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既然我們已經(jīng)分析了歌曲的演唱情緒,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加上感情來演唱一下這首歌曲?學生帶上感情來演唱歌曲。(老師用錄音機錄音)剛才,老師偷偷用錄音機把同學們的聲音錄了進去,同學們想不想聽一聽,在聽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哪些地方唱的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學生自己總結,總結完畢后,復唱歌曲。)下面我們用我們手中的簡易樂器來為我們的歌曲來伴奏一下,我們來分分組(樂器歸類),老師來給你們伴舞怎么樣?(老師隨音樂做動作)同學們想不想活動活動,來一起跟老師做一下!四、小結深化第3課時教學內容:學唱特立尼達民歌《哈哩啰》。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學會歌曲《哈哩啰》并能用熱情、奔放的聲音演唱。能力目標:學生能夠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歌詞創(chuàng)編。情感目標:感受及準確地把握拉美音樂的特色節(jié)奏:X X X X 0,通過學跳簡單的拉丁舞感受拉丁美洲音樂的風格特點。教學重點:學習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哈里羅》,通過歌唱、舞蹈來感受拉丁美洲音樂的風格特點。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形象地把握住切分節(jié)奏的時值,養(yǎng)成良好的聽賞習慣。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琴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教師帶領學生進教室,隨音樂律動(律動音樂《十個印第安小朋友》)。全班一起用手模仿教師拍出的節(jié)奏,看看哪一組的同學模仿得最準確: 4/4 X X X X X X ︱ X X X X 0 ‖ 4/4 X X X X X ︱ X X X X 0 ‖ 用不同的聲勢動作區(qū)分切分節(jié)奏4/4 X X X X X X ︱ X X X(X X)‖(拍手)(跺腳)4/4 X X X X X ︱ X X X(X X)‖(跺腳)(拍手)二、探索求知導入新課通過學習過的美國印第安歌曲《十個印第安小朋友》導入新歌特立尼達民歌《哈哩啰》。教師邊簡單介紹拉美音樂特點邊播放拉美風光錄像。初聽歌曲請同學們認真聽,說說對歌曲的感受。(音樂熱烈、奔放等)第二次聽通過回憶學過的民歌引導孩子們說出歌曲中的襯詞(哈哩啰、啦啦啦啦啦),襯詞在歌曲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表達人們歡樂的情緒)。第三次聽(出示樂譜)聽著音樂,把哈哩啰唱出來,并在XX處跟著音樂拍手。跟琴視譜兩次 請同學找出樂譜中有哪些新的音樂記號,或者哪些沒有學過的節(jié)奏?教師簡單指出樂譜中的切分節(jié)奏、連線。教師彈奏有切分節(jié)奏的樂句,學生聽聽哪個音是重音,再視譜唱(要求學生邊唱邊用手輕擊拍子)。唱歌詞(四次)引導學生用熱情、歡快的情緒去演唱。(兩次)學生自己設計各種形式演唱。(分組唱樂句、女生唱歌詞男生唱哈哩啰等)三、拓展延伸創(chuàng)編歌詞并分組表演(可以為歌詞編上有趣的動作,可以配上小樂器,也可以用準備好的裝飾把自己打扮成特立尼達民族的小朋友來演唱)。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四、小結深化第六單元 夏天的歌教材簡析:夏天是孩子們能比較喜歡的季節(jié)。本單元以“夏天的歌”為情景,安排了兒歌朗誦、歌曲、管弦樂等演唱和欣賞活動,這些音樂分別表現(xiàn)的音樂的情景美、立意美、曲調美、音韻美、意境美,從不同角度引導孩子體驗以“夏”為主題的音樂的不同情緒和意境。教學目標:認知目標:用有一定力度的聲音演唱《劃船》,用自然愉悅的聲音演唱歌曲《夏》。能力目標:能夠用不同的節(jié)奏有感情地念歌謠。情感目標:體驗歌曲所表現(xiàn)的意境,感受其不同的情緒。教學重點:用不同的力度、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選編節(jié)奏并讀讀拍拍。教學準備:琴、磁帶、錄音機、課件、打擊樂器 課時安排:4課時第1課時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劃船》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學會《劃船》這首歌曲,并大膽、自信的演唱。能力目標:在律動活動中,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和強弱的變化,并作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應。情感目標: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對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教學重點:學生能初步感受音的快慢和強弱變化,并作出身體動作的反應。教學難點:能正確感知、充分表現(xiàn)歌曲的不同情境。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道具、頭飾、電子琴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學生聽音樂有節(jié)奏進教室。師生互相問好!二、探索學習導入(播放錄音,課件展示)。師:小朋友們,你們聽,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兒,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風兒輕輕地吹著,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一起去湖中劃船吧!