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修身《論語》?第一節(jié)怎樣寫?為何寫?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散文集,成書于戰(zhàn)
2024-11-23 13:31
【摘要】第10課論修身第1課時導學與探究1.字音(1)給加點的字注音①不逾.矩()②朝.聞道()③不可杇.()④莫能興.()⑤窮斯濫.()⑥內省不疚.()⑦不孫弟..()⑧
2024-12-02 01:24
【摘要】論民本孟軻(前372—前289)字子輿節(jié)選自《孟子》?!八臅敝?。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组T有弟子三千,有賢人七十二位,但是在思想上,他們與孔子的關系,都不能與孟子相比。孟子晚于孔子大約一百年,他繼承與發(fā)揚了孔子思想,對儒家思想的發(fā)展貢獻巨大。所以,雖然他不是孔子的弟子,卻被后人尊為“亞
2024-11-21 14:47
【摘要】?沿波而討源:沿波:順著水流;討源:探索源頭。循著水流尋找源頭。原比喻作文時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最后點出主題。后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出處晉.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睂胄抡n?“雅俗共賞”是一個在文藝界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孰雅孰俗,以什么為界限,雅與俗能否真正平等,歷來爭論不休。讀過
2024-11-21 14:46
【摘要】韓愈師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哆M學解》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聯(lián)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不朽之作——《師說》文學常識《師說》選自《昌黎先生集》。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
2024-11-21 10:56
【摘要】春末閑談魯迅第一課時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
【摘要】《勸學》?背誦全文《勸學》背誦默寫,______________,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見也。3.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_____
2024-11-23 13:30
【摘要】朋黨論寫作背景本文是歐陽修于慶歷三年(1043)任諫官時寫給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向仁宗獻《四論》得罪仁宗而被貶。歐陽修為此事不平,寫信對誣陷范仲淹的高司諫予以斥責,當時的尹誅、余靖也上書仁宗勸阻,結果都為此而貶官,并被守舊勢力誣蔑為“黨人”。由此,“朋黨之論起”。
2024-11-21 10:51
【摘要】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02年留學日本,原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
2024-11-23 13:33
【摘要】第二冊語文版第9課跑警報【學習重點】1.記:了解作者的經歷及其作品風格,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2.讀:理解并學習身處逆境而泰然自若的心態(tài),體會面對困境仍樂觀的精神,感悟作者幽默的語言風格。3.寫:以幽默的語言風格寫一段文字。4.練:正確理解文中關
【摘要】山地回憶〈記事文〉孫犁選自《白洋淀紀事》(1958年)[作者生平]★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944年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工作和學習,發(fā)表了《荷花淀》《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
2024-11-23 13:32
【摘要】一、關于屈原?前340-前278,戰(zhàn)國末楚國政治家,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古代詩歌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標志性詩人,1953年入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遭遇:政治蜜月——群小誣陷——懷王疏遠——放逐洞庭——楚國滅亡——殉國自沉?代表作:《離騷》《天問》《九歌》《九章
【摘要】論民本《孟子》怎樣寫?為何寫?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約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代,但是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晚年時孟子回到故鄉(xiāng),與萬章等親密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闡發(fā)儒家典籍,
【摘要】望月懷遠鄭新鵬2020/12/24作者介紹張九齡(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人。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后受奸相李林甫陷害,于開元二十五年(七三七)貶為荊州長史。在用人方面主張任用“智能之士”,注意選擇州縣官。對安祿山的反叛野心,也早有覺察,并建議唐玄宗及早誅滅,但未被采納。他在執(zhí)政時敢于諫諍,注意援引一些有為之人,當時被稱為“賢相
2024-11-21 10:55
【摘要】事實證明,我當前的不幸處境,是世界上少有的,可是,即使在這樣的處境下,也有一些積極的東西值得回味。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這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些經驗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封面:書名作者翻譯出版社價格
2024-11-23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