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圖所示,在長方體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點(Ⅰ)求異面直線A1M和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Ⅱ)證明:平面ABM⊥平面A1B1M1 Ⅰ)如圖,因為,所以異面直線M和所成的角,因為平面,所以,而=1,故. 即異面直線M和所成的角的正切值為(Ⅱ)由平面,BM平面,得 BM ① 由(Ⅰ)知, ,所以,從而BMB1M ② 又, 再由① ②得BM平面A1B1M,而BM平面ABM,因此平面ABM平面A1B1M.8.(2010遼寧理數(shù))(19)(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三棱錐P-ABC中,PA⊥ABC,AB⊥AC,PA=AC=189。 【解】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則A(2,0,0)、 C(0,2,0) A1(2,0,2), B1(0,0,2) 、C1(0,2,2) ……2分設(shè)AC的中點為M,∵BM⊥AC, BM⊥CC1。 方法二:如圖所示,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點為坐標(biāo)原點。(Ⅱ)由(Ⅰ)得,又,設(shè)分別是平面、的法向量,則且,即且分別令得,即,∴ 二面角的大小。SABCDMzxy(Ⅰ)設(shè),則,由題得,即解之個方程組得即所以是側(cè)棱的中點。 (I)證明:是側(cè)棱的中點;求二面角的大小??傊谀壳?,立體幾何中的兩種主要的處理方法:傳統(tǒng)方法與向量的方法仍處于各自半壁江山的狀況。利用,可求得,又可求得 即與平面所成的角為分析三:利用空間向量的方法求出面的法向量,則與平面所成的角即為與法向量的夾角的余角。(II)分析一:求與平面所成的線面角,只需求點到面的距離即可。分析三:利用空間向量的方法。又平面,(射影相等的兩條斜線段相等)而平面,(相等的斜線段的射影相等)。求與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法二:(1)因為AB=4, BC=CD=2, F是棱AB的中點,E 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x y z M 所以BF=BC=CF,△BCF為正三角形, 因為ABCD為等腰梯形,所以∠BAC=∠ABC=60176。1.(2009北京卷)(本小題共14分)如圖,四棱錐的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