid] C H 3 C H C H 2 C H 2 C H 2 C H C O O HC H 3 C H 2 C H 3 C H 26甲基 2乙基辛酸 (6methyl2ethyloctanoic acid) C l C H 2 C H = C H C H 2 C O O H5氯 3戊烯酸 (5chloro3pentenenoic acid) H O O C C H C H 2 C O O HB r 2(α)溴丁二酸 [2(α)bromobutanoic acid] 物理性質(zhì) ( 2)水溶性: ①低級脂肪酸易溶于水,隨分子量增加而降低 ( 1 ) 狀 態(tài)液 體 : 碳 數(shù) 小 于 1 0 飽 和 一 元 羧 酸 , 強(qiáng) 烈 刺 激 氣 味蠟 狀 固 體 : 高 級 脂 肪 酸結(jié) 晶 固 體 : 脂 肪 二 元 羧 酸 、 芳 香 酸( 3)沸點:①隨分子量增加而升高 ② 比分子量相近的化合物高 ( 4)熔點:含偶數(shù)碳原子的羧酸 相鄰兩含奇數(shù)碳原子羧酸 ③ 多元酸 一元酸 ② 多元酸 一元酸 化學(xué)性質(zhì) ( 1)酸性 —— 硫酸 /鹽酸 羧酸 碳酸 苯酚 ① 用途:分離羧酸與其它不溶于水的非酸性有機(jī)物或酚 C O HOR. .CH 酸性 羥基的取代反應(yīng) 還原反應(yīng)αH反應(yīng) α 例: 苯甲酸、間甲苯酚和間二甲苯的分離 R C O O H + M g OR C O O H + N a O H( R C O O ) 2 M g + H 2 OR C O O N a + H 2 OR C O O H + N a 2 C O 3 R C O O N a + C O 2 + H 2 OH +② 電離 C O O HO HC H3C H3C H3N a O H水 層油 層C O O N aO N aC H3C H3C H3C O2水 層油 層C O O N aO HC H3H+C O O H一元酸 R C O O H + H 2 O R C O O + H 3 + O二元酸 C O O H( C H 2 ) nC O O HC O O H( C H 2 ) nC O O H 2 O+ H 3 + OK a 1C O O H( C H 2 ) nC O O H 2 O+ H 3 + OC O O ( C H 2 ) nC O O K a 2③ 影響酸性的因素 Ka1Ka2 A、基團(tuán)的電子效應(yīng)對酸性的影響 —— 給電子作用越強(qiáng) /吸電子作用越弱,酸性越弱 例 : H C O O H C H 3 C O O H C H 3 C H 2 C O O H ( C H 3 ) 2 C H C O O Hp K a 3 . 7 7 4 . 7 4 4 . 8 7 4 . 8 6H C C C H 2 C O O H H 2 C C H C H 2 C O O H C H 3 C H 2 C H 2 C O O Hp K a 3 . 3 2 4 . 3 5 4 . 8 2p K aC O O H C O O HO HC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