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率。教師呈現對話內容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策略二 教師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過程指導和調控英語教學的任務不僅要求學生能開口,而且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定量的語言實踐和運用的機會。這些目標有的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而達成的,就沒有必要再去合作學習;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知識目標或屬于理解層次目標,這些目標不適合學生個體學習達標的,就一定要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學生間 的討論、交流、展示或共同分享,再確定學生達成目標的方式及教具選擇。教師要講清楚,講明白,僅只是學生達成目標的前提,關鍵是教師如何引領、幫助學生達成目標。3.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主。2.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由合作效率來確定。像這樣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至少應該包括這樣幾個部分:學生自學(可以在課前);合作學習后應產生自己見解的時間(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與partner交流);小組成員在小組內陳述自己見解的時間(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由記錄員作出書面記錄,并反饋給小組長);小組成員或小組之間討論并形成代表性意見的時間(聽取其他小組組員的想法)。4)教師要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足夠的時間。小組合作學習錢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讓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時間限制。3)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展示學習內容以后教師可設計提出需要學生課堂內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含知識、方法、思維和規(guī)律)2)學生學習內容自學前置。歸納如下:1.學習內容、目標和學習方式的確定決定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程度。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安排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把合作落到實處。小組合作學習很容易成為優(yōu)等生(學優(yōu)生)的表演,小組成員之間沒有思維的碰撞和激烈的爭論,中下層學生沒有得到發(fā)展和表現。在合作學習前沒有幫助學生把未知學習內容和已有的認知經驗聯(lián)系起來,學生在討論前沒有明確合作學習的方法、步驟、目的,這樣合作學習實效性很低。學生合作學習時間里不足3分鐘,這是這一中沒有實際意義的合作學習,會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2.教師往往忽視本節(jié)課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調查。目前農村中學英語的小組合作學習運用中普遍存在一些誤區(qū):1.教師只注重形式,忽視學習實質,缺乏實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成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討論,共同提高,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像課外活動那樣充滿互助和競賽。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fā)現并提出。它強調學生組內、組際之間在學習過程中展開真誠的討論、交流、探索、合作,學生不僅從組員那里獲得知識,還可以從其他小組同學身上獲得啟迪和智慧。它還強調學生在小組或團隊學習過程中的安全感;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主張學生用心思考、記憶和吸收他人的語言材料;注意辨別自己和別人的語言應用正誤和差異(社團學習法或咨詢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or Counseling Learning Method)?!焙献鲗W習追求的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一種教學模式。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已經深入到農村中學,廣大英語教師逐步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合作學習的機會(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種方式使更多的學生互相收到啟發(fā),激發(fā)起更多的同學參與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队⒄Z課程標準》(2011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關鍵詞新課改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提高效率 常用方法引言小組合作學習是根據學生學習的可能性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基礎集中開展教學活動,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速度以及教學方法更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的可能性,確保教學與每一位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變?yōu)楝F有知識的發(fā)展水平。[閱讀書目] 2010年3月2010年8月 1.福祿倍爾,《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2.佐藤學,《學習在快樂——走向對話》,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 3.盧梭,《愛彌爾》,商務印書館,1982年 4.鄭金洲,《合作學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5.林培英,《課堂決策—中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及案例透視》,上海教育出版社,.《童年的秘密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 7.赫胥黎,《科學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搭車”現象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Unit6 Grammar 教學案例 本人認為以上八篇文章質量較好。六、課題探討:,制約了“學案導學”的順利進行,一是印刷速度趕不上教學需要,二是學校經費不足,不能更好的服務教學。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我們發(fā)現學生學習積極活躍了,生生之間相互交流多了,學生自主發(fā)展空間拓展了,每一位學生有均等的機會參與交流展示,教學過程不僅是認識過程,而且是學生的交往過程和發(fā)展過程。要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要參與合作探究必須有自己的見解;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重點個人無法突破時,需要小組合作解決;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時,需要小組合作、歷經知識探究過程,成員分工協(xié)作,共同發(fā)現規(guī)律。%的同學認為小組合作探究是課堂最精彩的部分,也有10%的同學不太適應小組合作學習,還要進一步的鼓勵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經過半年多的課堂實踐訓練,在英語課堂中我們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發(fā)言的機會也多了,增強了自己學習英語的信心。