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MLS類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第一節(jié) MLS類抗生素的結構特性 MLS類抗生素的結構特性 MLS(macrolideslincosamidsstreptogramins)是一類包括: 十四、十五和十六元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 林可霉素類抗生素; 鏈陽性菌素類抗生素。 MLS類抗生素的結構特性 化學結構差異大 , 但其抗菌機制和細菌耐藥性機制非常相似; 抗菌譜較窄 , 對革蘭氏陽性球菌 ( 特別是葡萄球菌 、 鏈球菌和腸球菌 ) 和桿菌以及革蘭陰性球菌有效; 這些藥物尤其是氯林可霉素對厭氧菌也有效; 革蘭氏陰性桿菌通常對這類藥物不敏感 ,但某些腸桿菌和嗜血桿菌在體外對阿齊霉素敏感 。 OH3CO HC H3OC H3OOO HC H3OH3CO HH3C C H3OO HC H3O C H3OH OE r y t h r o m y c i n ANH3CC H3C H3C H32 39。OO HC H3OO HH3C OOH3COH OC H3OOO HC H3OOC H3C H3NH3CC H3L e u c o m y c i n A1H COC H3OO HC H3OOH3C OOH3COH OC H3OOO HC H3OC H3ONC H3H COOC H3M i d e c a m y c i n A1H3CC H3OC H3O RH3C OH3COCHOONC H3S p i r a m y c i n I R = HS p i r a m y c i n I IC H3C H3R = C O C H3S p i r a m y c i n I I IOOC H3N C H3H3COR = C O C H2C H3H OOO HO HC H3C H3OOH3CO HOOH3CH3CH3COC H3C H3OOC H3O C H3O HONH3CC H3C H3OH O竹桃霉素 OOH3COO HH3CC H3C H3H COONH3CC H3H OC H3OO HC H3O HC H3OOOOO C H3O C H3H OH3C泰樂菌素 H3C OOH3CO HOOC H3C H3O RC H3O HNH3CC H3OH OOR =OO C H3OC H3C H3C H3OH CO交沙霉素 NOC H3H3CN HC HH OC H3OO HC HS C H3O HH O林可霉素類抗生素的化學結構 鏈陽性菌素 A 鏈陽性菌素 B 第七章 MLS類抗生素及細菌耐藥性 第一節(jié) MLS類抗生素的結構特性 MLS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一般認為: MLS類抗生素為第 Ⅰ 類型的蛋白質合成抑制劑,即阻斷 50S中肽酰轉移酶中心的功能, 使 P位上的肽酰 tRNA不能與 A位上的氨基酰 tRNA結合形成肽鍵。 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與 50S核糖體亞單位可逆性地結合,阻斷肽鏈的延伸 MLSB類抗生素對 50S核糖體亞基結合位點的拓模式 MLS類抗生素對 50S核糖體上肽?;D移酶 結構域的結合位點 MLS類抗生素 肽?;D移酶結構域 Ⅰ Ⅱ III 鏈陽性菌素 B類 14元大環(huán)內(nèi)酯類 16元大環(huán)內(nèi)酯類 鏈陽性菌素 A類 林可類 VS ERY LEU/SPM VM LIN MLSB類抗生素對 50S核糖體亞基結合位點的拓模式 一、紅霉素的抗菌作用機制 核糖體是細胞中蛋白合成場所 , 無論原核或真核細胞內(nèi)核糖體的含量都與細胞蛋白合成活性直接相關 。 一旦核糖體功能受到破壞 , 細胞會由于不能合成蛋白而死亡 。 紅霉素在細胞中的作用對象就是核糖體,其作用方式有兩種: 一是抑制 50S核糖體大亞基的形成 。 另一個是抑制核糖體的翻譯作用。 紅霉素抑制 50S核糖體大亞基的形成 50S大亞基是由 23S rRNA、 5S rRNA和 20多種蛋白組裝而成的,組裝過程中先后有 32S、 42S中間產(chǎn)物產(chǎn)生。 當細菌生長環(huán)境中存在紅霉素時,正在組裝中的尚未有功能的 50S亞單位就可能會和紅霉素結合上(結合位點與紅霉素在成熟 50S大亞基上的結合位點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于是 50S大亞基的組裝就被停止,而這個無功能的 50S大亞基中間產(chǎn)物因不能進一步形成有功能的核糖體,最終會被核糖核酸酶(如 RNaseE)降解掉。 從細胞水平上看,細胞核糖體數(shù)量下降,蛋白合成能力降低,細菌的生長被抑制住了。 紅霉素抑制 50S核糖體大亞基的形成 一般來說,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對于 50S大亞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