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四單元第二課漢唐盛世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漢初的分封制西漢東漢推恩令監(jiān)察制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與匈奴的關系(戰(zhàn)與和)張騫出西域三國鼎立孝文帝改革隋唐建立唐太宗李世民的統(tǒng)治措施盛唐氣象盛世文化絲綢之路與大運河2、過程和
2024-12-14 22:54
【總結】第二課青銅時代的王朝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耒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肚f子·天下》禹立,勤勞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決壅塞,鑿龍門,降通漻水以導河。疏三江五
2024-12-08 05:44
【總結】第六單元席卷全球的工業(yè)文明浪潮第四課工業(yè)時代的社會變遷第一課時:工業(yè)化和城市化課程標準列舉歷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發(fā)明,了解它們是如何推動歷史前進的。列舉近代歷史上重要事件與人物,說明它(他)們在社會變革中的突出作用。綜合多種因素,認識中國與世界社會變遷中的若干重大轉折時期。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工業(yè)革命推動了工業(yè)化和
2024-11-18 17:12
【總結】綜合探究七感悟工業(yè)時代的社會變遷同步練習1.2021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以“奇妙島嶼”為主題,其中第二幕“黑暗魔鬼的磨坊”展現了這塊土地曾被工業(yè)污染,以及治理污染,實現經濟復興的歷史。“這塊土地”上的工業(yè)革命始于(A.17世紀末期B.18世紀中期C.18世紀末期D.19世紀初期2
2024-12-08 05:16
【總結】——文字的雛形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多年)形音義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國的甲骨文盛行于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商朝)思考:對我們今天而言,甲骨文有什么作用?東邊日出西邊雨一鳥不鳴
2024-12-08 11:18
【總結】哈雷彗星的故事據說,美軍1910年的一次部隊的命令傳遞是這樣的:營長對值班軍官:明晚大約8點種左右,哈雷彗星將可能在這個地區(qū)看到,這種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著野戰(zhàn)服在操場上集合,我將向他們解釋這一罕見的現象。如果下雨的話,就在禮堂集合,我將為他們放一部有關彗星的影片。值班軍官對連長: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8點哈雷彗星
2024-11-30 03:25
【總結】盛世文化史學文學宗教藝術《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司馬遷(西漢史學家)黃帝——漢武帝史學?魯迅稱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既是一部偉大的歷史巨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學著作。返回文學李白是屈原之后我
【總結】第一課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一、階梯訓練(一)基礎知識達標訓練1.下列國家中,發(fā)源于兩河流域的是()。A.古代埃及B.古巴比倫C.古代印度D.古代中國2.世界第一長河所孕育的文明古國是()。A.古代埃及B.古巴比倫C.古代印度D.古代中國3.公元前6世紀
2024-11-16 00:27
【總結】它是什么??這是一個建筑。?是世界文明的珍貴遺產,位于埃及。?它用一塊天然巨石雕成,高達二十多米。?它頭戴菱形王冠,兩眼直視前方,眼神威嚴而平靜。?它的頭部是人的頭像,身子是獅子的形象這是哪個民族??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一直到二戰(zhàn)前,仍然是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二戰(zhàn)中曾遭德國法西斯的殘酷迫害。
2024-11-26 20:50
【總結】早期國家的形成國家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之一國家形成的過程(原因)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社會分工的發(fā)展和階級的分化導致了國家的形成。農牧業(yè)的發(fā)展國家的產生原始村落的形成城市的出現摩亨佐?達羅遺址烏爾城遺址二里頭遺址結合左邊三大古城遺址,閱讀教材和圖冊,
【總結】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請分析古代埃及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溫馨提示:可根據圖片及書上地圖故埃及衛(wèi)星照片:尼羅河定期泛濫情況埃及人為何渴望尼羅河泛濫!?這個模型表現了尼羅河洪水沖擊區(qū)農作物生長與洪水更替的過程尼羅河風光“尼羅河賦予兩岸土地以生命:只有尼羅河泛濫以后,才能夠
2024-12-08 16:42
【總結】第四課工業(yè)時代的社會變遷這些科技發(fā)明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飛機汽船蒸汽機早期的內燃汽車無線電報工業(yè)化和城市化想一想:工業(yè)革命前,人類生活在農業(yè)社會當中,大家能否描述下農業(yè)社會的概貌?(
2024-11-26 20:48
【總結】第四單元第五課干旱的寶地一、教學設計1.課堂教學應當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活動時間和空間,因此教學設計應是開放的、多維的,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2.教學的直觀性原則要求學生通過對具體的事物和現象直接或間接的感知,形成鮮明、確切的印象,加強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2024-11-19 02:59
【總結】第七單元過關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詹天佑針對外國人對京張鐵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說:“中國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這種思想,表達了詹天佑的()A.對外國的蔑視精神B.民族自強精神C.以中國為榮精神D.立志報國精神2.20世紀初青龍橋站西“人”字形軌道上下行車的情景。這種設計是應用在上
2024-12-03 10:21
【總結】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大河農業(yè)人口增加城市國家人類最初的文明都出現在大河流域說明了什么問題?說明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人類弱小的時候自然環(huán)境起了決定作用人類的存在對自然環(huán)境有沒有影響?為什么當時的藍田人選擇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呢?項目遠古時期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