(2)第二次的問卷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初三6班,共發(fā)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卷77份。3.對因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心理感受,只有15%不到的同學感到充實和快樂,而有近41%的同學覺得學習很枯燥乏味被動的接受老師所講的一切,近44%的同學感覺不確定。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 1.自認為英語成績還可以并且喜歡上英語的有40%,有50%的學生不太喜歡英語課的枯燥,聽不懂老師的講解。(1)第一次的問卷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初三6班,共發(fā)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卷78份。因此,在研究的最初,我就決定采取這樣一個調查方式。五、課題研究的總結(一)調查問卷分析。下學期期中考后:。學生個例研究分析。,撰寫相關階段性小論文。,引導學生總結分析適應小組合作學習的狀況。,初步了解現階段英語課堂教學。(2011年1月3月)匯總整理材料,寫出課題總結報告。(2010年4月2010年12月)開展具體的實驗研究,進一步加深理論學習,積累、搜集相關材料。: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問題、思考、研究、提高、再實踐、再發(fā)現,在行動中研究,在行動中學習;: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guī)律及方法。經常性的最佳小組的評比,或以推出“小組發(fā)言人”的形式,激勵所有成員主動承擔責任,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局面,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激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組內分工能促進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我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十分注重活動內容、形式的變換。特別是面對“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學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安排小組活動時還要注重其多樣性。并非所有的英語課堂教學都適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體學生,包括有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及各方面技能,使他們具有處處為他人著想,尊重不同觀點,能與人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意識。通過課題的研究,同時也可以提高個人的業(yè)務水平,給我校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借鑒。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體學生,包括有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及各方面技能,使他們具有處處為他人著想,尊重不同觀點,能與人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意識。第三篇:初中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xiexiebang推薦)初中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課題主持人:豐縣實驗中學 程淑娟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采用合作學習將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能夠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人,在真正的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同時通過合作式的交流,讓學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與他人互相合作,發(fā)揮同學間相互鼓勵、相互啟發(fā)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內化與協(xié)作能力的提高。尤其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不敢開口說英語,合作學習為他們構建了一個有效的展示平臺。小組合作學習加快了英語教學的節(jié)奏,加強了訓練的密度和廣度。長此以往,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更積極、更主動,因為他們體驗到了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對合作效果好的小組要予以充分的表揚,對合作學習效果較好的組要指出其優(yōu)點和存在的不足,對于合作效果不好或未完成任務的組,我通常要求他們在課后再次過關,我發(fā)現課后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便能完成合作任務??傊處煈獙π〗M內各成員的參與度、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出恰當的評價,在組內樹立榜樣,激發(fā)組內競爭,以調動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合作學習的成果展示,教師要堅持以正面表揚和鼓勵為主,使每個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對于合作時間的長短要視合作內容的難易和學生的程度去把握好,切忌合作時間過長或不足。教師必須深入到個別小組,認真傾聽個別同學的發(fā)言,適時地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四、適時引導調控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保障。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Go for it”教材中有大量的“Groupwork”,在小組成員活動之前,我通常會讓幾個小組長臨時組合成一組,進行示范,老師加以指導,然后再由每個小組長組織該組的合作學習。教師對組長的培訓,可以是早晚讀課進行,培訓的內容要依據學生的層次而定,可以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在小組組建之后,要培訓好一批素質過硬的“組長”隊伍。我要求學生的口號必須是英語勵志名言,如“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Where thereisa will there is a way” ??同時要求每個小組定出小組學習目標,即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要達到的短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確定好每個小組的成員分配后,可以讓各小組擬定組名、口號和奮斗目標。合作學習的分組宜采用異質分組的原則,也就是將男生和女生、內向型學生與外向型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與英語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一、合理組建小組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特別關注后進生的表現,及時表揚、鼓勵,激發(fā)潛能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由于農村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參差不齊,小組內部各成員之間缺少平等的溝通與交流。我們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合作內容的難易程度分配合適的時間,不可草草收兵。在時間有限的課堂里,教師片面追求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