感受音樂(播放樂曲《隨著琴聲動一動》)師:小朋友們,在劃船的路上,看誰能夠用最形象、最生動的動作表現(xiàn)出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模仿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可愛的小動物們的走路姿勢。出示課件,教師和同學們一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引導體驗(1)、指名小朋友上臺表演。師:小朋友們真棒!誰還能夠想出其他動作來表現(xiàn)這一段音樂?生:還可以拍手、跺腳、搖頭。(2)、強化活動的游戲性。師:現(xiàn)在,看哪一個小朋友的反應能力最快,最先聽出這段樂曲的變化。三、拓展延伸導入師:我們準備劃船了,小朋友們心里一定很高興?。ǔ鍪菊n件)看,湖面非常平靜,只有風兒在輕輕的吹,槳兒在輕輕的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唱歌?生:小聲的,輕輕的唱歌。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小聲的唱著歌兒來享受這種美好的境界吧。情境轉變(課件出示)師:哎呀,小朋友們,湖面上起風了,我們該怎么辦?生:快把船劃到岸上去 師: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歌聲來表現(xiàn)著急的樣子?生:聲音大點,而且唱歌的速度也要快。聆聽音樂(播放柔和、平緩的音樂)師:通過小朋友們的齊心協(xié)力,我們終于戰(zhàn)勝了風浪,現(xiàn)在,小船蕩漾在湖面上,又恢復了平靜。聽著這優(yōu)美的歌聲,你們有什么感受嗎?生:很輕松,很舒服,還很愉快教師彈奏歌曲學生輕輕的跟唱。歌曲處理。四、小結深化第2課時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夏》音樂游戲《晚風》聽賞〈美麗的夏夜〉教學目標:認知目標:能學會演唱歌曲《夏》,能用自然、愉悅的聲音演唱,表現(xiàn)出夏日里的熾熱的情。能力目標:在音樂游戲里,能與同學合作表演歌曲《晚風》的情境,并聽辯出同學的聲音。情感目標:在演唱、聽賞和游戲中,能體驗三首歌曲不同的情緒與意境。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驗以“夏”為主題的不同情緒和意境。教學難點: 能學會演唱歌曲《夏》,能用自然、愉悅的聲音演唱,表現(xiàn)出夏日里的熾熱的情懷。教學準備: 課件、琴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師生問好。欣賞夏日風情圖片,說說夏日,讓學生談談對夏天的認識。二、探索求知老師范唱。隨琴模唱旋律。請幾個學生用一個詞形容夏天,然后就用這個字隨音樂模唱旋律。如: 火、熱、燙、哇、爽讀歌詞在讀歌詞時,讓學生說說歌詞所展示的畫面,表現(xiàn)歌詞所表現(xiàn)的情景來進行情感體驗。老師分句教唱歌詞。這首歌旋律流暢,跟音樂和琴聲模唱幾遍,學生能很快將歌詞唱出來,這是一首天真、活潑的少兒歌曲,歌詞立意新奇,富有童趣,充分的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天真的幻想和歡快的情緒。隨琴完整的演唱。理解情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評價。三、拓展延伸聆聽音樂,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緒。老師結合歌詞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描繪歌曲所表達的情境。再次聆聽音樂。老師啟發(fā)學生,請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請學生用自己想到的話、動作、表情來表現(xiàn)對歌曲的感受。表現(xiàn):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用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進行表演,加深對歌曲的理解。評 價。四、小結深化第3課時教學內容:學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教學目標:認知目標:能正確地演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并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為同學們表演。能力目標:通過演唱及欣賞歌曲,感知音樂的要素,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情緒,聯(lián)想音樂所表達的意境。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和祖國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點:通過演唱歌曲體會“趕海”的情景,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創(chuàng)編舞蹈為大家演出。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歌曲表達自己的感。教學準備:課件、琴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播放海浪聲。提問:聽,這是什么聲音? 你們看到過大海嗎?誰來說說對大海的印象?請學生欣賞海景。師:“看到這么美的大海,大家一定很想去海邊玩一玩?!保ㄕn件點擊出示海灘景色)“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趕海的小姑娘》一起出發(fā)吧!”二、探索求知播放《趕海的小姑娘》錄音帶,師生一起做律動。在《趕海的小姑娘》的律動中,創(chuàng)設去海邊捉對蝦、撿海螺和貝殼的情境,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學習情境中去。跟示范帶輕聲哼唱。按節(jié)奏念歌詞(反復的地方講一講)。跟著琴聲,填歌詞。找難句,生提出難句,師提出難點。解決難點后,完整的唱一遍。(通過找難句的環(huán)節(jié)激化難點,更好的學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曲,分男女聲對唱。