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 行為不能接受,是因為沒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是兩人的共同目標,能使兩人有更好的溝通和關系。那個人也會感覺出你對他的接受,因而更肯讓你去引導他作出改變。 ? 我們可以接受一個人的動機和情緒,同時不接受他的行為。情緒是使我們在該事情之中有所學習。潛意識從來不會傷害自己,只是誤會地以為某行為可以滿足該動機,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 LOGO 十二、動機和情緒總不會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 Intentions and emotions are never wrong, only the behavior has not been effective. ? 動機在潛意識里。 ? “流水”是學習靈活的最好老師。 ? 靈活不代表放棄自己的立場,而是容許找出雙贏的可能性(更進一步而三贏)。 ? 容許不同的意見和可能性,便是靈活。 ? 靈活亦是自信的表現。 ? 靈活是使事情更快有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最靈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 ? 1“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應停止想它;“總有辦法”對你有好處,故應把它留在腦中。 ? 不論什么事情,我們總有選擇的權利,而且不只是一個。 ? 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的方法。 ? 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 有選擇就是有能力。 ? 對事情有兩個方法的人也陷困境,因為他制造了左右兩難,進退維谷的局面給自己。 ? 1抗拒是對講者不夠靈活的說明。 ? 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 ? 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完全同樣的反應。 ? 溝通的效果,來自聲調和身體語言的比文字更大。 ? 因此自己說什么不重要,對方聽到什么才是重要。 LOGO 五、溝通的意義在于對方的回應 ? The meaning of 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 溝通沒有對與錯,只有“有效果”或者“沒有效果”之分。 ? 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先由相信有這個可能的信念始。故此,有效果需要一個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鳴。 ? 故此,堅持道理,只不過是堅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個人身上的信念、價值觀和規(guī)條。 ? 有道理是由理性方面的標準來決定的。 ? 說道理往往是把焦點放在過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則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來。 LOGO 三、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 Usefulness is more important. ? 光說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確而不顧是否有沒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 1同樣地,自己與別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 ? 兩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guī)條不一樣,不一定會使兩個人不能溝通或者發(fā)展出良好關系。 ? 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