請幾個同學上臺唱,其他同學給他們打拍子。三、拓展延伸欣賞一些關于表現(xiàn)大海的舞蹈圖片,說說她們跳的怎么樣。老師創(chuàng)編一段舞蹈,請學生跟著一起跳一跳。根據(jù)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舞蹈,請幾個同學上臺演一演,下面的同學伴唱。四、小結深化第4課時教學內容: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認識西洋打擊樂器教學目標:認知目標:初步了解西洋樂器的打擊樂器——定音鼓、木琴、小軍鼓、大鼓、三角鐵、鈸和鈴鼓的音色、形狀、及演奏方式。能力目標: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情感目標:通過聽《雷鳴電閃波爾卡》,感受打擊樂器在塑造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氣氛和情緒上的作用。教學重點:通過討論和實踐總結各種西洋打擊樂器的特點。教學難點:探討《雷鳴電閃波爾卡》中所用的幾種手段(樂器音色、速度和力度)在描繪情景和表達情緒上所起的作用。教學準備: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與方法:一、激趣引新師聲問好師:同學們先來聽段音樂看看還記不記得是什么樂曲?師播放樂曲《單簧管波爾卡》 生:《單簧管波爾卡》師:那同學們還記不記得波爾卡是一種什么樣的體裁???生:自由發(fā)揮 師總結:波爾卡是一種2拍子的舞曲形式,民間音樂,速度明快師:好,那么今天老師再讓同學們來感受一下波爾卡的風采吧?聽聽跟我們以前聽過的有什么不同?二、探索新知初聽樂曲介紹作曲家: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的作品。這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歡樂的人們正在慶祝豐收,載歌載舞。聽,天氣好象發(fā)生了變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們的興致卻是越來越高,他們仍然繼續(xù)歡歌,繼續(xù)舞蹈。師:你在樂曲中聽到了什么?生:雷聲。師:很好,那么你們知道這些雷聲是怎么演奏出來的用什么演奏的?生:用打擊樂器。復聽樂曲。逐段欣賞。三、拓展延伸樂曲中的“雷鳴電閃”的地方還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擊樂器來表現(xiàn)的呢?介紹定音鼓和鈸。片段欣賞。那我們再來欣賞其中兩個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鈸在其中的作用。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生說)(雷聲隆隆、傾盆大雨的景象)片段二中,給你什么感受呢?小結樂曲逼真的表現(xiàn)了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的景象,但人們仍然興高采烈、縱情起舞。再來欣賞下,用語言來描述一下你的感受,當然可以隨著音樂通過動作來表現(xiàn)。那我想,現(xiàn)在大家可以完成書上的表格了!我們感受了大師所創(chuàng)作的“雷鳴電閃”,現(xiàn)在我們也來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用這些寶貝來表現(xiàn)下面的四個主題。(1)、雷雨;(2)、清晨;(3)、課間十分鐘;(4)、廚房交響曲請小組長將寶貝拿回去,要迅速的選擇一個主題,充分發(fā)揮這些寶貝的作用,來表現(xiàn)你所選題的聲音。想一想,這些聲音可以用哪些寶貝來表現(xiàn)。四、小結深化第四篇:二下寫字教案二年級第二學期 寫字課教案第一課時教學準備: 田字格卡片 教學目標:正確書寫“脫、躲、凍、溪”四個字。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雙姿”(坐姿、執(zhí)姿)。點燃學生的寫字興趣。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并且學會審美。教學重點:通過本課教學,鞏固正確“雙姿”,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教學難點:橫折鉤、豎折鉤的寫法。教學過程:一、寫“脫、躲、凍、溪”四個字二、課前交流,欣賞引趣導入:欣賞硬筆書法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書法”的概念,激發(fā)寫字興趣。三、復習雙姿,做好準備復習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復習執(zhí)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齊唱《寫字歌》。四、指導寫字,掌握技巧揭題:今天我們學習寫識字8中的4個生字。學寫“脫”。(1)觀察:什么結構,你認為哪一筆比較難寫,(2)指導練寫“脫”。學生說“脫”的筆順。教師示范寫字并作講解。學生練習(描紅兩個,仿影一個,然后寫兩個),老師巡視指導(提醒注意雙姿)。(3)師生互動:對學生寫字作品進行評價,教師適機點評,對好的獎勵畫星。(4)小結:左右結構的字要把部首寫小點,難度大的筆畫要寫正確、端正。學寫“脫、躲、凍、溪”。(1)觀察比較:有什么區(qū)別,(2)“凍”的左右兩邊的第二、筆要持平。(3)“溪”字要左窄右寬。(4)“躲”字的左邊位置要擺放適當,不能太偏上或者偏下,這樣布局字才美觀。三個字逐個讀帖(讀帖是寫好字的關鍵),教師在黑板上范寫,邊提示注意點,然后學生描紅、仿影,再練習寫2個。教師巡視指導。初評,再練習,再評。對學生寫得好的字和寫得有進步的字要及時加圈給予肯定,鼓勵學生把字越寫越好。五、創(chuàng)作練習,鞏固興趣學生完成書簽(1)老師給學生看自己制作的書簽,欣賞。(2)學生自己完成書簽。要求:注意坐的姿勢和寫的姿勢,書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寫完了在書簽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學生寫自己的名字。教師巡視、指導。欣賞、交流。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欣賞。贈送作品:給自己喜歡的